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终于下手了

A+A-

    “蜀国公所言,臣深以为然。”



    “南北分治两三百年了,陛下能温和以待,实属难得!”



    义国公乐运喝了口茶水,很是认同尉迟迥的话语。



    毕王宇文贤在五人当中年纪最。



    作为皇室成员,地位尊崇。



    但在政事堂的资历最低,大多时候,都是听得多,得少。



    对于自己的堂侄皇帝,他是打从心底敬佩。



    同时,还心怀一份感激之情。



    “臣认为,陛下把陈叔宝宠爱的妃嫔赏赐给四人是点睛之笔。”



    “完全断绝了他们的退路,就此乖乖臣服”



    宇文贤嘴角微扬,难得地露出一丝坏笑。



    “张丽华那等美人,试问谁用了不腿软?”



    “哈哈”



    “就是,就是。”



    “便宜萧摩诃他们四个老子了。”



    宇文贤话音落下,其他四人纷纷附和,畅怀大笑起来。



    要,这就是明摆着的阳谋。



    也算是四人交出的投名状。



    接受了,得到的就是高官厚禄,美人在怀。



    在家族生死存亡,利益决择的关键时刻。



    且不用背负民族大义的情况下,答案不言而喻。



    “没把张丽华留下,你们不会怪朕吧?”



    宇文衍嘿嘿一笑,和几位大佬开起了玩笑。



    “是有些可惜了”



    王轨这老不羞舔着嘴唇,露出一副猪哥样。



    引得几人好一阵哄堂大笑。



    “自古红颜多祸水,几家欢喜几家愁!”



    “再好看的容颜,也不过皮囊罢了,岁月之下皆浮云”



    宇文衍一本正经,又地装了一把。



    听得五位大佬啧啧作响,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皇帝“出口成章”的能力,他们是打从心底佩服。



    宇文衍也是厚脸皮,得瑟地摆了摆。



    “今日召诸卿来,是想商议下,把南方遗留的一个问题给解决了。”



    “陛下的是寺院?”



    宇文衍刚出口,颜之仪就想到了是什么问题。



    “正是!”



    如今。



    南方局势已稳,社会安定,民心所向。



    灭陈后。



    为了不激化矛盾,宇文衍选择了暂不理会。



    经过四年经营,南方一切皆在朝廷掌控之中。



    搁置的寺院乱象问题,可以考虑出了。



    “这还有啥好商议的,直接把那些秃驴拿了便是”



    蜀国公尉迟迥年纪最长,已是七十五岁高龄。



    一辈子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形成的火爆脾气,一点也不弱年轻之时。



    尉迟迥这么可不是莽撞。



    在他看来,如今一切尽在朝廷掌控之下。



    皇帝想做什么都行!



    何况。



    清理佛门败类,打击“寺库”放高利贷,搜刮民脂民膏,本就是为国为民之义举。



    对于寺庙僧众来,宇文衍是在为他们正本清源。



    让佛学回归吃斋念佛,慈悲为怀,万相皆空,超然物外的基本要义。



    “蜀国公之言放当下也不是不行,但不能一刀切”



    乐运也被尉迟迥的话逗笑了。



    不过。



    却也没有完全反对。



    “哦,承业来听听!”



    宇文衍语气上扬,看向乐运,颇有兴趣地道。



    “启禀陛下。”



    



    “天元二年,朝廷下诏需前往天竺求取真经者方能开寺立院。”



    “结果,成千上万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和尚尽数逃往南陈。”



    “不过,去向全在朝廷掌握之中。”



    “对于这些人,以及旧陈治下和他们一样的秃驴,就可按蜀国公所,直接按名单拿人便是。”



    乐运嘴上着,向尉迟迥拱了拱。



    稍作停顿,接着又道:



    “至于其他的寺院,则参照我朝已经实施的方略处理。”



    “一是下诏取缔一切‘寺库’。”



    “二是去往天竺取回佛门真经。”



    “三是清查各寺院财产,超过朝廷规定的一律抄没充公。”



    “同时,鼓励僧尼还俗,分配田地,成为自耕农”



    乐运完,四臣全都点头认同。



    宇文衍也是笑容满面。



    统一之前。



    南朝的寺院泛滥,比起大周来严重十倍不止。



    北方在宇文邕实行灭佛后,已经抑制了许多。



    而宇文赟打破武帝的禁佛令,也就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刚刚有死灰复燃之势时,又被宇文衍的一泡童子尿给浇灭了。



    南朝寺院,在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达到极盛。



    从皇室到贵族,再到平民百姓,都在变了味的佛学之下苦苦煎熬。



    陈霸先以陈代梁后,这股风气有所收敛。



    但寺院林立,僧尼遍地走的状况一点也没有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



    若是刚刚统一就对寺院动,难保被有心人利用,煽动百姓与朝廷对抗。



    “陛下!”



    “当初灭陈后,您将寺院问题搁置一旁,实在是明智之举。”



    “如今南方百姓归心,官员庆幸,士人认同。”



    “就算有人心怀不轨,也已经丧失基础,无力回天矣!”



    郯国公王轨一边点头,嘴里却把宇文衍给夸上了。



    “在陛下的皇者霸气下,萧摩诃,周罗睺,鲁广达这些骁将都甘愿俯首称臣。”



    “南方官员,豪强,士子亦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这帮假秃驴在陛下眼中,就是社会蛀虫,抬脚碾死便是”



    毕王听到王轨夸自己的堂侄皇帝,顿时来了兴趣。



    这绝对就是受到他弟弟宇文贞的影响。



    换几年前。



    无论如何也不出这等恭维的话语来。



    不过。



    他也是打从心底敬佩宇文衍,认为自己的就是大实话。



    宇文衍都没想到宇文贤会出这么一通话来。



    若是宇文贞,他是见怪不怪,早就习惯了。



    “既然卿等皆无异议,那就拟诏执行吧!”



    “遵命,陛下英明!”



    宇文衍笑着摆了摆,一锤定音。



    好话听着自然舒服,但他脑子清醒得很。



    “不做昏君”的信条,始终鞭策他不要迷失在权力和温柔乡的旋涡之中。



    接下来。



    颜之仪起草诏书,下发南方各道。



    江南,江西,福建,湖南,岭南五道的总管和刺史,将按诏令行事。



    对南方无序泛滥,脱离正轨的寺院乱象,进行雷厉风行的整治。



    在宇文衍的观念里。



    可以存在,但不能壮大,更不能泛滥。



    尊重信仰,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



    政教合一,铁定是不可取的国家民族发展方式。



    这是对严重社会问题的一次釜底抽薪。



    也是对思想文化的一次拨乱反正。



    宇文衍认为。



    对于统一的中原王朝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