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想要试试

A+A-

    端午节日一过,暑气渐盛,田地里的活少了,有不少人开始寻思新的活计,比如陆真之前提到的养殖。



    有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去华阴进了一批鱼苗来,考虑到不能让鱼吃禾苗,选的品种只有陆真提到的鲫鱼和团舫鱼。



    家中有稻田的人家都买了一些鱼放水田里,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打起了水坝的主意了。



    这么大一处水坝,一年租金二十两银子,可养鱼这个事情还很新鲜,若是不能成功,就白砸钱了。



    杨金波就有这个想法。



    他从就在田地里讨生活,地里能收多少庄稼他从春天种下的时候就大约知道了。



    以前还行,能凑合着活。



    可现在有了孩子,就不想让孩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



    那天挑菜去县里卖,路过县衙的时候看到许多人围在一处宅子前,他听人是县令大人在开课,便匆忙挑着菜去想着听一听。



    “养殖是一件需要计划的事情,在这个计划里,需要提前学习和了解许多知识,比如在稻田养鱼,挑选什么样的鱼适合在稻田里养殖呢?”



    杨金波站在人群外,听不清也看不懂,前面有一公子哥也听得十分认真,他不由得心翼翼地问道:



    “这位公子,县令大人的什么‘稻田养鱼’是啥子意思?这鱼不是会吃草么?怎地还能养在稻田里?”



    那公子哥摆摆:“鱼也分品种的,比如陆县令的黄鳝、泥鳅喜欢钻洞,而鲫鱼、对虾、团舫鱼喜欢水质好一些的水域,它们不吃草,吃虾米和水里的东西。”



    这下杨金波听懂了,可黄鳝是什么?对虾是什么?团舫鱼又是什么?



    这些他一概不懂。



    陆真请秦融在板子上画了图,可他隔得太远,根本看不清。



    一天下来,他的菜早就蔫了吧唧的卖不出了,更让他难受的是自己不认识几个字,就听了个大概,压根没有思考的时间。



    可没过多久,县里居然搞端午的活动,不仅可以领粽子,还能买到这本书!



    杨金波迫不及待去买了一本回来。



    “通只果?这是什么意思?”



    杨金波只认识几个字,眉头皱得紧紧的,翻开书本一看,里面居然有图画?



    这是?禾苗吧!这又是啥?怎地跟禾苗长得一模一样。



    哦!不对,这个意思是禾苗是这个,另一个是草。



    杨金波连蒙带猜地看了下去,算筹更是如同看天书,直到翻到养殖,看到有图画,他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个和蛇长得差不多的叫黄鳝,和泥鳅一样喜欢钻洞。



    这个扁扁的鱼就是鲫鱼?看起来有些蠢蠢的?



    杨金波坐在门槛上研究了半晌都没研究明白,赵氏就带着孩子回来了。



    “怎么坐在门槛上?今天过节,肉买到了吗?”



    那十文钱让杨金波买书了,杨金波挠了挠脑门,道:“媳妇,我没买肉,买了本书”



    “什么书卖十文啊?”



    



    赵氏有些心疼,十文钱的肉,能给孩子喝肉汤,还能做成卤肉掺着咸菜吃,可现在十文钱就买了一本书



    杨安走到他爹身旁,探头看了看,“咦”了一声:“阿爹,你竟然买了这本书!”



    杨安很是激动,之前去上课的孩回来以后像是换了个人似得,每日做完农活以后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道在什么,今日更是去县里赢了粽子回来。



    他也想去。



    他想学知识,也想靠自己,赢得粽子回家。



    “什么书不书的,咱们家这情况,还能供得起娃儿读书吗?”



    赵氏很生气,她不明白这父子俩今日为何齐齐些她听不明白的话。



    杨金波叹了口气:“现在供不起,靠着几亩田地,也供不起。可是县令大人过,咱们的稻田里面有水,能养鱼,我想试试。”



    “那能行吗?鱼不得将苗啃光了?”



    赵氏将信将疑,杨金波翻开书给她讲了稻田养鱼的品种,赵氏似懂非懂,可一去买鱼苗放进去,她又犹豫了。



    家里一共就这点田,若是糟蹋了秧苗,今年的收获可就大大地减少了,县令大人的,到底能不能成?



    待有人贩来鱼苗时,杨金波买了一些鲫鱼放进了稻田里,他也不敢多放,想着若是行不通,还能及时抓回来。



    有这个想法的不在少数,鱼苗放进去就后悔的也有,杨金波看着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没看到它们咬禾苗,才起身回家。



    观察了两日,这些鱼确实如县令大人的那样不会吃禾苗,这下农户都放下心来,开始继续买鱼苗放进稻田里了。



    也有人想到了水坝养殖。



    杨金波听已经有人拿着银子去县衙找大人谈了,他失落地回到了家,赵氏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开解道:“咱家也没那么多钱,二十两银子都够咱家大半辈子花销了”



    “唉”



    杨金波叹了口气,没再什么。



    可后来听这些拿钱去县衙的人都没能将水坝承包下来,他有点疑惑了,县令大人为何连钱都不要?



    这一日,杨金波挑菜来卖,他卖完菜以后挑着箩筐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县衙门口,衙役正带着同村的杨大树出来。



    “你的计划没有得到县令大人的同意,不能承包水坝。”



    “可是我有钱啊!”



    衙役看了一眼他中的银子,到:“有钱的人不只你一个,大人希望看到的是可行的养殖计划,显然你的计划不符合大人的要求,请回吧。”



    听到这话的杨金波心思活络了,他情不自禁地挑着担走近:“差爷,我可以试试吗?”



    杨金波一看就没有银子,同村的杨大树更是知晓,两人打了个招呼便转过脸去不再话。



    赵明没有露出什么鄙夷的表情,只了句:“跟我来吧。”



    这是杨金波第一次到县衙的前院,以往领取粮食都在偏门进出,今日倒是见识到了县衙的前院,据县令大人就是在前院办公。



    “大人,又来了一位。”



    赵明在门前通报,里面传来一道女子的声音,只是这声音沉稳有力,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原本还紧张无比的杨金波深平静了下来,走了进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