第23章 尉迟迥

A+A-

    当天。



    皇帝带着军士越野训练的事情就传遍了朝野内外。



    而且赏赐前十者以女奴之事也传了出去。



    幼帝驱使军士以供玩乐的帽子一下子就扣在了宇文衍头上。



    更有朝臣上书太上皇,要求宣帝下诏责罚。



    “这帮老匹夫,衍儿只是好奇军伍之事,玩玩又如何?”



    “迂腐!”



    “可笑!”



    “可恨”



    当宇文赟从近臣刘昉中接过奏书,看完直接甩扔了出去,狠狠地骂道。



    “天元皇帝莫恼,为这帮无事找事的闲臣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刘昉弯腰捡起地上奏书,谄媚地开导了一句。



    “来也是!”



    “刘爱卿,你昨日敬献之药丸甚是有效,难得你一片忠心”



    “为天元皇帝效劳,臣万死不辞!”



    刘昉一副哈巴狗的模样,极力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



    “好了,皇儿除了摆弄那一千军士,可还做其他”



    “陛下让光禄寺弄了个什么吃食用的火锅,不时和王轨,乐运,颜之仪三人在正阳宫涮肉吃。”



    听到火锅,宣帝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嗯,这个火锅天是知晓的。”



    “皇儿已经让光禄寺传膳过一回,食法的确新鲜,味道也挺好,天宫的美人都甚是钟爱。”



    “不过就是便宜王轨那老儿了。”



    “罢了,听闻他也在尽心地教导皇儿经典,放他一马又如何?”



    宣帝像是在对刘昉,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天元皇帝天心宽广,胸怀宇内,当真是王轨老儿修了八辈子的福分。”



    “就这样吧,无事别来烦扰,尔等看着办即可!”



    太上皇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



    最近他总是觉得腰酸背痛,夜间亦是无法安寝,时不时头昏眼花,偶尔还伴随着胸口痛。



    “启禀天元皇帝,大司空毕王最近似乎见了陛下两回,您看”



    “大胆刘昉,你这是什么意思?”



    宇文赟排挤宗室诸王,明眼人全都一清二楚。



    甚至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刘昉在其面前鼓吹。



    动不动就把宇文护搬出来,以示宗室弄权之利害。



    宇文护可是弄死了北周的前两位皇帝——宇文觉和宇文毓。



    两人都是宇文赟的亲伯父,他父皇周武帝的亲兄长。



    宇文赟真正忌惮的也是他父辈的亲王。



    也就是太祖宇文泰的儿子,周武帝的弟弟们。



    毕竟他老爹宇文邕也是从兄长那接过皇位的。



    武帝是宇文泰的第四子,那接下来是不是轮到第五个儿子做皇帝了?



    正是因为这种忌惮和猜忌,宣帝登基后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了宇文泰的第五子。



    也就是他五皇叔齐王宇文宪。



    后面在世的还有五个儿子,全都封王,在朝中权势不如宇文宪,暂且留下了性命。



    而大司空宇文贤是明帝宇文毓的长子,如果明帝不被宇文护毒死,他就是太子。



    按理,以宇文贤的身份,对宣帝来也是有威胁的。



    但宇文赟却对其颇为信任,不但让他做冬官府的一把大司空。



    后又让其进位上柱国,加封太师,出任雍州牧(等同于刺史,雍州辖都城长安,为京畿重地)。



    比起他的那些亲叔叔来,对这个堂兄明显要放心许多。



    难道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当?



    还是宣帝同情他们这一脉的遭遇?



    真实原因或许只有宇文赟自己才知道了。



    所以当他听到佞臣刘昉的话时大发雷霆。



    



    就是不希望有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何况还牵扯到他的皇帝儿子。



    从这点看来,宣帝又不像史书上所的那样六亲不认。



    “臣万死!”



    刘昉一记马屁拍在马腿上,直接吓得跪倒在地。



    “滚出去!”



    宇文赟一脚踢翻刘昉,甩袖转身不再理会。



    刘昉顾不上擦拭额头上的冷汗,连滚带爬地出了天宫。



    此时,正阳宫中。



    皇帝正在接见一位回京的大臣。



    当朝大将军,相州总管尉迟迥。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太祖宇文泰的外甥。



    和周武帝宇文邕是姑表兄弟。



    尉迟迥擅长骑射,能征善战,随太祖宇文泰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其最大的功绩便是平定当时南梁治下的蜀地,把西南大片土地收于北周统治之下。



    后他也因此封为蜀国公。



    前不久,宣帝设立的四辅官,其中的大右弼便是尉迟迥。



    他在北周朝廷的名望地位素来很高。



    因为外戚身份,与宇文皇室是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历史上,杨坚掌控朝中军政大权后,想要把相州总管换上自己的人。



    坐镇相州(原北齐京都邺城所属州)的尉迟迥召集文武官员及百姓。



    通告众人,称杨坚挟制幼主,号令天下,作威作福,背叛朝廷,意图篡位。



    联合所有支持宇文皇室的各州军队,拥兵十万。



    以“清君侧,还政于宇文氏”的名义,发兵讨伐杨坚。



    虽然在当时的局势下,尉迟迥起兵也不一定是真心要保宇文皇室。



    但至少他去做了,而且事后兵败自刎,留下的也是忠义之名。



    此时的尉迟迥已是六十三岁的年纪,须发灰白,但却身姿挺拔,精神矍铄,耳清目明。



    “蜀国公乃大周之栋梁,和朕又是一家人,现有一事请教。”



    “陛下尽管来,老臣定当知无不言。”



    尉迟迥自打见了宇文衍后,看出幼帝聪慧过人。



    言谈间还真有几分太祖、高祖之气势,令其深感欣慰。



    作为朝中驻外重臣,对于宣帝的所作所为,他也是清楚得很。



    恨其不争的同时也是无可奈何。



    皇帝登基的时候他不在京城,本次回京述职,于情于理他都得到正阳宫觐见幼帝。



    不曾想,却给他带来一丝意外惊喜。



    “上次给天元皇帝请安,见其精神萎靡,四肢乏力,朕甚是担忧父皇龙体,万一”



    到这里,宇文衍故意停顿了一下,而后看向尉迟迥。



    “届时朕应如何自处?”



    宇文衍完,死死盯着他的眼睛。



    尉迟迥瞳孔猛然一缩,心中骇然,犹如掀起一股惊涛骇浪。



    陪坐的王轨,乐运,颜之仪亦是神情大变,不敢置信地望向高坐上首的皇帝。



    尽管宇文衍并没言明,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他在什么。



    这话要是传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向沉着冷静的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



    “陛下慎言!”



    王轨见状,连忙出声劝止。



    “郯国公,朕自有分寸,无需惊怪!”



    宇文衍嘴里着,目光却是一直盯着尉迟迥的眼睛没移开。



    “陛下,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言!”



    “但我尉迟一家定当誓死扞卫皇家威严,如违此誓,有如此盏”



    尉迟迥大一握,直接捏碎了中的茶盏,斩钉截铁地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