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崇祯:收祖宗的税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A+A-

    第20章崇祯:收祖宗的税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再看看朱慈烺脸上的一丝狡黠之色,周皇后瞬间就明白过来了!



    不用想,这必定又是朱慈烺在背后搞的鬼,否则自己的父皇遭遇刺杀,他怎会如此淡定



    想到这里,周皇后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不过一想到刚刚朱慈烺过的话,她瞬间又强行挤出几滴眼泪,随后缓缓转身面向众人道:



    “你们莫要惊慌,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必然会安然无事的!”



    “你们先各自回宫去吧,若有任何事情,本宫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言罢,她又将目光投向身旁几位年纪稍大的嬷嬷,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



    “带几位皇子和公主回宫,没有本宫的命令,不准放他们出来!”



    在崇祯御驾亲征的这段日子里,周皇后便是这皇宫之中的主心骨,没有任何人敢违背她的命令。



    此刻,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当听到这话的时候,众人纷纷恭敬行礼,旋即神色匆匆地离开了此地。



    几位嬷嬷也是各自拉着几位皇子和公主离开了。



    好在这几位皇子和公主年纪也都大了,知道眼下不是胡闹的时候,也都乖乖跟着离开了。



    紧接着,正当周皇后想要带着朱慈烺一同去看望崇祯的时候。



    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动作一顿,随即轻轻拍了拍朱慈烺的肩膀道:



    “烺儿,你先忙你的事,母后在寝宫等你!”



    完这话,周皇后随即转身离开了。



    朱慈烺目送周皇后离去,并未些什么,随后转身来到了一脸担忧、眼眶泛红的郑妹面前。



    郑妹见朱慈烺走来,嘴唇微微张开,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可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哽住,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能出口。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郑妹,心中满是怜惜,也没有话,只是轻轻将她拥入怀中。



    随后在她耳边轻声安慰道:



    “放心,没事的,万事皆有本宫在,你且先回东宫,等这边的事情忙完,本宫立刻就回去陪你!”



    此次辽东之行虽然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朱慈烺的身高却像是雨后春笋般一下子蹿到了一米六,已然与郑妹差不多高了。



    此刻,当他将郑妹拥入怀中之时,却也是让郑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安全感。



    不过郑妹心里十分清楚当下并非谈情爱的时候,大事当前,不能因儿女私情误事。



    于是,她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很快便轻轻脱离了朱慈烺的怀抱,抬起头满脸担忧地看着他道:



    “殿下快去看看陛下吧!臣妾就先回去了,殿下不必着急回去,凡事还是要以陛下的安危为重!”



    朱慈烺看着眼前懂事的媳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又抬轻轻摸了摸她的脑袋道:



    “放心,本宫知道该怎么做!”



    随即郑妹不再话,转身便离开了。



    就在朱慈烺也准备转身离开之际,宫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身影正匆匆从宫门外走进来,定睛一看,不是方正化又是谁呢



    朱慈烺目光一闪,没有话,只是对着方正化不露声色地使了一个眼色,随后转身大步离去。



    方正化瞬间便会意,赶忙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朱慈烺在前稳步前行,身后的方正化却是神色紧张,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



    加快脚步追上朱慈烺后,他微微凑近朱慈烺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问道:



    “太子爷,陛下究竟怎么样了”



    话间,他下意识地抬用衣袖擦拭着额头沁出的汗珠。



    没办法,毕竟那支箭可是他射出去的,他能不紧张吗



    虽他对自己的箭术颇为自信,自觉理应不会出差错,可毕竟事关皇帝安危,哪怕只是稍有偏差,都将引发一系列的灾难。



    况且当时事发突然,他慌乱之中根本无暇仔细查看,便匆匆撤离了,要是不问清楚的话,他心中实在难以踏实。



    朱慈烺闻言微微一笑,随后这才道:



    “放心吧,父皇没事儿,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



    虽然方正化没能看清当时的场景,但朱慈烺可是将一切尽收眼底。



    不得不,崇祯当时的演技堪称精湛,尤其是那声凄厉的惨叫,时拿捏得更是恰到好处,为那场刺杀增添了十足的逼真感。



    可就在这时,朱慈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关键之事,转头看向方正化问道:



