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下回咱俩也试试

A+A-

    其实有些事,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宋朱梅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她家里人脉广泛,平时都要走闺蜜的。



    包括蔡淳能够年纪轻轻坐上这个位置,里面也少不了这些事。



    也就是所谓“裙带关系”。



    蔡淳明白宋朱梅的意思,直接道:“十只包,一千五,就是你蔡哥我有个要求,得多设计两款。”



    许灼犹豫着,答应了下来。



    随着他点头,宋朱梅乐坏了,脸上笑止不住。



    “许,我知道你有点吃亏,你蔡哥不会让你吃这个亏的,来——”



    蔡淳着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纸递来。



    许灼低头一看,不禁挑了挑眉。



    许若谷看了一眼,也顿时瞪大了眼。



    这是一张一次性的供销合同,里面要求七天内提供大黄龙五百条,单价三十一条,黄龙一千条,单价二十一条,三斤以上甲鱼三百只,单价八块一只,核桃味瓜子一千斤,单价两块,薯片一千斤,单价两块,薯条一千斤,单价两块,还有五百斤十三香粉,五百斤椒盐粉,五百斤鲜辣粉。



    这张单子的总价五万。



    事情太大了,以目前许灼这里的生产力吃不下。



    但如果单子真给到他,也是能吃下的。



    就是不知道蔡淳会不会让他吃独食。



    这么一想他就有点明白了,蔡淳夫妻一开始就想用这单子拿捏他。



    毕竟他们调查过,自己吃不下这单子,只能和他们合作。



    合作的重点,就是他交出配方。



    可这上面的很多东西,他很清楚,不全世界,目前整个易城也只有他能做,单子给到他这里,有点针对性。



    “蔡哥,这单子我没能力,你还是找找别人吧。”



    蔡淳一怔,薯片瓜子薯条大黄龙,各种香料粉只有你这儿有。



    你没能力?



    他很快明白过来,这子可能是误会了。



    “许,你不要有负担,这事儿是这样的——”



    市里忽然要召开一场招商。



    这些商人里包括一些红商,还有一些港商。



    领导们要拿一些特色东西来供应。



    这事儿就落了下来,材料单最后落在了他这里。



    本来这次喊他来,其实就是为了这件事。



    因为是给市领导办事,里面不能有任何瑕疵,所有东西都要开票据。



    另外,这事儿也不是和许灼签,而是由许灼拿了和村委签。



    里面也就没了一些蝇营狗苟可以弄的。



    “但是这单子太大了,需要材料太多,讲真,我们村委账户上也就一千多块,根本没钱去搞,除非这合同改一改。”



    把一次性付费结算,变成五个阶段结算。



    交货量每达到一个层次,就得付一笔钱。



    因为这里面有赚头,肯定是越往后越赚的。



    所以首款要占百分之四十,尾款只能占百分之五。



    这么一来,人家要拖着付尾款他也不急。



    就算做到一半不做了,他也不亏。



    这年头的收购合同还是太简单了。



    他把要增加的内容了一。



    蔡淳把五层阶梯付费的条款看了十几遍。



    再看许灼时,眼睛深处的神色发生了变化。



    “这事儿有点大,合同不是我定的,我得向上头反应。”



    “好,那嫂子还要开炒货店吗?”



    “开。”蔡淳道:“许,你实话,哪种方式更好。”



    “两种方式都一样,主要看自身条件。前者财力足够的情况下,收益高且稳定。后者收益低,但稳妥。我做这个东西没有坑,完全是生产商与销售方公平公正的合作方式。严格控制售价,也是为了安全蔡哥应该懂的。这种消耗品和盐糖大米之类的一样,薄利多销才是王道。两种合作方式,最终对我来都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销售方要考虑自己所处的市场和本身能力资源。”



    话到后面,蔡淳夫妻双眼有些茫然,基本上听不懂。



    



    什么叫市场,什么叫本身能力资源,什么叫



    许灼见两人模样,声询问了下哪里错了。



    宋朱梅自诩高知,出身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听不懂这些话。



    蔡淳是军人,知道自己文化有限,所以不懂也就直接问了。



    许灼深入浅出介绍了名词概念。



    但却一下牵扯出来更多的词汇。



    比如介绍“市场”时,要定义什么是市场。



    又要顺带自由市场和如今的市场。



    这么一来“自由市场”还要解释一下。



    夫妻两个听着听着,逐渐放下了傲慢的姿态。



    尤其是宋朱梅,听得都有点头晕。



    虽然许灼用的都是最简单的比喻,她听得懂。



    可各种概念积累下来就不一样了。



    最终,她承认,是自己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



    和蔡淳、宋朱梅把在镇子上开“无票国营炒货店”的事敲定好后,夫妻两个亲自笑呵呵地送走两人。



    然后看着坐在后座上抱着蹬踩车子姑娘腰的某人,一脸懵。



    “诶”宋朱梅肘子戳了戳老公道:“下回咱俩也试试。”



    “不要,我是男的,像什么。”



    “伟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蔡同志,你什么态度?”



    “能顶半边天的话,为啥打工分时女的工分要打八折入账?”



    “今晚你就睡书房吧。”



    “你讲不讲理!”



    “跟女人讲理是吧?亏你想得出。”



    许若谷骑着车去了全书记那,许灼自己一人打着电回来。



    分别时,许灼让她遇到全书记把单子的事一。



    路上他忽然发现,自行车这东西在村里还真没什么用。



    平时送货都要用板车,也都是他亲自送。



    走到二十三号门口时,旁边闪出一道人影,吓他一跳。



    他二话不摸向后腰别着的伸缩棍。



    “哥,是我。”



    对方一开口,许灼才松口气。



    可很快又皱紧眉头。



    这么晚了,许烨来这做什么。



    十之八九又是三十六号老宅的事。



    “朱英又作妖了?”



    “妈被送医院了。”



    许灼浑身一颤,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怎么回事,进来吧。”



    开了门,把许烨领入办公室。



    开灯,倒了点水。



    拿出点瓜子薯片放桌上。



    许烨瞧着有点饿坏了,抓住薯片猛吃。



    一边吃一边,他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



    就在他去西蔡时,国营饭店吃完饭的夫妻两个也回了老宅。



    这时全家正在吃饭。



    穿着新鞋子,抱着崭新日用品进来的两人,立刻被朱英盯上了。



    朱英今天脸一直很阴沉,全家默默吃饭也不话。



    许平凤看这情况,也伸打了打招呼,喊了声“妈”。



    其实这些天夫妻两个被许灼拉入国营炒货店这件事,不仅让全村人羡慕,也让许家人心浮动。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