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扬州战事

A+A-

    “奴婢下次回城,一定进宫拜见陛下。”



    吴公公声音有些颤抖,脸上却布满了灿烂的笑容。



    “好,朕等着!”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行人离开作坊,返回长安城。



    吴勇找到綦毋怀文,皇帝一直记得他的这份功劳。



    在冷兵器时代,綦毋怀文的价值能抵百万雄兵。



    回到皇宫。



    宇文衍第一时间让墨言拿上“曲辕犁”及其他农具的图纸。



    一份交由工部,让少府监工匠着打造。



    一份交到政事堂,由他们拟诏、抄录,下发到各州郡县。



    多管齐下,尽可能快地让这些农具普及开来。



    先进的农具,将会大大提高开荒效率。



    很快就入冬了。



    争取在明年春耕前,开垦出尽可能多的田地来。



    加上老贾总结的“沤肥”之术,不定明年就能获得大丰收。



    晚膳后。



    郯国公王轨和礼部尚书宇文善进宫面圣。



    兵部近几个月来,正忙着地方军府的设立。



    以后的府兵将不再局限于贵族、地主、富农的子弟。



    而是面向大周所有百姓。



    凡是军府所在地户籍的适龄百姓,都可通过考核进入军府,成为一名府兵。



    忙时种地。



    闲时练兵。



    战时奔赴战场。



    军府负责府兵的教育及闲时练兵。



    具备军事学院的部分职能,但没有调动、指挥权。



    以后的府兵。



    都得按照王轨与王鹰他们制定的册,按科目和标准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这些基础训练看似简单,但宇文衍认为很有必要。



    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思想,令行禁止,素质过硬,使命必达!



    这样的兵,才能铸就威武之师,必胜之师。



    “陛下,扬州战事持续月余。”



    “蜀国公传来战报,韩擒虎于十日前大败杨坚党羽卫玄所部”



    “韩将军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追敌数十里,斩卫玄于马下!”



    王轨着韩擒虎的战场表现,眸眼中也是精光闪烁。



    李药师的舅父果真是一员猛将。



    “贺若弼将军,也在五天前大败杨坚二弟杨整所率军队,杨整及四弟杨嵩身死”



    “经大战役十数次,叛军损失惨重。”



    “如今已是龟缩扬州城十里之内,不日,蜀国公大军就将兵临城下!”



    王轨向宇文衍汇报了扬州最新战况。



    其实。



    皇帝一直关注着扬州战事。



    每隔十来日,尉迟迥便有奏报传回。



    一开始双方互有攻守。



    叛军把兵力布署在扬州西、北两面,占据险塞要道。



    企图一点点消耗朝廷大军。



    奈何韩擒虎和贺若弼这两个先锋将军根本不和他们打阵地战。



    偷袭、疲敌、攻心等战术轮番上阵。



    打一仗换一个方向,遇到薄弱叛军,便强势吃掉。



    后方有尉迟迥这样的老将压阵。



    二人肆无忌惮,毫无后顾之忧,领军横冲直撞。



    把叛军布下的多重防线搅得天翻地覆。



    杨坚党羽在扬州到底还是根基浅了一些。



    从关中带走的兵马,除了嫡系亲兵。



    其他军士在韩擒虎的攻心策略之下,愈加思乡心切,无心战斗,投降者众多。



    而那些在扬州本土征召的军士,几乎没有忠诚度可言。



    生死时刻,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们去拼命。



    扬州城内。



    一众叛军头目脸色铁青,心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前,杨坚身死的消息传来,让他们措不及。



    尽管对内竭力辟谣,军队凝聚力还是直线下降,士气低靡。



    



    没了主心骨。



    在宇文述的提议下,曾派人秘密往长江南边的建康送了一封信。



    向南陈朝廷表达了联合借兵之意。



    是联合,其实就是在试探是否有投奔的可能性。



    然而。



    信件送出后如同泥牛入海,至今杳无音信。



    当下,南陈皇帝还是陈宣帝陈顼。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后主还是皇太子。



    这封信还真的送到了陈宣帝的案前。



    对于杨坚这等夺权篡位之辈,陈顼怎么可能接收其党羽,引狼入室?



    看完之后很是不屑。



    啐了一口,便把信笺丢进了火盆之中。



    话。



    宇文衍听了王轨的汇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李靖的这个舅舅,不愧是历史上隋灭南陈时的猛将。



    打起仗来,有股子拼命三郎的狠劲。



    贺若弼和他同为灭陈的功勋主将,战力也不遑多让。



    历史上。



    这两个为了抢灭陈首功,当庭争到面红耳赤,拔剑相向的将军。



    如今,在讨伐叛军的战场上,暗自竞争起来了!



    “朕对蜀国公有信心,叛军应该蹦哒不了多少时日了。”



    宇文衍关注扬州战事,但却没有多少担忧。



    杨坚都伏诛了,失去主心骨的叛军,怎么可能成事?



    “陛下所言甚是。”



    “另有幽州总管阴寿奏报,盘踞辽西龙城的伪齐残部被其击破。”



    “高宝宁重伤,被亲信救下后逃往高句丽,生死不明”



    王轨取出阴寿的奏章,继续禀报。



    “阴寿于龙城高宝宁府内搜出一些信件,发现高句丽和突厥暗中勾结,欲对我大周不利”



    “据北境边军奏报,近来有多处边关遭受突厥股军队侵扰。”



    “杀我边民,掠夺女人,粮食,财物!”



    郯国公一边汇报,一边观察皇帝的脸色。



    发现宇文衍只是静静地听着,神色如常,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其实。



    这些事情早在宇文衍的预料当中。



    阴寿击溃伪齐残部,算是把北齐名号彻底抹除了。



    倒是高句丽这个藩属国有些自我膨胀过分了!



    竟敢勾结突厥,图谋不轨。



    而突厥的佗钵可汗也是一个喂不饱的白眼狼。



    当初北周和北齐争霸之时。



    他就狂傲无比,两头吃好,从中原王朝吃尽了好处。



    后来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国力日渐强盛。



    想着用强已经讨不到更多的好处。



    倒不如和亲,结为亲家后,便可光明正大地直接伸讨要。



    如今。



    皇帝以宣帝驾崩,大周国丧为由,暂缓了千金公主前往草原。



    双方定下的和亲之事,宇文衍也没否认。



    而且,大周的使团当下就在突厥王庭。



    可是。



    这个佗钵可汗却对突厥军队侵扰大周边疆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显然是默许了这种规模抢掠。



    “郯国公,给突厥修国书,谴责突厥军队的暴行,针对我边民损失,让其双倍赔偿。”



    “给长孙晟传信,让他面见佗钵可汗,提出严正抗议。”



    “言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和亲之事取消!”



    “诏命边境各州总管,戍边将军,再有突厥军队侵扰,给朕狠狠打回去,杀无赦!”



    宇文衍眸中闪过一道寒光,一口气了三个应对方案。



    听得一旁的礼部尚书宇文善一愣一愣的。



    就连王轨这个跟随武帝东征西讨的百战将军,听后也是两眼发亮。



    这般有礼有节,占据主动,却又不失霸气的处理方法。



    哪像是出自一个八岁的孩子?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