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饭都吃不上还非遗

A+A-

    陆书记笑着道:“许书记你误会了,文物也是有等级的。你铜钱,不也是文物嘛,可那种东西有多少?又有多少铜钱是值得保护的?这里的这些东西,白了也是以前私家财物,如今这块地面也都充了公。这些都是建筑残留,哪里算得上是文物呢?不过,这些东西我们也不知道价值。对于我们来,拿回去压压东西,建造时缺块砖头填补填补,也就那样。对于喜欢的人来,可能很有价值。所以啊,这东西吧,我们不卖——只送。”



    一群村委书记闻言,纷纷拍叫好,连连称是。



    “许书记,你要的话回头我们派船送过来,这边接一下就成,就是这些东西看着脏兮兮的,成份也有问题,到时可别嫌弃。”



    “哪里哪里”许灼看出这些人有巴结的意思,但也没拒绝。



    因为现在他不想要都不成。



    离开这片废墟,众人又往别处赶。



    除了金砖之外,本地还有三个大特色,蛐蛐罐,缂丝。



    最后一个是“砖雕”。



    围绕着缂丝,本地的桑蚕业很发达。



    也可以姑苏桑蚕历来不弱。



    这些地方都围绕着鱼塘河流,荒地都种成了桑林,但不影响稻田。



    只是许灼倒是更看重本地的蘑菇房。



    也不是品种蘑菇,就是普通蘑菇,胜在量大,技术成熟。



    这个比天授村强太多。



    下午四点左右,许灼结束了全部行程,回到村委。



    本来他要买票离开的,现在看起来是不可能了。



    只能招待所里再讲究一晚上。



    倒是吃完了晚饭,陆书记带着所有人过来都找他开茶会,想要听听他对陆慕公社整体的意见,或者有什么除了金砖外是天授村需要的。



    望着所有人看着自己,许灼内心叹了口气。



    拿人短,吃人嘴软。



    “我就简单下今天走下来,陆慕公社整体问题。”



    “金砖,缂丝,砖雕,蛐蛐罐,在旧社会这里富裕,便是因为全公社围绕着这四个产业来进行的。”



    “拿金砖来,这里需要炼泥,打坯等过程。”



    “产业做到了,依靠人工形成流水线,每个过程要一组人来完成。”



    “由此,全公社除了耕种,大部分人可以投入到这种生产来。”



    “可你们看,金砖,缂丝,砖雕,蛐蛐罐,这四种东西,有哪些是普通人用得起,普通人需要,亦或者可以是刚需的?”



    “旧社会,阶级固化,阶级矛盾严重,贫富差距巨大。”



    “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是上层社会朱门酒肉臭,基层则是路有冻死骨。”



    “上层不断榨取基层,用民脂民膏来不断奢侈,钻研奇淫巧技。”



    “难听的,我造个房子有得住就行了,我地砖不需要雕刻。”



    “你要给我提供砖块,便宜点的,我巴不得。”



    “在没钱的情况下,还要砖雕吗?”



    “当然,我今天收获了不少,也学到了很多,这些还是要谢谢你们的。”



    最后这句不是客套话。



    光是参观完金砖厂和砖雕厂,他就学到了很多制砖技术。



    因为都是有求着他的意思,这些人对于他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什么温度,什么粉的细腻程度,什么湿度,什么电窑柴窑等等。



    做金砖的倒是没有看不起做红砖的,但对于红砖粗糙的工艺还是嗤之以鼻,一些老师傅在现有工具环境下,提出了相当多的改良方法与策略。



    许灼一一听着,全部记下。



    这是这次意外收获,也可能是最大收获。



    有了这份经验,回头再去参观砖厂学习,也就有了基础。



    如果对方想要忽悠,那他是具备识别能力的。



    “许书记,你的确实是重点,我们想问下,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像推动金砖这样,把砖雕之类的给推出去。”



    许灼的话把所有人得沉默。



    他们也明白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传统产业,其实是“奢侈品”。



    



    这些奢侈品在如今环境里,并没有什么土壤。



    陆书记被这么一,也发现了主要矛盾,可他也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



    就是试探性问一问,如果有的话,他倒是觉得,可以用让股的方式,让许灼参与进来,这给马儿吃草,让马儿带着全公社跑,何乐不为呢?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全公社这些艺就此消绝吧?



