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虎汤笑闹解凝重,密令传书定行藏

A+A-

    列位看官,上回书到杨再兴猎虎归营后,隐瞒的伤势被甄宓察觉,在得知他为救孙尚香受伤后,甄宓虽不再生气,却也严词告诫孙尚香两女日后行事不可莽撞。此时探马来报,夏道旁的清风寨聚集了数千山贼。众人正商议对策,而一碗虎骨汤的到来,让凝重的气氛发生了微妙变化。



    主帐内,烛火摇曳,众人的目光汇聚在杨再兴身上,等待着他下一步的决断。



    夜风裹着些许寒意灌进帐角,却挡不住帐内融洽热闹的讨论氛围。



    就在这时,换班归来的李彦端着一瓦罐虎骨汤大步踏入帐内,粗粝的嗓音带着笑意:“振武,我瞧这主帐灯火通明,便知你还未歇下。”



    话间,他抬头一扫,见众人都在,不禁眼角笑出了褶子,道:“哟,继祖也在啊!那倒是巧了。来,正好与汝父一同用些热乎的汤羹”



    话音未落,吕雯便已快步迎上前,微微一福,忙不迭地双接过瓦罐,心翼翼地搁在桌案上。



    当指尖不经意触到瓦罐滚烫的外壁,她下意识地便捏着耳朵直叫唤:“师父,这罐内装得何物呐?烫得人受不住!”



    李彦搓着,脸上挂着狡黠的笑:“自然是好东西呀!为师这不听闻振武受了些伤,便特意寻了虎骨与虎尾熬的汤。这东西呀,补气血最管用。”着,他朝杨再兴挤挤眼,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杨再兴见了,脸颊不禁微微发烫,随即忙跨步上前,抱拳笑道:“有劳李伯挂心!您来得正巧,我正有件大事想与您商议。”



    着,他忙伸请李彦在主位旁落座,神色郑重地道:“方才探马来报,夏道旁的清风寨聚了数千山贼,依着地势设了不少关。李伯走南闯北经验足,您看这事该如何应对是好?”



    李彦思忖片刻后,缓缓抬头道:“振武,你看这样可好?明日待我等赶到方城,便再租上辆马车。届时,我带背嵬军护着空车走在前头,你则与夫人们远远跟着。山贼若是来劫,你也能护着大伙儿先撤。”



    杨再兴闻言,不由分地摇头拒绝道:“李伯,侄怎能让您身陷险境,自己却带着家眷逃命?此事若是传将出去,杨某日后还有何脸面见人?此计断不可行。”



    吕雯见状,急忙上前两步,素按住他的肩膀,劝道:“夫君且慢!师父所言也不无道理。要不这样如此一来,既能用计,又可保得周全。你看可好?”



    杨再兴眉头微松,沉吟着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话语刚落,一旁的李彦便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盯着吕雯,道:“哎~古人诚不欺我啊!这才刚嫁做人妇,便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



    吕雯脸颊腾地红了,跺脚辩解道:“师父~徒儿还不是顺着您的意思?凭您老的本事,莫几千山贼,就是再加数十倍,也不够您打的!”



    李彦闻之,轻抚长须,笑道:“雯儿,你也不用在此刻意恭维为师。你的那些心思,我还能不知?”



    着,他面色故作一板道:“哼!今日之事,为师还没与你算账呢!夜间这山林危四伏,猛兽丛生,你仗着会些功夫,便敢与影夫人离营狩猎?你可知野兽攻击可不管什么招式章法。莫是你,即便是为师也不敢在夜间深入山林啊!”



    吕雯咬着嘴唇,眼眶泛红:“师父息怒!徒儿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话音未落,甄宓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虎骨汤走来,先递了一碗给李彦,笑意盈盈地道:“李伯,您老消消气,莫与雯儿计较了。适才,我已然过她俩了。这汤还热乎,您先暖暖身子!”



    



    李彦望着碗中翻滚的热气,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



    片刻后,甄宓将另一碗虎骨汤递到了杨再兴的中。霎那间,热气裹着浓郁肉香在帐中弥漫。



    孙尚香抽动鼻尖,喉结不自觉滚动两下,快步走到桌案前,掀开瓦罐便开始盛汤。



    木勺搅动间,汤汁泛起油亮的光泽,她眯着眼在汤里翻找片刻,终于用筷子夹起一段粗长的虎筋,得意道:“嗨!可累死我了,总算是夹起来了!”



    完,她转身将碗递给了继祖,眉眼含笑,道:“继祖,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条虎筋便赏你了。你吃了也好快快长高!”



    话音未落,甄宓快步上前一把夺过碗,指尖因用力而有些泛白:“你这妮子,什么都敢给孩子吃?”罢,不由分地将虎筋夹进了杨再兴的碗里。



    孙尚香瞪圆眼睛,满脸地困惑道:“姐姐这是做甚?继祖怎就吃不得了?难道夫君吃了便还能长个子不成?”



    杨再兴见状,忙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道:“此乃大补之物”言语间,他将尾音拖得绵长,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孙尚香先是一愣,继而脸颊腾地烧红,猛然转头瞪向李彦,道:“李伯,瞧您干的好事!您真是为老不尊!”



    李彦捧着汤碗,胡子都笑颤了:“我不过是想着给振武补补身子,哪成想还有这误会?”



    着,他朝杨再兴挤了挤眼,惹得帐中众人忍俊不禁。继祖虽听不懂大人间的暗语,见长辈们笑作一团,也跟着咧开嘴。



    原本凝重的议事氛围,在这碗虎骨汤的插曲中,泛起了轻松的涟漪,而关于针对山贼的谋划,也在这笑语声后继续推进。



    翌日破晓,晨雾还未散尽,营地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收拾行囊声。众人利落地打点行装,将兵器甲胄仔细检查一遍,干粮与水囊依次装车。



    杨再兴翻身上马,晨光斜斜照在他掌中的狼啸赤月枪上,泛起一抹暗红。



    身旁的李彦接过杨再兴递来的令,将羊皮纸仔细塞进怀中,便一夹马腹,坐骑嘶鸣着扬起前蹄,朝着后方烟尘弥漫的山道疾驰而去。



    远处那营士卒的旗帜隐约可见,在风中猎猎作响。待行至近处,见到领头校尉后,李彦忙勒住缰绳,从怀中掏出书信,道:“尔等是柳大人派来的吧?此乃大将军密令。还请这位将军过目。”



    校尉展开书信,目光在字迹上快速扫过,随即抱拳行礼:“末将领命!即刻便按计划行事。”



    日头西斜时,杨再兴一行终于望见方城高耸的城墙。待众人入城后,便在城西寻了家“悦来楼”安顿下来,匆匆用过了些吃食,便分成两拨往集市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虎汤巧解议事结,密令暗布破贼策。方城暂歇谋前路,山贼劫营风云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