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不杀个几万人,是救不了大明的!

A+A-

    第23章不杀个几万人,是救不了大明的!



    想到这里,众人先是互相对视一眼,随后再次拱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道:



    “去吧!”



    随即,将领们再次拜谢之后,这才转身离开了。



    收税算军功,虽这事儿听起来有些奇怪,在以往从来没出现过,但凡事总有第一次嘛!



    朱慈烺心里清楚,要让这些在战场上拼杀惯了、只认战功的将士们认真收税,那就得这么做!



    不过当然,他也知道这么一来肯定会惹出不少麻烦。



    将士们为了多收税,肯定会和那些士绅爆发更加激烈的冲突,甚至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死亡。



    但是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士绅早就烂到了骨子里,不杀个几万人,怎么改变这种现状



    特别是那些南方的士绅们,一个个更是烂的不能再烂了,杀这些人朱慈烺可不会软。



    不过这话肯定不能直接这么,不然也显得自己太暴虐了。



    但没关系,只要朱慈烺规定收税也算军功,而且会根据税收的多少决定军功大,那么这些将领自然有办法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合理。



    当然,因为收税这件事太过于重要,所以这次朱慈烺不仅仅出动了京营。



    除了京营之外,户部、锦衣卫、东厂、西厂也都会参与进来一起行动。



    其中京营主要负责去抄家收税。



    户部则是负责记录抄没的家产和银子,之后的丈量田亩也归户部管辖。



    锦衣卫则是负责调查收集那些士绅们的具体家产和罪证。



    东厂、西厂不需要参与税收工作,因为他们有别的任务,那就是盯着前面那些人。



    一来防止他们伤害骚扰普通百姓、二来防止有人在收税的时候搞动作。



    白了就是监督京营、户部和锦衣卫。



    当然,东厂和西厂之间也是需要相互监督的。



    如此一来,各个部门互相监督、一起配合,朱慈烺相信肯定能把该收的税都收上来。



    没过多久,五万京营士兵,还有户部、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分成了十几队兵马,而后朝着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出发了。



    若是加上户部、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这次派出去的人足足有六万之多!



    虽然看着挺多的,可要是分到各个地方,那人就没那么多了。



    而且这次虽是主要收南方士绅的税,但北方的士绅的税不然也是要收的,所以也有几队人马是去北方的。



    只是考虑到河南、陕西那边正在打仗,这次就先不去收税了。



    等把李自成消灭了,局势稳定了之后再去收缴欠税。



    目送着大部队离开之后,朱慈烺随后便离开了京营营地。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又去查看了几处正在修建的营地和城池。



    也就是之前特意下令让灾民修建的京营军营、关宁铁骑军营以及两座城池。



    此时,城外的工地上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人声鼎沸,劳作的号子声此起彼伏。



    不得不,这些工程的规模实在是太浩大了,即便时间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工程仍未完全竣工,仍有不少灾民和工匠在紧张忙碌着。



    他们或搬运砖石,或搭建木架,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和任务而努力着。



    朱慈烺大概查看了一下,随即又去关宁铁骑驻扎的营地看望了关宁铁骑。



    其实关宁铁骑也只比朱慈烺早回京五天而已!



    见到朱慈烺后,曹变蛟赶忙带着一帮将领下跪行礼:



    “臣曹变蛟参见太子殿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笑着将几人扶了起来,然后夸赞道:



    “诸位将军不用客气,辽东之战之所以会有如此大胜,你们皆是功不可没。”



    “要是没有你们在后方牵制建奴的三万兵马,辽东之战未必会胜得如此轻松!”



    “此战,你们都是有大功劳的!”



    曹变蛟等人听到这话,老脸顿时就红了。



    因为实话,他们虽然在建奴后方进行了犁庭扫穴,不过却没有真正和那三万回援的建奴精锐交。



    太子爷这么夸他们,实在是让他们有点不好意思。



    而且他们已经听了,辽东之战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大胜,完全就是因为这位太子爷带领将士们一起冲锋,直接冲垮了建奴的阵型。



    这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再加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出自于太子爷的谋划,所以要功劳的话,谁的功劳比得上太子爷呢



    紧接着,曹变蛟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赶忙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陛下现在的情况如何”



    这话一出口,其他将领的脸色也都是一变,很明显他们也都知道了之前崇祯遭遇刺杀的事情。



    不过想想也是,这件事情都过去两天了,关宁铁骑这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面对众人的担忧,朱慈烺则是淡然回道:



    “放心吧!陛下没事,那支箭虽然被涂抹了砒霜,不好在直接射穿了陛下的臂,所以毒药并没有残留多少在体内。”



    “太医了,休养几个月便可痊愈了!”



