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那就招婿

A+A-

    她撇了一眼村长的背影,上前把王婆拉起来,让她坐到板凳上。



    然后蹲下身,看着王婆。



    “阿婆,人死了之后,到地府投胎去了别人家里,葬不葬在一起有什么意义?”



    “我,我想和我老头子永远在一起,他对我太好了。”



    肖南想了想,道:“若是有一天,我有了实力,你想和他葬在一起没问题,若是不想,我就把阿公挪出来,找块风水宝地,把你们葬在一起如何?”



    王婆眼泪婆娑的看着她,委屈的道。



    “我就是不想,村长总是用这事拿捏我,欺负我一个孤寡老婆子。”



    “谁你孤寡了,现在不是有我吗?”



    “可,可你是个姑娘,将来总是要嫁人的。”



    “不嫁,将来我要找个会武的男了,入赘到家里,谁敢欺负咱们,我就让他收拾那人,而我会赚钱,赚的多多的,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就算出了人命都不会有事,这样可好?”



    “真的?”



    “必须是真的,不哭了,这么多人呢。”



    王婆听到这话,更委屈了:“我就是生气,他明明知道我娘家人在这里,还敢威胁我,实在不把我娘家人放在眼里。”



    肖南拍拍她的肩膀:“好好活着,把身体养的健健康康,看着这些人的下场。”



    “嗯,他们不仁,一定不会有好报的。”



    “那就该干啥干啥去,总伤心,对身体不好。”



    王婆擦擦眼泪,去洗衣服了。



    肖南站在院门前,皱着眉头环顾着村子。



    本来,她不打算和这些人算帐的,原身走了,一了百了,可是现在,她决定替原主报仇。



    把这些欺负人的畜生,踩在脚下,这一天,不会很远。



    三天后,她再次来到药铺,掌柜正在翘首以盼。



    看到她,直接从柜台后面出来,就差接着她的撒娇了。



    “哥儿,你可来了,东西带来了吗?”



    “嗯,筐子里,两样止血的药血,一样三十斤,一共六十斤,你称称。”



    “哎呦,实在是太感谢了。”



    “不客气,看在银子的份上,才卖你的。”



    “嘿嘿。”



    掌柜蹲下身查看着,脸上的笑容都没落下过,一直不停的点头。



    “不错,不错,你的药材,都是极好的,以后啊,我的药就指望你了。”



    “你们就没想过自己种植药材?”



    “有,但都是普通的,老打仗种的不够用的。”



    肖南点点头,接过六两银子放在怀里,刚要走,掌柜把她喊住。



    “哥,我,我姓柳,柳树的柳。”



    “嗯,柳掌柜,还有事?”



    柳掌柜从柜台里面取出一个布包塞给她:“里面是张银票,一百两,是你救老夫人的赏钱。”



    “赏钱?”



    “不,老夫错了,是谢礼,她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这只是一点心意,并应允,以后若是有事,可以到县城的乔家找她,只要她老人家能做到的。”



    肖南垂下眼睑,看着里的布包,慢慢塞进怀里,道:



    “不必了,这一百两银子足够,走了!”



    掌柜追到门口道:“记得有东西就拿来呦,这段缺的很。”



    “知道了”肖南淡淡的道。



    她站在官道,左右望了望,这座镇,真的很无趣,没有一点人气。



    于是来到杂货铺,买了十几张窗户纸,又买了一套茶具,还有一些零散的厨房用具。



    想到阿婆的牙,她问伙计:“你们这儿有刷牙用的东西吗?”



    伙计一愣随即回道:“有,有牙粉,也叫青盐,用柳枝沾着它刷最干净,用沾着也行,保准牙白白的。”



    “咋卖的?”



    



    “一百文一盒。”



    怪不得是富人用的,这一百文,可以买十斤猪肉呢。



    “来两盒吧。”



    付了钱,拿了货,觉的没啥可逛的,直接回家。



    这次在路上,遇见好几个人,不认识,应该是给自家地锄草的人。



    记忆里,张家的地,离村子不远,边上有棵歪脖树,得了空光顾一下。



    回到家中,干活的人都在等她。



    他们从王婆的口中得知,家里是她做主,钱也是她赚的,所以,都在等着她回来验收,看看哪不合适的。



    肖南前后院转了转,又在各屋看了看,感觉没什么可修整的地方,这才坐过来。



    接着从怀里取出一个钱袋,王家人干了十五天,每人每天五文,六人三十文每天,十五天才九百文,这里的劳动力可真便宜!



    她直接拿出一角银子给了王峰:“这是你家的工钱。”



    “是不是多了吧?”



    “你们把活干的很好,我很满意,就当是红包吧。”



    “那就谢谢了!”王家人一脸欣喜。



    接着又数出一些铜钱,分别给了其他人,每个人多给了二十文。



    那几个人也连声道谢,肖南又递给汪峰一角银子。



    “叔,这一角银子,是我托你买两条狗的钱。”



    “不用这么多吧,我们村子的狗,几文一条。”



    “有好的要好的,最好是和狼生的那种。”



    “呀,这可不好整,等我打听下。”



    “嗯,要是银子不够,到时候我再补,就当这是定钱。”



    “好类。”



    最后,又和木匠铺结清帐,他们刚要离开,肖南道。



    “这会儿子天还早,不如大家留下吃顿饭,就当给我家暖了房如何?”



    王峰一家倒是很愿意,其他人有些不好意思。



    肖南一笑:“我和阿婆没多少亲戚,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正好我打了酒买了菜。”



    “那就有劳了。”话都到这份上,他们也就不再矫情了。



    王周氏带着两个儿媳妇,给肖南打下,没多长时间,十个菜上了桌。



    看着他们直咋舌,都是他们没吃过的。



    就算村里的红白喜事,也没这样的。



    这些食材,全都是空间拿出来的,酒也是,还是瓷罐的,他们也看不出来,度数也不高。



    因为天热,她没也整热菜,有酒有肉,干粮是馒头,稀的是蛋花汤。



    大家一起干了碗中的酒,了一些祝福的话,之后边吃着菜边夸:



    “丫头,你这艺,可以开酒楼喽。”



    “都是家常菜,就会这几个。”



    “不少了,你会这么多,是不是以前在大户人家待过?”



    “以前的事都忘了,不过,看到肉和菜就会做,还很顺似的。”



    “有时间找个大夫看看,扎扎针,不定能想起来呢。”



    肖南看看王婆,她有些紧张,生怕自己离开一样,于是道:



    “想它干啥,以后我就跟阿婆一起生活,互相做个伴。”



    “不嫁人了?”



    “不嫁。”



    “那就招婿吧,等有合适的,我领过来给你相看相看?”



    “以后再,现在没这想法。”



    肖南大大方方和他们着话,没有古代女人的那种羞涩,反而让人感到很豪爽。



    听到这话,阿婆开心的笑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