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密谋

A+A-

    天德殿外。



    上百名护卫全副盔甲,明刀亮枪,严阵以待。



    宇文衍一看,觉得眼生。



    想来这百余人,就是听里面某些人调遣的武士。



    而刚刚外围的那些侍卫,还是天宫原有的宿卫禁军。



    “站住!”



    “任何人等不得靠近!”



    一个凶神恶煞的将领走上前来,挡住了宇文衍一行人的去路。



    “元胄,抱我起来!”



    皇帝看到这个一脸阴鸷,趾高气扬,气势汹汹的将领。



    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天!



    “放肆!”



    “瞎了你的狗眼,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



    被元胄抱起后,宇文衍冲着那位将领的鼻梁便是一记勾拳。



    皇帝每天晨练,习武,头力量可是不。



    “哎哟,流血了,给我拿下!”



    将领一捂着飙血的鼻子,厉声冷喝道。



    “卢贲,你好大的胆子,陛下在此,何人敢造次?”



    元胄一声暴喝,亮明了皇帝的身份。



    这个卢贲和其他武士闻言,顿时脸色一变。



    显然,他们没有想到皇帝会在这个时候跑来。



    不要他们,就算是里面的人,也没将皇帝放在计划之内。



    “参见陛下!”



    元胄连他名字都叫出来了,卢贲不敢放肆,单膝跪地行礼。



    头领都跪了,其他人也只能跟着照做。



    “哼,你们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么?”



    “冒犯天子,信不信朕诛尔等九族?”



    看着所有武士全都跪了下去。



    宇文衍故作愤怒地呵斥两句,眼神却朝元胄四人一扫。



    几人心领神会。



    身形顿起,向前直冲而去,眨眼间便到了天德殿门口。



    元威双臂用力一推,殿门应声而开。



    四人闪身而入,在皇帝的指引下,直接冲向宣帝的寝宫。



    “不能进,陛下,不能进啊”



    反应过来的卢贲脸色大惊,起身追了上去,嘴里大声喊叫着。



    喊叫声惊动了偏殿议事的人。



    随即,七人走了出来,颜之仪也在其中。



    看到宇文衍几人进来了,原本阴霾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为首一位面貌奇特者,赫然就是当朝国丈、大司马、随国公杨坚。



    杨坚面沉如水,目光阴冷,狠狠地瞪了卢贲一眼。



    “大司马,末将一时疏忽,他们强闯进来的”



    “废物!”



    杨坚双拳紧握,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此刻,他吃了卢贲的心都有。



    宇文衍这时还是被元胄抱着,示意他继续向前走。



    元胄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冲进了宣帝的寝宫。



    杨坚等人根本没想过皇帝会突然出现。



    无奈之下,只能跟着进去。



    “父皇,父皇,您这是怎么啦,呜呜”



    “我是衍儿,衍儿啊,父皇您怎么不话?”



    宇文衍嘴巴一瘪,眼泪如珍珠般往外掉。



    原本双眸紧闭,一动不动躺在龙榻上的宣帝听到哭声,有些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



    当看到扑在自己身上哭得梨花带雨的皇帝时。



    一片死灰的眼眸,突然迸出一丝光彩。



    干裂的嘴唇翕动几下,似乎很想话,但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父皇,您是不是渴了?”



    宇文衍从一个内侍中接过盛水的玉碗。



    用汤匙给宇文赟喂水喝。



    



    汤水只是稍微湿润了下宣帝的嘴唇,大多顺着嘴角流到了龙榻上。



    “呜呜”



    “渭爷,父皇这是怎么了,他这是怎么了啊?”



    宇文衍放下中玉碗,起身扑到杨坚身上,抱着他的腰身哇哇大哭起来。



    这些都是皇帝演给杨坚等人看的。



    就是为了不让他们起疑心。



    其实。



    就算宣帝驾崩,讨论的也不是继承的问题,而是辅政人选。



    因为宇文赟早就名正言顺地,依照制法禅位给宇文衍了。



    要不是皇帝年幼,也不存在讨论辅政问题。



    历史上。



    正是因为宇文衍太,还没能力亲政。



    得推举一个人出来辅佐皇帝处理国事,这才让杨坚等人钻了空子。



    “陛下,太上皇病了,睡一觉便好,您还是回正阳宫去吧!”



    杨坚眼珠子一转,想把皇帝哄走。



    “不,朕要在这陪着父皇”



    皇帝放开杨坚,抓起他的衣袖擦了把眼泪、鼻涕,很是坚定地咬牙道。



    看到皇帝跪到了龙榻前,杨坚也是无奈,只能作罢。



    这个时候,他也不好用强。



    而且,实话,一个屁孩,他根本没放心上!



    向其他几人挥了挥,走出寝宫,回到偏殿。



    杨坚和御正刘昉相视一眼,转而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国丈,太上皇病重,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陛下年幼,您得出来主持大局啊!”



    刘昉扫视众人,一本正经地看向杨坚道。



    “是啊,大司马,您在朝中德高望重,又是国丈,理应出来辅政!”



    内史郑译接过话头,再次给杨坚戴了顶高帽。



    “两位大人所言甚是,随国公乃当朝柱国,当以朝局为重。”



    “您本就是四辅官之一,由您出来辅政最好不过了。”



    “下官附议!”



    “陛下有天元皇后和国丈辅佐,大周定能安稳无忧。”



    御史下大夫柳裘、内史下大夫韦暮、御正下士皇甫绩三人也跳了出来。



    众口一声,全力支持杨坚辅政。



    “诸位大人,这恐怕不妥吧?”



    这时,颜之仪话了。



    “国丈虽然德高望重,但终归是外戚。”



    “外戚辅政,于随国公怕是百害而无一利,你们这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呀”



    在封建社会,皇帝最为头痛的便是士族干政,后宫干政,外戚干政,宦官干政。



    颜之仪的话让杨坚脸色微变。



    不过很快恢复如常,一脸正色地道:



    “诸位抬举了,颜大人所言极是,本官国丈身份,实在不宜当此大任!”



    这老子原本心里乐开了花,却让颜之仪将了一军。



    心里窝火,不过还是顺势惺惺作态一番。



    “随国公,既然大家都推举你,就别推脱了。”



    “你要是不干,那本官就自己干了,到时你可别后悔”



    刘昉却是不管颜之仪的态度,再次推了杨坚一把。



    历史上。



    刘昉完这句话,杨坚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历史正按着原本的事态向前发展。



    就在杨坚故作矜持的几息时间,宇文衍突然走了进来。



    “渭公,渭公,你们在什么呢?”



    “快宣太医署的医官前来给父皇看病啊”



    皇帝的出现,迫使杨坚把刚要应承下来的话语生生咽了回去。



    “咳,咳,咳!”



    “陛下,医官已经给太上皇诊断了,就是普通的伤风感冒,过几天便好了!”



    杨坚干咳几声,掩饰内心的恼怒。



    宇文衍听罢,也是血气翻腾,怒火中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