    曹变蛟等人听到这话,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但很快,其中一个将领忍不住骂道:



    “这群该死的士绅!偷税漏税倒也罢了,居然还敢刺杀陛下,这能大逆不道之举,就该灭了他们的九族!”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了起来!



    而且骂出来的话一个比一个难听,连祖宗十八代都给捎带上了。



    看得出来,这群北方出身的士兵确实十分憎恨南方的士绅官员。



    不过朱慈烺完全可以理解他们,毕竟在他穿越来之前,这些将领可是连他们的军饷都拿不到。



    而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南方的士绅们偷税漏税才导致的。



    换做是你,你能不恨他们吗



    最终还是曹变蛟看他们骂的实在是太过火了,这才出声呵斥住了他们。



    “都给我闭嘴!太子殿



    众将领听到这话,这才安静了下来。



    随后曹变蛟又看向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臣的这群下属都是粗人,所以言语间多有粗俗之语,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朱慈烺笑着摆了摆道:



    “他们的话虽然粗俗,但却也的没错,正是因为这些人偷税漏税,才导致大明财政困难的。”



    “甚至没有钱给你们发军饷、也没有钱给官员发俸禄、更没有钱救济灾民,从这点来,他们确实都是该死的!”



    “不过你们放心,陛下已经下令要收取他们之前的欠税了,而且前去收税的队伍已经出发了,这次他们不交都不行了!”



    众将领听到这话,自然也是喜上眉梢。



    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道:



    “本宫今日前来,一是为了看望你们,而是为了宣读陛下封赏的旨意!”



    这话一出口,包括曹变蛟在内的众位将领都是微微一愣,但很快神情便是一阵狂喜。



    松锦之战结束至今,基本上所有参与的将士都得到了封赏,甚至包括大明水师和福建水师,同样也以圣旨的形式得到了封赏。



    唯独关宁铁骑,至今还未封赏。



    事实上关于关宁铁骑的战报朱慈烺早就已经收到了,也大概知道了这些将领们此次的功劳。



    而之所以迟迟没有封赏,就是打算回到京城之后亲自来做这件事情。



    毕竟关宁铁骑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封赏这种事情自然得由朱慈烺亲自来了。



    下一秒,朱慈烺看向了一旁的方正化。



    “开始吧!”



    方正化点了点头,随后将袖口里的圣旨拿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曹变蛟和一众将士没有丝毫犹豫,赶忙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



    方正化大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协总兵曹变蛟,忠勇可嘉,屡立战功,尽显忠勇。”



    “朕念其功,特封曹变蛟为平东伯,赏金万两,诸将以卿为范,共扶社稷。”



    “副总兵王焕封子爵,参将吴宣明封男爵”



    “钦此。”



    等到方正化念完圣旨之后,曹变蛟等人皆是狂喜不已。



    因为除了曹变蛟被封为伯爵之外,还有其他三人也被封了爵位,虽然只是子爵和男爵,但这也是大明官方的爵位啊!



    其他没封爵位的,官职也都升了两级,除此之外还有赏银。



    在场的最少都有两千两银子的赏银!



    当然,普通士兵的封赏和赏银朱慈烺不然也不会忘记,最少的都有五十两银子!



    总而言之,关宁铁骑人人得到了赏赐!



    回过神来之后,曹变蛟赶忙又带着众将领跪地谢恩。



    “臣领旨谢恩!”