    许灼摇摇头:“其它三个的问题和金砖还不一样。金砖可以是刚当建筑的标配与刚需,我可以把它打造成‘高端’的代名词。这样那些老外都会趋之若鹜。可是在金砖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且成本暴增,人家也不少。这个东西作为点缀是可以存在的,但作为主流却很难推动。蛐蛐罐,以目前的形式,那完全推动不了,人家老外不好这口,国内又不允许。至于缂丝,倒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很多人不理解缂丝和刺绣的区别。



    其实区别很大。



    刺绣是一针一线在布料上刺添加图案。



    摸上去图案浮突,且正反面图案是有区别的。



    缂丝是通过类似织毛衣的方式,把图案用不同丝线织成布时融入进去,就像是用颜料在布上作画一般,是平面的。



    只不过画的正反面完全一致。



    这种工艺比起刺绣更难。



    正因为不是用染,也不是用绣来完成的图案,图案又有层次感,所以有法是这种技法,就像是雕琢布料一般。



    只是这种技法所用的场景,便是古代都是顶级的。



    今天呢,八零年,谁有这个钱买这种东西。



    对于老外来,也不懂欣赏。



    缂丝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成品耗时太长。



    作为商业品,你这个时间成本不低,作为奢侈品,又没人买。



    这不上不下的,就是当前最尴尬的局面。



    只是听许灼这么一,这边邹书记立马道:“许书记,我们这儿可以把做缂丝的都召集过来,组建成缂丝厂。厂子运行我们来弄,许书记拿个四十股份,当总经理,您厂子怎么开,就怎么开。”



    这话别把陆慕其他人给挺傻了,也把许灼翟立森给挺傻了。



    这人这么会钻营的嘛,上来就给个大的。



    但是许灼还是没有答应。



    “这样,邹书记,今天我这里准备还是有些疏漏。改天你来天授村吧,到了之后我这给你一些单子做做。我也不藏着掖着,单子你做得起来,我这儿就想法子帮你们搞一搞。要是做不起来,只能声抱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人股份,就得为这么多嘴负责到底。干系太大,咱们也只能一步步来。”



    “好嘞,成成啊。”邹书记笑着点头道。



    其实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人家怎么可能贸然答应?



    今天一趟走下来,这伙子的少,看得多。



    可每一句的话,都直中要害。



    一趟走下来,整个陆慕的问题被他看了个七七八八。



    这种眼光,比陆书记要强太多。



    陆书记这么多年做下来,也只能心气大于能力,无过便是功。



    “哦对了,砖雕”许灼看向其中一人。



    这人立马端正坐姿,工工整整地看过来:“许书记您。”



    “我这里也有个单子,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回头你和邹书记一起过来聊一聊吧,但丑话前头。你们能力是有的,尤其是本地人艺真的厉害,我们天授村根本不能比。这是你们的优势,却也是你们的劣势。这次砖雕的订单即便成了,也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你别抱太大希望。”



    “诶,好嘞,您一声就成。”



    翟立森看着许灼坐在那里,随便两句话,全公社都过来巴结,仿佛这子才是皇帝,内心也不禁一阵感叹。



    只是出于中心的许灼没这么觉得。



    他个人只是觉得姑苏这些人很好客,也很有礼貌,这非常难得。



    不愧是鱼米之乡,人言“嗲姑苏刁易城”,古人诚不欺我。



    “许书记,我这儿还有个重要事请教你,还是希望你能不吝赐教,指点一二,也让我们开开眼,打开下思路。”陆书记见气氛还算不错,但话题好像尽了,便添加了一壶茶水道:“是关于你们村‘模块化管理’的事。我们不知道这里面的详细理论,只是听这是许书记你亲自操刀的,目前好像还挺成功。”



    “你们有所误会了,成功,那是捧杀。经得起实践,经得起时间,不看十年,至少看三年五年内是上坡路,就明这还是可以的。目前只是开始,你们觉得成功,也是因为我们开始前,已经把底子打好了,通过改制这么重新一组件,一架构,这不,大家都觉得这是改制的成果,其实不然。真正好坏,要到明年这时候才能初露端倪。最大问题是,我们还要找个对照组。”



    “对照组?”一大群人头次听这个词,不甚了解。



    “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施行包产到户了,但是仍旧村子施行集体制。另一种是得到了特批,能够进行开放性实验,大胆地去做各种开放性尝试,开放经济,开放市场,开放言论等等。我们村属于第三种。就是要找一下还在实行这两个制度的地方,作为参照。来年找个时间,看看他们账面上成果,再来看看他们实际建设成果。这两个成果和我们改制一对比。如果我们不好,得找找原因。如果我们好了,也不要急着开心,这只是一时的。过日子是一场拉力赛,不是短跑听声枪响就能知道结果的。”



    听了许灼这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