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散道

A+A-

    “看你脸色,情况好像很糟糕?”



    李辛一突然哽咽了,“他死了。”



    “死因呢?”



    “死于妖谭山修士之。”



    “古衙门不管吗?”



    李辛一紧握拳头,气愤填胸,“那些妖族修士数列了七八条理由,合乎规矩情理,古衙门难以插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群妖族修士正大光明的上了山。”



    李岁沉思片刻,:“妖谭山修士的目标应该是那口古井。”



    李辛一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好在最终有人出,泥秋门才不至于灭门。”



    李岁缓声道:“出之人应该是大雪山的剑客吧?”



    李辛一抬头看了眼李岁,不可置信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岁没有回答,闭目深呼吸,像是在压制心底的怒火。



    李辛一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妖谭山给出的那些理由里,有一条与你有些关系。”



    李岁睁开眼,眉头一皱,眼眸微寒,“与我送给姑娘的那颗妖丹有关?”



    李辛一点点头,:“妖谭山修士口口声声,他们妖谭山的修士遭遇不测,最终根据妖丹气息,发现妖丹就在泥秋门,因此访山问罪。”



    李岁:“看样子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



    北亭国初立之时,境内留有大量妖族修士,放任不管会是一大祸患。



    为此,北亭国历任皇帝与妖族修士的领头人都有过商议。



    在都城南郊的养剑山上。



    如今的北亭国皇帝,为了不让北亭国腹背受敌。



    只能选择牵制妖谭山这座北亭境内各方妖族修士府邸尊为首的宗门。



    后来的结果是,北亭国皇帝提出,划分出一块地,用来统一安置游荡境内的妖族修士。



    这就是妖谭山的由来。



    妖族领头人对其结果不太满意,这些年来,曾不断提出过让妖族修士重获自由,行走北亭国境内的条件。



    愿意付出的代价是,妖族修士愿意归属北亭国,将所有妖族的真名尽数告知北亭国。



    看似只为了求个自由,细思之下,却是满满算计。



    这就好比,妖谭山的修士就是妖族安插在北亭国的暗卫,或者是一颗棋子。



    随着一声令下,或者到了棋子该发挥作用时,北亭国定然有灭顶之灾。



    因此,最终老衙主一把将这烂摊子揽下。



    面对那些妖族修士,毫不客气,只了一句话。



    “这不是你们的妖族地盘,想活着就给我滚去妖谭山安分待着。”



    言下之意。



    不安分的,想争取大自由的,尽管来试试,老衙主不介意尽数杀光。



    妖族修士最终只能妥协。



    只不过,随着这些年来的韬光养晦,底气到底是硬了几分。



    前几年,竟是与老皇帝签订了两条明文规定。



    一,妖谭山修士可以出山游历。



    二,凡是先伤妖谭山修士者,妖谭山修士有权追究。



    在这两条规定里,北亭国也大有收益。



    与妖族修士的规定与之相对。



    出山游历的前提是,不能杀生,违者,生死不论。



    妖族修士为第二条规定付出的代价有点大。



    妖谭山以一封妖族修士的名单作为投名状,明面上已然彻底归顺北亭国。



    其次,老皇帝也提出,妖谭山修士每年都得有修士成为随军修士,前往战场,一致对外。



    这里的外敌,自然就是北亭国之外的妖族。



    由此可见,妖谭山进退两难,已然没有退路可走,只能依附北亭国向前而行。



    然而有心之人都知道妖谭山贼心不死,不然怎么会使用这些规定来牵制呢?



    李岁转身离去,在城头角落里,安静枯坐。



    脑海浮现一切过往回忆,画面一帧一帧闪过。



    有镇的人生百态,善恶难辨真伪。



    有世俗皇宫的守卫森严,王权富贵。



    有山头山匪蛮不讲理,守着山头日升日落。



    有市井陋巷桂花飘香十里,有孩童嬉戏打闹。



    走的路多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也跟着多了。



    书上的知己难寻,也是真的难寻,坎坷人生路,竟是无人能知我心中百般苦涩。



    人生四大快意事,一样不占,想来也是可怜可悲可叹亦可笑!



    久旱逢甘霖。



    很多人都没能熬到那场甘霖到来,已经白骨深埋尘土。



    金榜题名时?



    书都没读几年,家道就中落了,早早出来游历,哪还有什么书生意气,读书人大自豪?



