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找一条活路

A+A-

    县令大人来了!



    这消息让所有人都很激动!



    有的拿出从山上摘来的酸杏酸李,还有人抓住养了十几日的山鸡,准备用来炖点汤给县令大人补一下。



    而水生抓住了一只兔子,准备宰了做红烧兔肉,喂兔子的孩一看兔子被抓走就哭了起来。



    “水生叔叔,不要杀它好不好?它吃得很少的,我每天都去挖野菜来喂它。”



    “傻二丫,今天县令大人来了,那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不杀这野兔,我们哪有肉招待县令大人?”



    二丫抓住兔子的后腿不肯撒,水生好歹,她就是不放。



    陆真下车一下子便看到了此处的骚乱,李大娘上前来迎接她,乡亲们都带着笑意看向她,二丫和她上的兔子却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陆真咧开嘴角笑了笑:“兔子放了吧,留着生兔崽。”



    她侧身朝李大娘道:“大娘,我这过会儿还要回县衙,不如直接带我去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



    李大娘一下子便猜到了缘由,心中不免失落,只好让人都去忙活,水生中的兔子也被二丫抱走。



    太好了,兔兔不用被宰掉了!



    陆真在李大娘和水生的陪同下走到了田野间,周主薄跟在她身后。



    大人心中始终担忧这里几百个人的活计,等这一次领取粮食过后,县衙的粮仓也快见底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多贵!



    可周主薄转念一想,大人这些钱,似乎没有一分是用在她本人身上的。



    马车是县衙的,伙食是大家一起吃的,大人甚至连衣裳都没有买新的。



    可大人即便面临如此大的压力,面上还是充满笑意,似乎生活的苦难对她而言只是一道不高不低的坎,用力迈过去就好了。



    这样一想,周主薄不由得感到心酸。



    陆真此番前来,确实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而来。



    田地里的豆苗长势喜人,豆橛子更是已经开始爬杆了,往日一片荒芜的山野间也被新栽种的树染上了点点绿意。



    看起来,真是生盎然啊!



    陆真回过头去看村落,这大半个月村民们搭了不少房子,多是用茅草盖在屋顶,虽然简陋,但起码是有家了。



    “大娘,咱们村这么多妇孺,有没有考虑过做些什么营生?靠着地里这点收获,嚼用都有些够呛。”



    李大娘深以为然,她这段时间想了许久,可做任何事都需要用钱,这恰恰是她们没有的。



    “不瞒大人,老婆子想了个法子,以往在同安,娘子们农忙时下田,闲时织布织麻,只是如今既没有工具,也没有棉、麻”



    陆真松了口气,她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会,只会伺候田地。



    “这些事情我来想办法,大娘需要帮忙统计一下有多少人适合做纺纱,多少人适合做织布,原料和工具就交给我和周主薄。”



    李大娘十分激动,这个困扰了她好几日的问题就被县令大人揽过去了?



    



    周主薄面无表情,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笔账,大人赚钱的能力先不,这花钱能力绝对是一级棒。



    “老婆子代这几百名流民,多谢县令大人!”



    “李大娘先别感谢,虽这是个不错的营生,但因为县衙参与其中,村民们只能拿到做工的钱,须做得合格方能结工钱。”



    “那是自然。”



    县衙的营生?



    周主薄愣了愣,这可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以往这种营生不都是县令大人所属吗?怎么到了大人这里就是县衙的了?



    不过,县衙的就是大人的,这样理解也没错。



    陆真想的却是既然要花钱,就要最大化花钱。



    现在这样一搞,腾地方要给工钱吧?工具、原料采购要钱吧?织造要工钱吧?



    至于到时候要卖多少钱,只要比市场价便宜几文,相信还是能卖出去的。



    拿到了钱又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这便是资本运转的初级玩法。



    周主薄已经在心里盘算原料和纺纱、纺织去哪里弄,按照做营生的方式来算,能够请几百人干活的营生,规模也不了。



    这意味着投入也不少。



    当下的纺纱工艺从压花到搓花、纺花、染线,尔后还有分线入锭才能织布。



    回去的路上,周主薄问陆真:“大人,听闻临安府以种植桑园为主,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缫丝做丝绸,临安府才繁华起来。”



    “可咱们这个地方,也就是织布织麻,这个营生肯定不如织丝绸的。”



    陆真撩开车帘,看了一眼两侧的田野,道:“临安府做丝绸生意,是因为靠着原料地,又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以地方成为了丝绸的品牌。我们挤进去,那还有活路?”



    “棉、麻不一样,百姓可以穿不起丝绸,但一定要能穿上棉衣、麻衣,而且荆州府盛产麻,陇西府盛产棉,这两地的原料运过来也还算可以。只要价钱合适,永新县愿意出去跑生意的大有人在。先前的鱼苗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先去看看现在纺纱织布的子吧。”



    两人直接去了覃木匠家,没想到的是平老居然也在。



    “平老。”陆真主动拱打招呼,平老也朝她拱:“大人来这难道是有公务?”



    陆真笑了笑:“来找覃大叔做个纺纱的子。”



    平老好奇了起来,这县令大人脑子灵得很,她要纺纱子作甚?总不可能在县衙后院纺纱织布吧?



    一想到这个画面,平老就觉得十分滑稽。



    “大人,您要做纺纱作甚?”覃木匠直接问了出来,陆真蹲下来看他正在做的木头水车,道:



    “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把效率提高一点,赢点时间。”



    覃木匠眼睛亮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弄完水车,让人来搬走:“平老,你这水车的滚轮调整过了,没问题的。阿七!把屋子那个纺纱车搬过来!”



    平老“哎”了一声,阿七已经喊人来将水车搬走了。



    没一会儿,纺纱车被搬了出来,覃木匠当着几人的面开始组装,周主薄不知道从哪搬来一张马扎,陆真毫不客气地坐下看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