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血案谜踪第4章

A+A-

    案发之后,胡云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十分积极,不仅主动提供各类信息,还对警方的各项调查工作全力配合,看上去毫无破绽。



    然而,随着警方走访的深入,村民们陆续向警方透露了一些令人震惊的内情。



    原来,在村子的隐秘角落,一直流传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胡云与女性死者梅长期保持着不正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持续多年。



    据一些村民回忆,早在多年前,就曾有人看到胡云与梅在村外的树林里幽会,两人举止亲昵,关系绝非普通朋友。



    更有甚者透露,张某平在2009年的一天,意外撞破了两人的私情。



    愤怒至极的张某平当场暴跳如雷,对梅大打出,那激烈的争吵声和打骂声,引得不少邻居围观。



    但令人费解的是,自那之后,张某平虽然内心愤怒难平,却一直对胡云维持着朋友关系,仿佛选择了默默忍让。



    许多村民都对此感到奇怪,私下里议论纷纷,却始终猜不透张某平的想法。



    有人猜测,张某平是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地位,不想将家丑外扬;



    也有人认为,胡云在经济和人脉上对张某平帮助巨大,张某平不敢轻易得罪他。



    从表面上分析,胡云似乎确实没有杀害张某平的动。



    毕竟,他与梅有着深厚的感情纠葛,没有理由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及其丈夫痛下杀。



    而且,案发当晚,胡云在死者家里吃完饭后,便与梅以及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前往棋牌室打麻将。



    牌局从晚上一直持续到深夜,期间胡云始终没有离开过牌桌,众多牌友都能为他作证,这无疑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不在场证明。



    一方面,胡云与死者夫妻平时关系融洽,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和作案动;



    另一方面,案发当晚他的不在场证明确凿。



    基于这些情况,办案人员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初步排除了胡云的作案嫌疑。



    然而,经验丰富的刑警队长陈星辰却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在案情分析会上,他皱着眉头,神情凝重地道:“这起案件看似清晰,实则疑点重重。



    胡云的表现太过完美,反而让人觉得可疑。



    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继续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定真相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合理的表象背后。”



    于是,警方暂时将目光转向其他方向,继续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寻找案件的突破口。



    在对胡云的调查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警方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其他方向的排查。



    他们深入村民群体,挨家挨户地走访交流,不放过任何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



    很快,一条极具价值的线索从众多信息中浮出水面。



    据多位村民回忆,案发第二天,村子里有个年轻人突然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这个年轻人名叫张某军,26岁,身高大约一米七。



    



    张某军过去劣迹斑斑,曾因盗窃受到过法律的制裁。



    此后,他长期在广东打工,极少回家,村子里很多人对他都不太熟悉。



    然而,就在出事前的春节期间,他却毫无征兆地回到了村子,不仅如此,还带着几名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青年。



    这些陌生面孔的出现,在原本平静的村子里引起了不的骚动。



    村民们注意到,这些人行为举止有些神秘,时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最让人警觉的是,他们离开村子的时间,恰恰是案发后的第二天清晨。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突然离去,很难不让人将他们与这起命案联系起来。



    张某军的家距离死者家仅仅00来米远,从生活在附近,他对死者的家庭情况、人员作息以及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完全具备作案的便利条件。



    然而,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张某军与死者夫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不存在报复杀人的动。



    如果是为了钱财,案发现场的现金和贵重首饰却完好无损,没有被拿走的迹象,这显然不符合劫财杀人的特征。



    如此一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有人出钱雇凶,指使张某军等人除掉死者夫妻。



    但究竟是谁,会不惜花费重金,策划这样一场残忍的谋杀?



    这个人与死者夫妻之间又有着怎样不可调和的矛盾?



    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在案情分析会上,神情严肃,目光如炬:“张某军和他带来的几个外地人嫌疑极大。



    他们的突然出现和匆匆离去绝非巧合。



    我们要立即调查张某军在广东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追踪他近期的资金往来,寻找背后可能存在的雇主。



    同时,加大对村子周边的排查力度,收集更多与他们有关的线索,务必尽快揭开这起案件的真相。”



    于是,警方迅速行动,围绕张某军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一场与凶的较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鉴于张某军等人案发后迅速离开攀枝花前往外地,警方立即启动跨区域协查制,与多地警方紧密联动,全力对他们进行追踪。



    与此同时,为避免遗漏任何线索,警方在当地展开了更加细致入微的排查工作。



    就在调查陷入胶着状态时,村里上一任村主任张良进入了警方的视野。



    张良在担任村主任期间,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村里颇具威望,享受了几十年的风光。



    然而,在换届选举中,年轻气盛的张某平凭借新颖的发展理念和极具感染力的竞选演讲,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一举击败了张良。



    选举失利后,张良内心充满了不甘,始终觉得颜面尽失,对张某平怀恨在心。



    张某平上任后,雷厉风行,将第一把火直接烧向了张良。



    他公开指责张良在任期间财务管理混乱,从未对村里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公示,质疑其中存在暗箱操作。



    这一言论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张良瞬间成为了村民们议论的焦点,往日的威望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