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蒸馏酒

A+A-

    “陛下,东西都在这儿了!”



    一处院落,墨一指着一堆东西道。



    宇文衍上前。



    看到几个人高的大木桶,以及用中空的竹子连通的管子。



    这是他依照后世土法蒸馏粮食酒的方法。



    绘制了一套蒸馏器具的图纸。



    让工部的匠人精心打造而成。



    这套器具。



    可以用当下市面上的低度酒水作为原液进行蒸馏,得到高度的酒水。



    也可以按传统酿酒的方法。



    把原料加酒曲发酵后,直接上锅蒸馏,得到高度数的烈酒。



    “原液准备好没?”



    “回陛下!”



    “市面上一文钱一斤的劣质酒,准备了一百斤”



    墨言答道。



    “行!”



    “那就按朕给你们的图纸,把设备装配起来。”



    皇帝一声令下,九人立即行动起来。



    都是十到十五岁的半大子,动能力强。



    很快,就把蒸馏器具装配好了。



    “大锅加水,木桶立于锅内,酒水倒进木桶,密封。”



    “另一只木桶灌满冷水”



    “烧火,开搞!”



    宇文衍一旁指挥。



    一众内侍听从他的吩咐,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其实,蒸馏酒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



    使两者分离,进而收集高浓度的酒精和香酚成份。



    酒精的沸点大概在度,水的沸点是00度。



    只要把木桶里的酒水,或是酿酒发酵原浆料,加热到两者沸点之间的温度。



    酒精到达沸点后气化,蒸气便会顺着连接的管道流动。



    当其通过冷凝桶的管道时,蒸气冷却,凝成液态。



    而后,顺着管道流出。



    得到的液体,便是浓度更高的酒水了!



    一盏茶的功夫。



    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烧开,木桶内酒水的温度也逐渐升高。



    这时,就得观察原液的状态,不能让其完全烧开。



    可通过控制火候,或是往锅内加冷水,来调节加热的温度。



    在宇文衍的指挥下。



    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最后。



    从冷凝桶外沿伸出的细竹管,流出了清澈的液体。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宇文衍用指沾了点,放舌尖舔了一下。



    辛辣爽口的感觉,瞬间充斥整个口腔。



    刺激过后。



    舌尖感受到一丝微甜,一股醇香在唇齿间回旋。



    宇文衍不自禁地吧唧了一下嘴,而后哈了一口气。



    以他后世的经验判断,一次蒸馏后得到酒水大概在40度左右。



    可能是一文钱一斤的劣质酒水太差了些。



    也有可能是火候没控制好。



    要不然,蒸馏酒的度数会更高。



    不过。



    就算是这个烈度的酒水,那也比皇宫御酒千里酒的度数高多了。



    那可是深受王鹰,颜之仪以及三位老将军喜爱的烈酒。



    也不知到时他们喝到这样的蒸馏酒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几个时辰后。



    一百斤酒水蒸馏完成,得到十数斤40度左右的新酒。



    这样的烈酒一旦打开市场。



    就算是两贯钱一斤,也会被有钱的好酒人士抢购一空。



    其价值整整翻了两百余倍。



    “言子,订购更多的这种劣质酒水回来。”



    “让工部再打造一百套蒸馏器具,以备后用”



    试验成功。



    皇帝龙颜大悦,这可是妥妥的摇钱树啊。



    “一,给你们一百个下人,把这个酿酒作坊给朕支棱起来”



    “奴婢领命!”



    再次得到皇帝重用,墨一等人喜不自胜。



    有了这套蒸馏器具。



    就算酒度偏低,还可以进行二次蒸馏,从而得到浓度更高的酒水!



    若是再进行三次、四次



    更多次蒸馏,就能得到酒精了。



    酒精可是好东西,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于消毒。



    在医疗落后的当下社会,那就是圣药一般的存在!



    给墨一好生交代了一番。



    



    让他领着众人好好熟悉蒸馏工艺,多培养出一些操作工来。



    一众内侍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负皇命。



    



    回到皇宫。



    宇文衍第一时间画了一张图纸,注明要求。



    派人交给工部的宇文贤,让其安排将作监的工匠进行烧制。



    皇帝画的是用来装酒的器物。



    外形是一只葫芦形状,选用白瓷。



    要求底、壁厚实,不易破碎。



    南北朝时期。



    北朝擅长烧制白瓷,南朝精通青瓷,一北一南,相得益彰。



    放下笔。



    宇文衍长舒了一口气,仰靠在椅背上。



    指揉了揉眉心,又按压了一会太阳穴。



    最近这段时间。



    为了推行“减免赋税,休养生息”的国策,他也是劳心费神了。



    “陛下,保重龙体。”



    “奴婢让光禄寺煲了参汤,您趁热喝了吧”



    墨言从和宇文衍一起长大,主子在这两年间变化太大了。



    特别是表现出来的种种神奇,他都快看麻木了。



    他也时常纳闷。



    为什么主子会懂得那么多自己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喝完参汤。



    宇文衍抹了一下嘴巴,又伏在御案上写写画画起来。



    



    晚膳时。



    他照样干了一大海碗的米饭。



    打了个饱嗝,起身准备去御花园散步消消食。



    这时。



    刑部尚书宇文椿进宫求见。



    宇文衍让墨言把他领到御花园。



    “臣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



    皇帝对他印象还算可以。



    当初。



    要他把杞国公的爵位还回给兄长这一脉,他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陛下,长安县令上报。”



    “近来有一伙山匪在终南山附近占据山头,抢劫过往百姓和行商。”



    “请求朝廷调兵剿灭,还长安县百姓安宁!”



    宇文椿完,看向皇帝。



    长安县和万年县,都在长安城附近,可以是在皇帝鼻子底下。



    什么样的强盗如此大胆?



    敢在京城地界,干拦路抢劫的勾当?



    “他长安县令是干什么吃的,几个毛贼也要朝廷出?”



    皇帝实在想不通。



    离京城也就五十里的地方,竟然会出此等怪事,而且还让他知晓了。



    “当中是否有隐情?”



    宇文衍骂完无能县令,接着又问了一句。



    “回陛下。”



    “据臣派人查实,这些所谓的山匪,其实是长安县辖属的百姓”



    宇文椿言罢,有些忐忑地观察皇帝的表情变化。



    一边把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了出来。



    原来。



    所谓的山匪,竟然是开荒垦田引发的事端。



    朝廷下达减免赋税,鼓励开荒垦田的诏令后。



    长安县的百姓奔走相告,欣喜不已,高呼万岁。



    田租劳役减半,开荒的田地还能五年免租,这可是数十年难遇的善政。



    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来。



    天天早出晚归,累死累活。



    年成好的光景,全家还能混个温饱。



    可万一碰上个大灾大旱,那就要了老命了。



    没有了收成,赋税却是一点也少不了。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背井离乡,往异乡逃荒。



    要不然,收租的官役能把你全家往死里逼!



    北周建国以来。



    太祖宇文泰和周武帝都大力推行均田制。



    让相当一部分的百姓有了耕作的田地。



    但是。



    随着人口的增多,能够分配给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



    而且,随着与北齐争霸的持续进行。



    需要拿出大量的土地用来封赏关陇贵族,以及立功的府兵等。



    由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地兼并现象。



    宇文衍推行“减税开荒”,给百姓带来了希望。



    同时也让一些“权势”人家,发现了扩大家业的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