    到此为止,所有的参与松锦之战的将士们才算是人人都得到了封赏。



    而这些银子,下午的时候就会运过来。



    紧接着,又和曹变蛟聊了一些其他事情,朱慈烺这才带着一行人返回了京城。



    结果刚到东宫,还没进门呢,马宝便迎了上来,神色匆匆的道:



    “太子爷,您可算是回来了!火器研究院的院长毕懋康毕大人以及宋应星几位大人一早就来了东宫,要求见您。”



    嗯



    



    朱慈烺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毕懋康他们会来找自己。



    但很快他还是反应的过来,随即问道:



    “他们现在在哪里”



    马宝赶忙道:



    “奴婢本来想要几位大人先回去,等太子爷您下朝了再传召他们,结果他们不肯走,奴婢就把他们带到偏殿了。”



    “现在他们正在偏殿等您呢!”



    朱慈烺听到这话觉得有些好笑,你们不用想他也知道,毕懋康他们之所以来找他,肯定是为了崇祯遭遇刺杀的事情。



    他之前建立火器研究院的时候,就规定过火器研究院的一众官员是不用上朝的。



    而这也就是,毕懋康等人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经过,他们甚至有可能不知道崇祯昨天早上上朝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慈烺赶忙道:



    “前面带路!”



    不多时,朱慈烺就在偏殿内见到了毕懋康和宋应星等人。



    与此同时,毕懋康等人见朱慈烺进来,立刻起身想要行礼。



    只是没等他们弯下腰,朱慈烺赶忙伸扶住了他们道:



    “诸位都年事已高,不必如此多礼,以后见了本宫,也无需下跪。”



    毕懋康等人赶忙拱称谢:



    “多谢太子殿下。”



    但下一秒,毕懋康就神情焦急的问道:



    “太子殿下,敢问陛下如今到底怎么样了”



    “太医又是怎么的”



    毕懋康是真的担心崇祯的身体,他虽然不用上朝,但毕竟也是大明的臣子,崇祯遭遇刺杀,他怎能不着急



    不得不,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有人问这个问题的,实话朱慈烺都有点烦了。



    但他还是耐心道:



    “各位请放心,父皇并无大碍。”



    “太医也已经看过了,是休养一段时间便可康复,你们无需太过担心。”



    的时候朱慈烺始终面带微笑,尽力安抚着众人。



    没办法,眼前这几位年龄也大了,特别是毕懋康,这老爷子今年都快七十了,朱慈烺真怕他一激动人就没了。



    要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情指望着他呢!



    与此同时,毕懋康等人听到这话,原本紧绷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各自也都松了一口气。



    等到几人的情绪彻底稳定下来之后,朱慈烺这才询问了一下火器研究院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



    毕懋康自然是有问必答,详细地向朱慈烺汇报着最近的状况。



    总的来,火器研究院最近一段时间并无问题,各方面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燧发枪以及火炮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仓库里现在大概存了四万多把燧发枪、五百多门新式火炮,以及大约一百台热气球。



    还有数不清的定装子弹以及望远镜。



    朱慈烺听到这些话,自然也是极为满意的。



    不得不,这些东西的数量远超他的预期。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像是猛的想到了什么,然后吩咐一旁的马宝道:



    “马宝,本宫的书桌上有一个盒子,去把那个盒子拿过来。”



    马宝点了点头,赶忙一溜烟地跑开了。



    毕懋康等人则是多少有些疑惑,似乎不明白聊天聊的好好的,朱慈烺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但朱慈烺也不着急解释,而是突然看向一旁的宋应星问道:



    “宋应星,你可知道有什么法子,能以极的力气将金属挤压成固定形状”



    没错,此时此刻朱慈烺想的,赫然便是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的铸造问题。



    实际上,在当下这个时代,也存在类似的钱币制作之法。



    首先,工匠们会将耐高温的银水,与铸沙、粘土精心混合,制成特定的模具。



    接着将滚烫的银水填满模具,待其慢慢冷却,便能得到预定尺寸的银饼。



    最后把银饼放入雕刻有相关图案的金属模具中,再用沉重的大锤奋力锤击,直至打制成银币为止。



    这样一来,古代的银币就制作出来了!



