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风韵犹存的李妃

A+A-

    第20章风韵犹存的李妃



    裕王府内。



    严绍庭步履轻松的跟随在王府仆役后,走进正堂。



    入眼。



    除了朱载坖、张居正、谭纶三人。



    便是在两名宫女伺候下,怀抱着万历的裕王府李妃。



    簪金钗,一绺靓丽的秀发微微飞舞。



    细长的柳眉下,明亮的眼睛流盼妩媚,瑶鼻秀挺,玉腮泛红,娇艳欲滴的双唇,虚掩着洁白如玉的秀齿。



    如玉脂般的雪肤,肤色奇美。



    李妃身材娇,虽是北直隶人,却生的温柔绰约,有着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加之此时李妃刚刚生下万历,以致身段愈发圆润,喜庆的宫装穿在身上,竟然是被顶的凹凸有致。



    严绍庭只是一眼。



    便不得不感叹,这李妃当真是风韵犹存。



    不对。



    想到此处,严绍庭这才想起,按照年纪推算,李妃如今其实也不过是二八年华而已。



    年轻的



    严绍庭赶忙轻轻的晃了晃脑袋,进到屋内,躬身颔首:“臣,严绍庭,参见裕王,见过裕王妃、世子。”



    倒还算是守礼懂规矩的。



    朱载坖稳坐椅子上,目光直视向着自己作揖施礼的严绍庭,心中默默的肯定了一句。



    随后朱载坖开口道:“严佥事今日造访王府,不知有何事”



    他没提严绍庭在詹事府右春坊的差事,拒绝的意味很是明显。



    低着头的严绍庭微微一笑,继而抬头道:“臣奉圣上旨,以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入裕王府侍读世子。近日奔波于内阁,有所耽误,今日不敢再辞,特来王府请命。”



    严绍庭就是规规矩矩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回答着。



    朱载坖自然不能违背他爹嘉靖皇帝的旨意,只得看向李妃,连带着改了称呼道:“让严师傅看看世子。”



    李妃樱唇轻抿,点了点头。



    不等李妃抱着襁褓中的万历上前,严绍庭已经走上前去。



    自己绝对只是为了看一看万历的。



    严绍庭心中暗道。



    随之,便是一阵淡淡的香风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婴儿身上的奶香味。



    严绍庭收敛心神,低头看向襁褓中刚刚睡着的万历。



    他本就身材高大,比之李妃高出一头。



    严绍庭此时一低头,除了看到襁褓中的万历,便是被襁褓挤压着的那双浑圆。



    空气中,那淡淡的香味。



    似乎便是从此处散发出来的。



    严绍庭进一步收敛心神,后退两步,将视线转向朱载坖,拱笑道:“世子俊美神逸,有陛下和王爷之风,我朝三代社稷太平,假以时日,我朝必将鼎盛万邦,黎庶安居乐业,再无灾患。”



    这话其实已经相当谄媚了。



    就差直接大明朝的将来就是裕王父子两的,大明也会在他们上成为盛世。



    裕王府里众人不是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便时常对裕王朱载坖这般,一副大明江山重担早晚要落在朱载坖肩上的意思。



    但严党。



    可还是头一回这般的。朱载坖听得心中除了疑惑,便还有不少的不好意思。



    



    张居正瞥了眼满脸笑容的严绍庭,心中冷哼一声,自己便知道这严党上下,就没有一个好的。



    皆是满嘴莫有的谄媚之徒!



    朱载坖只能是正色道:“严师傅能得陛下信赖,入我裕王府侍读世子,虽世子如今尚在襁褓,可严师傅还是要多来王府的。”



    严绍庭点头应是,转而看向张居正。



    今日来裕王府,除了是报道,履行一下侍读的差事,就是为了见张居正一面。



    按照内阁议定的日程,明日张居正就要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启程南下南直隶、浙江了。



    “张阁老明日就要启程南下,下官在此先祝张阁老马到功成,一帆风顺。”



    张居正脸皮抽动了一下:“多谢严师傅,只希望此行南下,地方上能少些庸官拖累。”



    他没直接严党那帮贪官污吏,可眼神却是瞄着严绍庭来的。



    严绍庭淡淡一笑。



    谭纶这时候则是看了一眼裕王。



    朱载坖立马看向严绍庭:“严师傅还请就座。”



    完,他便向着李妃眼神示意。



    严绍庭看着李妃抱着万历离开,则是躬身道:“臣恭送李妃、世子。”



    礼数做足之后,严绍庭这才坐在了张居正对面的位子上。



    他看向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却模样俊美,有着大明朝内阁第一帅之称的张居正。



    随后严绍庭便转向裕王,笑着开口道:“臣之前偶听一个法,倒是颇为有趣。”



    朱载坖不知严绍庭到底想要做什么,看了眼张居正后,才开口道:“严师傅尽管,是何有趣的事情”



    严绍庭这才解释道:“这法,是将朝堂官员比作长江、黄河。”



    这个话题一开,便是张居正也挺直了腰板,目光正视严绍庭。



    至于朱载坖和谭纶两人,更多的是好奇。



    好奇严绍庭能在这个话题上,出些什么来。



    严绍庭则是继续道:“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按照科举殿试而言,这便是切入主题。



    众人目光渐渐平静下来。



    严绍庭道:“古语有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何时清过黄河不清,亦有圣君。黄河清澈,亦有乱世。”



    这是入题之后,开始将话题扣向朝堂臣子上了。



    严绍庭脸色平静:“长江之水,灌溉两岸数省百万顷田地,黄河之水也泽被了两岸数省天地。却未曾听闻,有水清便用之,水浊则废之的道理,此理自古皆然。”



    张居正的脸色瞬间冷了几分。



    按照严绍庭到现在的话,他这是在为严党自辩



    朱载坖亦是心中冷淡了几分。



    而严绍庭仍在继续道:“朝堂文武百官,亦如这长江、黄河。皆为朝堂官员,自当用之。”



    张居正眼角闪过一道亮光。



    看吧!



    奸臣主动跳出来了!



    严绍庭却是对上了张居正的眼神,笑着道:“先前,张阁老担忧此行南下,地方官员之中有害群之马。其实,以下官之见,若能为张阁老所用,若能疏导办事,便可用之。



    亦如长江、黄河。



    若黄河泛滥,自当治理,张阁老可行雷霆,镇压地方。



    反之,若清水长江泛滥呢是否也该治理,也该行雷霆以严惩



    而若黄河水浊,却不泛滥,更是泽被灌溉两岸,又是否需要治理



    下官以为,自是不需治理,而当行修堤防备之事,犹如古时大禹治水,在疏而非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