    他乡遇故知。



    洞天镇即便没有破碎,就以镇居民那些善恶难辨的嘴脸,他乡何处可还能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倒是还有会,然而,心无所念之人。



    那么,大概也是孤独终老的命。



    甚至,能不能寿终正寝也尚未可知。



    想来想去,想到了那座忘记了叫什么名字的城镇。



    在城里,李辛一那傻姑娘,于一群妖族中救下了两个孩子。



    少年不太爱讲话,满腹仇恨,口口声声想要杀妖。



    其实,没屁大的本事,光嘴上逞强而已。



    



    少女心思单纯,善意暖心。



    印象深刻,也很讨人喜欢。



    后来,遇到了一个瘸腿大叔。



    抛开那作死的行为不谈,人其实还算不错,远比很多人要有趣得多。



    黄昏夕阳,余晖烁烁。



    犹记得,一辆逐渐缓行的马车上。



    有个姑娘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缝缝补补。



    里头装满了瓜子。



    抓了一把瓜子递给蓬头垢面的年轻车夫。



    车夫却一脸淡漠。



    姑娘以为是车夫嫌少,有些不舍地递出双。



    一是钱袋子,里头装着瓜子。



    一抓住的也是瓜子。



    那些瓜子,好像是姑娘在城镇里帮了个老太太的忙。



    老人为感谢她而送给她的。



    李岁突然间很怀念那些瓜子的味道了。



    既然如此,去意已决,无需多言。



    李岁身形一闪而逝。



    再次来到李辛一跟前。



    他:“我要走了。”



    她:“能不能带上我一起?”



    “书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很快又会再见的。”



    “你为什么那么确定?”



    “再了,你不是还要跟着你二师兄回古衙门吗?”



    “我可以不去。”



    “放心吧,再次回南州,人生路倒是熟。”李岁坦然一笑,“再了,我相信你师傅不会那么蠢,蠢到让那座妖谭山继续存在。”



    李辛一出一句李岁感到意外的话,她:“北亭国已经经不起动荡,师傅他老人家不一定会管的。”



    李岁坦然一笑,“那我就让他不得不管。”



    ——



    弥漫城头的剑气,荡然一空。



    紧接着,原本用来压胜的本命物齐齐飞出。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随着一声脆响,合道整座城头某个无形罩子骤然破碎,化作齑粉。



    城头下起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



    纷纷扬扬。



    紧接着,那些消失的剑意又凭空出现,远比以往更加浓郁。



    顷刻之间,城头所有裂痕皆已恢复如常,甚至要比往年更为坚固。



    黄昏下,城头豁然开朗。



    唯有剑气浩浩荡荡,却又柔和似水。



    城头众人纷纷抬头望向另一边。



    原来,那个白发身影已经离开了。



    城头安静良久。



    突然。



    有白衣女子抬头看了眼黄昏余晖暮色,感慨颇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连声告别的话都不舍得留下?”



    既然如此,那便恭送李道友远游!



    青州关城头大剑仙徐弱,祭剑恭送李道友远游!



    剑光直冲云霄!



    剑客梁洗毫不犹豫祭出佩剑,黑白剑光闪耀四方。



    只听他轻声道:“赔礼道歉的事,下次见面了还与你讲。”



    有刀客大笑不止,遥敬远去的身影,满是敬佩。



    符箓于心壶,祭出飞剑符箓,剑光顾照城头。



    有个散修,不是剑修,便让请身旁的剑修帮忙捎上他的那一份,祭出两把飞剑。



    紧接着,不断有剑光升空而去。



    最终,整座城头修士,都在恭送李道友远游!



    ——



    有道红袍身影飘然出现,落在城头。



    红袍身影身边站着一个满眼好奇的姑娘,是头大妖,名为魏娥。



    红袍陆探转过身来,面对腰间挂酒壶的卢铁行,了句,“这次换我来守城头,想做的事可以放心去做了卢师兄!”



    以前不喜欢喝酒,如今却学会喝酒的武夫,笑着笑着就哭了,最后故作无事,转身离去。



    经过自家那个师妹身旁,稍微昂首,简单笑了。



    李辛一朝不远处的红袍身影行礼道别。



    追上自家二师兄,打趣道:“师兄,你什么时候学会喝酒了?这要让四师兄知道了,怕是要拉着师兄不醉不归了。”



    卢铁行偷偷藏住腰间的酒葫芦,笑呵呵道:“人生无趣,添酒增味!”



    下了城头。



    师妹问二师兄:“接下来我们要去哪?”



    二师兄回:“去还人情,顺便去找老四喝一顿酒。”



    ——



    某座高楼上,有个年轻道士望着下方走过的两道身影,不由得笑了。



    年轻道士摸了摸腰间的铜钱,故作愁眉,“道阻且长,护道路更长,道我命真苦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