    “对了,李若琏那边怎么样了”



    方正化刚松了口气,听到这话赶忙回道:



    “太子爷尽管放心,李大人那边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接着,方正化便讲述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原来,方正化得后,为躲避锦衣卫的‘抓捕’,随即一路逃窜。



    直至来到一处事先找好的藏身之处,他迅速扒掉身上的夜行衣,换上原有的衣服,然后摇身一变,又成了那个人人惧怕的西厂提督太监。



    而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现场。



    与此同时,李若琏也依照原计划在京城内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彻底闹大!



    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朱慈烺静静听完方正化的话,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因为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周皇后的寝宫外。



    此刻,整个寝宫已被净军严密把守。



    净军们见朱慈烺前来,纷纷神色恭敬地行礼,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难掩惶恐之色。



    这是因为他们对朱慈烺的计划一无所知,还以为崇祯是真的遭遇了刺杀。



    不过想想也是,如此密大事,朱慈烺怎么可能会让这么多人知道呢



    截至目前,知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总共不超过十人,其中便包括四个平日里贴身服侍崇祯的太监。



    不过当然,这些太监此刻已被安置在寝宫之中服侍崇祯了。



    至于寝宫里原有的太监和宫女也都已被替换,毕竟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紧接着,朱慈烺带着方正化大步踏入了寝宫之中。



    还未靠近,屋内便传来周皇后略带嗔怪的声音。



    “陛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非要行此险事可真是把臣妾吓坏了!”



    紧接着,崇祯那沉稳的声音悠悠响起:



    “皇后莫要担忧,朕此举自有深意,此事乃是与烺儿一同商议定夺的。”



    显然,崇祯已然向周皇后坦白了刺杀一事。



    朱慈烺对此并不意外,而且一开始也没打算瞒着周皇后。



    毕竟回到京城之后,崇祯势必会和周皇后朝夕相处,这种事情压根就瞒不住。



    再者周皇后可是自己亲娘,有什么好隐瞒的



    等朱慈烺走进屋内的时候,就看到崇祯正站在床边,一旁的周皇后则是在为崇祯解着身上的甲胄。



    旁边还有几个太监一起帮忙,正是之前一直随军的四个太监。



    除此之外,旁边还站着一个人,正是之前随军的那位太医。



    这位太医名叫李新元,是药圣李时珍的孙子,不过他在太医院的人缘不怎么好,常常被人排挤。



    但也是因为这样,这才被朱慈烺选做了随军的太医之一。



    因为这种人他用的才安心。



    此时此刻,李新元看着眼前这一幕场景一脸无奈。



    因为从刚才崇祯和朱皇后的谈话中他就已经知道,之前所谓的刺杀其实只是崇祯和朱慈烺的计划而已!



    而他自己,也被迫加入到了这个计划之中。



    虽然没有人刻意交代或者警告他什么,但他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要是敢乱话的话,那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很有可能不是他一个人死,而是全家一起死!



    所以,他除了配合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烺儿,你和你父皇究竟在谋划什么怎能这么做”



    就在这时,周皇后看到了刚进来的朱慈烺,忍不住再次埋怨了起来。



    朱慈烺笑着安抚道:



    “母后放心,儿臣和父皇这么做自然有我们的考量,日后您自会知晓。”



    不管怎么,看到丈夫和儿子都安然无恙,周皇后心中的担忧还是彻底消散了。



    至于这父子二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周皇后其实不怎么关心。



    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事关国家大事,而这种事情,就不是她这个皇后可以参与的了。



    恰在此时,崇祯身上的甲胄以及用于伪装的稻草已被全部解下。



    就连那支箭也都被取了下来,然后丢在了一旁。



    李新元心翼翼地凑上前,然后轻声问道:



    “陛下,这伤口是不是该处理一下了”



    虽然这次的刺杀是假的,崇祯身上的伤也是假的,但李新元可没忘记,崇祯之前的伤那可是真的!



    而且这伤口到现在还没愈合呢!



