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使团回国

A+A-

    宇文衍给苏威倒上热茶



    轻笑道:



    “首次出海取得成功,故然可喜可贺,但也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商业司需要进行深度分析、总结。”



    “为下次远航提供宝贵的经验。”



    “切不可一叶障目,吊以轻心,忽略细节”



    海上丝绸之路初现端倪。



    宇文衍也很开心,只是没有过于表现出来。



    适时给商业司泼了一盆冷水。



    不能在成功面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苏威闻言一凛。



    感觉自己确实有些飘飘然了。



    连忙躬身正色应答:



    “陛下教训得是,臣谨遵圣命!”



    皇帝摆,继续道:



    “天下一盘棋,海上丝路至关重要,马虎大意不得。”



    “知道其重要性即可,卿办事,朕是放心的!”



    自从设立商业司。



    苏威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



    这几年。



    大周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成绩喜人,有他一份功劳。



    “谢陛下成全。”



    得到皇帝的肯定,苏威也是内心欢喜。



    “对了。”



    “此次世家大族出海的商船有多少?”



    决定开通海贸后。



    宇文衍做出了允许普通百姓和世家贵族的私家船队出海的决策。



    不过。



    需要获得商业司核准,并依据商船大缴纳相应的保证金。



    至于船队规模,也有明确规定。



    不是你有钱就可以无限扩张。



    宇文衍的出发点就是:



    不限制商贸,但限制商贾。



    特别是世家贵族豢养的商人。



    “回陛下,世家大族十有八九都组建了商贸船队。”



    “民间商船亦有千余艘,以后每年还可能大幅增长。”



    “这些商船为朝廷带来百万贯以上的税收。”



    宇文衍点头,心下满意至极。



    随着海上丝路的开拓。



    以后。



    每年都有数万人往来中原与南洋之间。



    甚至前往更远的天竺,狮子国,大食等地。



    长此以往。



    慢慢就有商贾长期驻守南洋。



    或是定居下来。



    华夏文明从此在南洋诸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商贸的形式移民,开疆拓土。



    这才是宇文衍的终极目标。



    君臣二人就商业司的一应事务进行了深入交流。



    宇文衍了些不足,也提了些自己的想法。



    苏威都是一字不落地记在心中。



    对于皇帝的奇思妙想,所做所为,他是大大的“服”字。



    



    七月初五。



    旭日照洒春明门城楼。



    淡金色的阳光给厚重的城墙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



    巍峨的城门。



    显示出这座帝国都城的气势恢宏,雄伟霸气。



    城门外广场。



    早已是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大周皇帝宇文衍率三省六部大佬亲至。



    在此迎接出使南洋诸国的长孙晟使团一行。



    历时两年。



    他们终于回国了。



    而且是带着开创性的累累硕果凯旋。



    出发后。



    使团于去年初抵达被灭国的林邑象林县。



    惊闻真腊国杀害通报使者。



    于是与滕王和李药师一起,痛击真腊。



    迫使其国内部生乱,改朝换代,割地赔款,俯首称臣。



    大周拿下澜沧江三角洲,设立柬郡,治所西贡城。



    将大周图南移数百里。



    延伸至中南半岛最南端。



    接着从暹罗湾北部的罗涡国上获得曼港。



    代价是册封其王,收下弟。



    



    并为其修建一座王宫。



    随后。



    使团又从盘盘国,狼牙修国,赤土国,堂明国,堕罗钵底国,骠国等国拿下众多港口和土地。



    皮宗国受干陀利国驱使,企图武力对抗。



    被使团强势灭国,设坡县。



    成为中原商船南洋贸易的集散地。



    并与干陀利国发生海战。



    钢炮发威,压倒性碾压,破之!



    立傀儡国王,其国名存实亡。



    朝廷委派官员实行郡县统辖,整个金洲(苏门腊岛)尽归大周所有。



    接下来半年时间。



    使团船队前往婆罗洲和吕宋群岛。



    从一众土着部落上拿下千余岛屿,以及数十处港口。



    其中。



    婆罗洲和吕宋群岛之间的一处狭长大岛屿面积最大。



    它就是宇文衍在海图标示出来的——郑和岛。



    尽管海员们不知道为什么称这个名字,但叫起来就是顺口。



    从此。



    这处土着语中的巴拉望岛成了华夏领土。



    



    随着一阵欢呼声响起。



    平坦宽阔的长洛官道传出清脆的马蹄声。



    一支百人队伍满脸激动地向着城门奔驰而来。



    后面。



    还有数十辆四轮货车跟随。



    上面装载的全是南洋诸国进贡的方物。



    不乏香料,象牙,珍珠等。



    使团一行昨晚便已到达十里外的长乐驿。



    因城门已关,只能等到第二天进城。



    队伍最前方。



    骏马之上。



    面容刚毅,眼神坚定之人,正是鸿胪寺卿长孙晟。



    “陛下,陛下”



    “臣回来啦!”



    “驾”



    还未到近前。



    远远看到城门楼下的仪仗,就知天子出城了。



    长孙晟飞弛而至,翻身下马,纳首就拜。



    “臣参见吾皇。”



    “劳烦陛下亲迎,晟愧不敢当!”



    “哈哈,快快免礼!”



    “爱卿立下不朽功业,朕怎能不来?”



    宇文衍亲自扶起长孙晟。



    转而看向紧随其后的四道身影。



    顿时笑开了怀。



    “元二郎,这次过足瘾了吧?”



    “陛下,两年不见,想煞臣了。”



    元威无比激动,再次躬身后给了皇帝一个熊抱。



    一众臣子当中。



    也就他和酆王有这样的狗胆。



    “我靠,力气又见长了。”



    “给朕滚犊子!”



    宇文衍冲其后背就是两拳,嘴里笑骂道。



    “喏!”



    元威舔着脸,嘿笑着,屁颠地退到一旁。



    “咦,你们三个黑炭是何许人也?”



    当皇帝目光落到宇文衎,宇文术,萧瑀三人身上时。



    差点没笑喷。



    咧嘴和三位弟弟开起玩笑来。



    “皇兄,我和三弟回来了!”



    “姐夫陛下,弟真晒那么黑了?”



    三人恭恭敬敬行礼。



    而后亲切地和宇文衍起话来。



    “黑不黑你们不会自己看么?”



    宇文衍憋着笑。



    把系在腰间的金框玻璃镜伸到他们面前。



    三人面面相觑。



    短暂的沉默后,发出三道杀猪般的嚎叫。



    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在南洋晃荡了那么长时间,不黑才怪呢。



    “嚎个啥?”



    “憋回去。”



    “这是麦色,最健康的肤色了,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