    然而在朱慈烺眼中,这种方法实在太过原始,效率也极为低下。



    毕竟他的目标可是把全天下的银子和金子都铸造成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彻底统一货币制度。



    而要是按照这种方法,就算动用全国的工匠,二十四时不停的制造恐怕也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所以,他想的是能不能让火器研究院研发出一种械设备,然后利用这种械制造钱币。



    得更加通俗一点,他就是想让火器研究院搞一台冲压出来。



    不过他也不确定现在这个时候到底有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想着先问问宋应星。



    毕竟宋应星可是难得的械大师。



    与此同时,宋应星也被朱慈烺这番话给问的有些懵逼。



    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着急回答朱慈烺的问题,而是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您是打算做什么”



    朱慈烺刚欲开口回答,可就在此时,马宝突然脚步急促都跑了进来,中还稳稳捧着一个盒子。



    “太太子爷,您要的东西。”



    马宝微微喘着粗气,一边着,一边毕恭毕敬地将盒子递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看着面前的马宝,一瞬间觉得有些好笑,因为这里距离书房尚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很明显马宝是一路飞奔而来的。



    不过这样也好,倒省了他向宋应星解释一番的功夫。



    随即,朱慈烺直接打开了中的盒子,然后从中取出了两件东西。



    赫然便是之前在辽东让人打造的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朱慈烺将其递到宋应星面前,神色郑重地道:



    “这便是本宫想要做的事。”



    宋应星好奇的双接过这两枚钱币,凑近想要仔细端详一下。



    可下一秒,他像是被电击中一般,浑身猛地一颤,然后双腿一软,‘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



    突如其来的一幕,瞬间让一旁的毕懋康等人一脸茫然,都搞不懂宋应星为何好端端地突然就跪在了地上



    而就在这时,朱慈烺却是突然明白过来了!



    不用!



    这肯定又是因为上面崇祯的头像了



    果然下一秒,宋应星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这这上面有陛下的头像啊。”



    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因激动与惶恐而变调,听在耳中颇为怪异。



    毕懋康听闻先是一怔,随即赶忙凑上前去仔细一看。



    下一秒,只见他的眼睛瞪得滚圆,满脸皆是不可置信。



    因为在宋应星中的两枚钱币之上,赫然印着崇祯的头像。



    紧接着,毕懋康也吓得身子一哆嗦,脸上露出惊恐之色,本能地想要下跪。



    朱慈烺瞧在眼里,心中只觉得更加无语了。



    自己怎么就忘了提前告知众人这钱币上有崇祯头像的事情呢



    不过事到如今再这个也晚了。



    紧接着,不等毕懋康跪下,朱慈烺便一个箭步上前伸制止他。



    “诸位,不用下跪!具体的事情本宫会为你们解释,但还请不要动不动就行此大礼了。”



    几人听到这话,这才稍稍缓过神来,脸上的紧张之色逐渐褪去,然后颤颤巍巍地重新坐回原位。



    而偏殿内的气氛也在这一番波折后,变得有些微妙,安静中透着一丝紧张的气氛。



    谁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好端端的,崇祯的头像就出现在了金银之上呢



    紧接着,朱慈烺这才继续道:



    “之前在辽东时,父皇与本宫商议,决意对大明现有的钱币进行改革。”



    “往后,大明将摒弃以往流通的银子和黄金,统一改用这种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至于这上面为什么会有父皇的头像,只是为了彰显父皇的决心罢了!”



    “所以如何大批量制造这两种钱币,也就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毕竟要将全天下的银子都铸造成这般模样,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所以必须使用别的办法。”



    听到此处,宋应星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算是彻底领会朱慈烺的意图了。



    紧接着,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的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



    略作思索之后,他这才开口道:



    “太子殿下,不知您可还记得之前臣曾向您提及的王徵”



    王微



    朱慈烺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道亮光,他还真想起了这个人。



    据王徵在早年便对古器和械展现出浓厚兴趣,出仕之前,就潜心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械,还撰写了新制诸器图。



    他在械领域的研究造诣甚至比宋应星还要深厚几分。



    更为关键的是,在后世的一些法中,不少人认为蒸汽极有可能是王徵发明的。



    因为在他的新制诸器图里曾记载过这样一段话:



    “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



    这些话语乍听之下只觉得晦涩难懂,但细想之下,就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围绕械展开的。



    其中‘火船自去’这句话,极有可能涉及蒸汽的原理。



    要是王徵真能制造出蒸汽,那对大明而言将是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