    然而听到这话,崇祯却是微微摇头,然后目光坚定地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再过几天再吧!另外你想办法将这伤口做成被箭贯穿的样子,方能骗过他人。”



    李新元听完这话人都麻了,可他偏偏不敢些什么,只能哆哆嗦嗦地应道:



    “臣遵旨。”



    



    随后,便硬着头皮上前开始操作。



    周皇后听到这话,神色间满是忧虑,刚要开口劝,却见朱慈烺轻轻摇了摇头。



    因为朱慈烺知道,崇祯这伤口留着确实还是有用的。



    见此情景,周皇后只能咽下了想要出口的那些话。



    不过她到底心中还是有些不忍,只得别过头去,眼神中满是心疼。



    不多时,李新元依照崇祯的要求,心翼翼地对其臂上的伤口进行修饰。



    他法娴熟,一番操作之后,中间的伤口从外观上看,竟真有几分被箭穿透的模样。



    不过,上下两边的划伤依旧颇为明显,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只要崇祯自己不主动袒露,也没有谁敢扒开崇祯的衣服查看伤口。



    处理完伤口形状,李新元又撒了一些防止伤口感染和延缓愈合的药物,随后拿起纱布,仔细地将伤口包裹起来。



    整个过程中,崇祯紧紧咬着牙关,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因为这确实是挺疼的。



    而且伤口导致崇祯最近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但为了大明,这点痛崇祯还是可以承受的。



    待一切忙完,崇祯看到周皇后满脸的不忍与心疼,心中一阵暖意,随后轻声安慰道:



    “放心吧,等明日一过,朕会让太医妥善处理伤口的!”



    按照此前的计划,明日一早,崇祯会参加早朝。



    届时,在早朝之时,他会表现得极为愤怒,从而致使伤口撕裂、鲜血迸射。



    如此一来,便能让百官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从而心生恐惧,进而推动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一政策。



    其实在此之前,朱慈烺曾劝过崇祯,觉得有了刺杀事件后,所有的事情已能顺势推进,这般苦肉计其实没有必要。



    但崇祯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身上带着伤,自己在朝堂上的表现会更加真实。



    所以,崇祯坚持要等到宣布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之后再治疗伤口。



    朱慈烺见崇祯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多劝了。



    很明显,崇祯此次为了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着实是吃了不少苦头。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桌上摆放的那支箭上,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缓缓转头看向方正化,语气平和地问道:



    “正常而言,杀行刺,箭上是不是都会涂抹毒药”



    方正化闻言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朱慈烺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忙不迭点头应道:



    “回太子爷,确实如此。”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道:



    “既然如此,那你去想办法弄些毒药来,涂在箭头上。”



    方正化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一软,直接就跪在地上,惊恐地道:



    “太子爷,这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奴婢哪敢做这般大逆不道之事。”



    朱慈烺见方正化如此惊恐,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要求有些不妥,随即笑了笑,转头看向一旁同样战战兢兢的李新元道:



    “太医院中应该有砒霜吧这东西也是一味中药,你去取些砒霜来,涂在箭头上。”



    “另外,随便找个人放些血,营造出刚将这支箭从臂上拔出的假象,这些都大有用处。”



    李新元听闻,心中叫苦不迭,但又不敢有丝毫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臣这就去!”



    随后,李新元在几个太监和净军的严密监视下,朝着太医院走去。



    那支箭也被暂时拿了下去。



    李新元心里明白,自己肯定不能明目张胆地直接去取砒霜,那样实在太过显眼了。



    只能打着为皇帝治疗伤口的幌子趁偷偷取一点,如此一来也不会令人怀疑。



    待李新元离开后,朱慈烺走到崇祯面前,神色认真地道:



    “父皇,接下来咱们便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崇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道:



    “好,那就开始吧。”



    下一步计划并不复杂,甚至可以很简单了,那便是将京城周边的田地所欠的赋税全部收缴上来。



    据锦衣卫之前查到的信息,京城周边光是文武官员以及勋贵们的田地至少有五万一千五百五十余顷,换算过来的话,就是五百一十五万五千余亩!



