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取暖神器

A+A-

    有了刘宝这样的弟。



    现成的销售渠道,正好让宇文衍捡了个大便宜。



    “谢陛下!”



    刘宝闻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不一会功夫。



    改头换面的狐狸,匆匆进宫而来。



    “参见陛下!”



    宇文衍立即介绍两人认识。



    而后,把他心中的设想了出来。



    狐狸听后,看向刘宝,露出了几许期盼之色。



    如果能够把情报体系植入他的店铺和商队。



    那将大大加快天眼组织的组建速度。



    “主人,刚刚的忘记了。”



    “除了经商,老主人给的另一个任务,便是收集情报”



    刘宝完,有些忐忑地看了皇帝一眼。



    生怕宇文衍误会他故意隐瞒。



    “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宇文衍一声大笑,掌一拍。



    武帝当年结下的善缘,给皇帝带来无尽的惊喜。



    随后。



    三人就刘宝中的情报系统,如何融入狐狸组建的组织进行了合议。



    最终决定,让刘宝也加入“天眼”组织。



    狐狸为主,负责整个情报系统。



    刘宝为副,配合狐狸收集情报。



    这下可真是捡到宝了,还是大宝!



    宇文衍感觉就像天上掉馅饼,脑子有点懵懵的。



    刘宝之所以来得这么快。



    原来是他们饲养了一种青鸟,专为远程传信所用。



    这种青鸟体型大,耐力好,方向感强,视力惊人。



    而且,飞得高,速度快。



    从长安到洛阳,只需要两个时辰。



    百宝阁掌柜就是用青鸟给他传信的。



    当下。



    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信鸽。



    人们驯养信鸽,利用其归巢的本能,进行飞鸽传书。



    相对于青鸟。



    信鸽的缺点是飞行高度不够,更容易被射落、捕获。



    而且。



    由于大家都知晓信鸽的作用,泄密的风险性更大。



    不过,用作一般消息的传递还是挺方便的。



    是多数人最为钟爱的空中邮递员。



    敲定了情报系统的事后。



    皇帝突然看向刘宝,笑吟吟地问道:



    “大宝啊。”



    “听你在洛阳,屋宇逾制,出入排场似王者,可有此事?”



    刘宝闻言蓦然脸色大变。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顿感后背发悚,一股凉意从屁股根直达天灵盖。



    “的该死,请主人恕罪!”



    刘宝吓得冷汗直流。



    自从靠上皇室这棵大树,他的心态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特别是宣帝驾兴洛阳时,还去了他的府上。



    看到他豪华的府邸大院后,并没有责斥他。



    这让他更加地飘飘然起来。



    如今皇帝突然问起,着实把他吓得不轻。



    “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箭射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好自为之吧!”



    刘宝不解何为装逼,但却秒懂了其中意思。



    “的谨记主人圣言!”



    刘宝连磕三个响头。



    内衫全湿,整个人如同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宇文衍也就是敲打一下。



    警告他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不能忘乎所以,目空一切!



    “起来吧,做好你本份的事。”



    “谢主隆恩!”



    刘宝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谢恩后站起身来。



    暗自思量。



    该当如何改变自己在主人心目中不好的形象!



    事毕。



    刘宝,狐狸拜别皇帝,离开皇宫。



    两种不同度数的“二锅头”酒。



    以后就交由刘宝经营售卖,不用自己去费神。



    宇文衍龙颜大悦,一蹦三尺高。



    不仅得到个“宝藏弟”,更是办成了两件大事!



    



    特别是情报系统。



    在刘宝原有的基础上,情报组织定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而高度酒一旦打开市场,也将为皇帝带来海量的财富。



    里有了钱。



    就算不动用国库,也能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转眼。



    时间进入腊月时节。



    长安城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京城内外。



    白茫茫的一片,整个关中平原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天德殿和上善殿之间的天桥连廊上。



    皇帝身披厚厚的蜀锦裘皮风衣,两揣在狐皮衣袖之中。



    此处,乃皇宫的最高点。



    既能俯视银装素裹的皇宫,又可了望白雪皑皑的长安城池。



    一阵北风吹来。



    呼啸声中,雪花漫天飞舞。



    尽管已经穿得很厚了,凛冽的寒风依然无孔不入。



    宇文衍不禁打了个冷颤。



    “陛下,还是下去吧,别冻着了”



    站其身旁的墨言敏锐地察觉到了,关切地道。



    “后世的西安,此刻是否也下雪了呢”



    宇文衍幽幽地望着远方,低声呢喃了一句。



    “您什么?”



    “陛下”



    “啊,没,没啥。”



    “下去吧,毕王应该快到了!”



    宇文衍回过神来。



    下了天桥,回到上善殿。



    皇宫里的宫殿,空间太大了,四处来风。



    一到冬天。



    哪怕是烧炭盆取暖,还是让人觉得冷嗖嗖的。



    烧炭取暖。



    要是门窗紧闭的话,还容易中毒。



    若是在殿内装上几个烧柴的铁炉子,或许效果比炭盆要好上许多。



    用铁炉子烧柴取暖,不用担心中毒问题。



    如今不缺铁,就是要弄出大块铁皮,可能有些麻烦。



    不过,也不是做不到。



    哪怕是用块范浇铸,或是工锤打都能实现。



    图纸在十天前就给了工部尚书宇文贤。



    今早,接到毕王的消息。



    是已经把铁炉子制作出来了。



    试用后,取暖效果杠杠滴,而且不藏烟。



    “参见陛下!”



    不一会。



    毕王宇文贤带着一众工匠,抬着两个厚实的铁炉子来到上善殿。



    工匠们第一次进宫,第一次见到皇帝。



    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纷纷跪下行礼。



    宇文衍让他们平身,赶紧安装炉子。



    这个铁炉子和后世的壁炉有几分相似,只是炉门不是透明的玻璃。



    从外面看不到炉内闪耀的火光,少了几分韵味。



    不过,眼下最主要的功能是取暖。



    铁炉子靠墙摆放。



    要把长长的烟囱伸到殿外屋檐处,需要在墙上开凿一个孔洞。



    砖木结构的宫殿,钻孔不是什么难事。



    工匠很快就把烟囱装好了,并把孔洞缝隙填补,恢复原样。



    墨言早就安排内侍备好了大量劈好的短木柴。



    炉堂内,架上木柴,点火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火势烧了起来。



    关上炉门。



    铁制的炉壁受热后开始发烫,散出热量。



    炉子分上、中、下三层。



    最上一层是储烟室,方便炉内的烟顺着烟囱排到室外。



    中间便是烧柴的炉堂。



    这些进气孔,是可以控制打开或关闭的。



    这样就可以调节炉内木柴的燃烧旺度。



    产生的灰烬,通过格状的空隙掉到炉底。



    炉底正面也有一扇能打开的门,便于清理掉落的柴灰。



    两个铁炉子内的柴火熊熊燃烧,热量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殿内的温度也随着上升。



    身体置于寒冷中的感觉慢慢消失了,浑身暖洋洋的。



    “陛下,此物当真是冬天取暖神器啊”



    毕王宇文贤不由赞叹了一声。



    “哈哈,王叔,这下你们工部又有进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