    崇祯的皇庄数量也不少,大概是两万一千五百五十顷,换算过来的话,就是二百一十五万五千余亩。



    很明显,崇祯似乎才是最大的‘士绅’!



    不过这并不是他的问题,毕竟皇庄这玩意自古就有,哪个皇帝没有几百万亩皇庄的



    而且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这些田地的税给收上来!



    文武官员以及勋贵们的税要收,皇庄的税也要收!



    虽然皇庄的税最终也会落入朱慈烺的里,多少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思,但该做还是要做的!



    而且要从崇祯元年开始收取!



    本来朱慈烺其实是打算从他爷爷辈,也就是明光宗朱常洛那一辈收税的,不过在崇祯的劝下最终还是放弃了。



    毕竟在崇祯看来,收自己祖宗那一辈的税实在是有点太过分了



    而且时间太长,账都已经烂完了,根本无处可查!



    京城的这些官员和勋贵们,虽此前大多数都已经补交了这么多年来欠下的赋税,但仍有不少人阳奉阴违,并未足额补交。



    所以接下来要针对的就是这些人!



    等拿到这些人补交的税款后,再以京城为中心,逐步向南方各省拓展。



    当然,对于那些南方的士绅们,朱慈烺可就不打算客气了!



    不过别误会,他没有打算从他爷爷明光宗朱常洛那一辈开始收税,而是打算从他太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那一辈开始税收!



    什么



    你时间太长,税收都已经是一笔烂账,根本无处可查



    这不正好吗



    收多少税、以前交没交、那不就由朱慈烺自己了算吗



    这一次要是不让那些南方的士绅们把欠大明的税全部吐出来,他朱慈烺就算是白穿越了!



    与此同时,京城。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崇祯遇刺的消息便如一阵狂风,迅速在京城中各处传播开来,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下到街边的乞丐,上到朝廷的文武官员,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这一消息震撼得目瞪口呆。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对得胜归朝的皇帝下此毒



    不知何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瞬间变暗,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京城上空,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皇宫之外,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一般一触即发。



    崇祯遇刺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京城的众多官员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不安之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首辅薛国观了!



    在崇祯御驾亲征的期间,因未指定监国之人,所以薛国观这个内阁首辅便隐隐成为了‘监国大臣’!



    毫不夸张的,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大事皆有他一人了算!



    如今皇帝遇刺,他又怎么可能逃脱得了责任呢



    眼下,以薛国观为首的四位内阁大臣,尽皆跪在皇宫门口,等待着关于崇祯的消息。



    除此之外,六部尚书也都在这里了。



    还有负责京城防务的五城兵马司官员、三大营提督、五军都督府官员、巡城御史等等数百位官员,此刻都老老实实的跪在这里。



    当然,也少不了英国公等一众勋贵。



    这些人心中明白,皇帝遇刺,他们的责任无可推卸,所以无需任何人催促,他们便齐刷刷跪在皇宫门外,等待着宫里的消息。



    地面的石板透着丝丝寒意,却丝毫比不上他们此刻内心的冰冷。



    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满心都是恐惧与忐忑。



    若是崇祯没死,只是受伤,那他们大概率会因为护驾不力被问责。



    可能会面临撤职、降职、充军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处死,不过大多数不会牵连家人。



    可万一崇祯死了,那么事情可就严重了!



    撤职、降职、充军什么的就会变成奢望,在这里的一半人都会死!



    而且不是一个人死!是全家、九族跟着一起死!



    你他们能不慌吗



    没过多久,便有太监将宫门口的情况告知了朱慈烺。



    朱慈烺听后神色平静,并未感到意外。



    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不害怕这才怪了。



    不过紧接着,朱慈烺突然有了别的思量。



    首先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薛国观、倪元璐、李邦华这三位老臣。



    要知道这三位年事已高,年龄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实在是经不起惊吓。



    英国公看起来身体也不怎么好,似乎患有高血压之类的疾病,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似乎也是在这一两年去世的。



    要是因为自己和崇祯的计划导致这几位老臣被惊吓致死,那么事情可就麻烦了!



    毕竟这几位都是有真才实学、且忠君爱国之人。



    朱慈烺还指望他们多活几年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