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猪还不用从小干家务活呢!

A+A-

    宋初苓沉默了两秒,开口问道:“宋师姐,你下定决心了吗?”



    “合同都签了!下不下决心,也没办法反悔了。”宋琳扯了扯唇角,挤出一丝笑容,“再了,你不是也在吗?”



    宋初苓摇了摇头:“不一样。”



    她的进组时间,只针对于目前的项目。



    等项目结束,便可以离开。



    宋琳垂下眼帘,幽幽道:“我觉得这里挺好。衣食无忧,远离纷扰。”



    “你家人知道吗?”宋初苓问道。



    宋琳放在膝盖上的握成拳,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不能让他们知道!”



    看来问题就在宋师姐的家里!



    宋初苓坐在宋琳旁边,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沉默半晌,宋琳开口问道:“苓苓,你会不会觉得我很自私,不孝顺?”



    “有道是母慈子孝。父母慈祥关爱子女,子女才会孝顺。”宋初苓回答。



    “关爱子女?”宋琳笑得讽刺,“他们恨不得把我论斤卖了!”



    宋初苓没有接话。



    当一个人想倾诉的时候,最好的回应就是倾听。



    因为对方不需要你来指点人生,只是想舒缓心中的烦闷。



    宋琳的故事很俗套。



    父母重男轻女。



    之前是因为爷爷在世,才有会读书。



    可考上大学之后,爷爷过世了。



    父母便一直找各种借口跟她要钱,甚至提了好几次让她嫁人的话。



    宋琳以学业没完成为由推脱,并将节省下来的补贴寄回家里。



    她学习成绩优秀,获取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宋琳本来犹豫是继续读研,还是出去工作缓解家里的压力,可是寒假回家却让她改变了想法。



    因为父母竟然带了一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来跟她相亲。



    那个男人如同打量货物般估价的眼神,让她恶心极了。



    后来男人表示愿意出两百元彩礼。



    她的父母低于五百不行。



    双方讨价还价,最终定价三百五。



    没有人问过她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她以死相逼,甚至惊动了公安,这才没有被强行嫁出去。



    回到学校,她毫不犹豫地决定继续读研。



    然后,遇到了一个对她很好的男生。



    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可谁知对方嘘寒问暖,其实另有目的。



    在她熬夜在实验室为对方的学术论文奋斗时,那个男生正在和另外一个女生打得火热。



    而这一切还是在她在实验中有了进展,去找那个男生想给对方惊喜时亲眼看到的。



    失去亲情,又失去爱情的宋琳,只剩下学习一条出路。



    去年年底,宋琳的弟弟跑到京都来找她。



    她一开始并没有见。



    结果她弟弟在学校大闹了一场,母亲病重,想见她最后一面。



    可谁知宋琳回去后却被亲弟弟打晕送到了一个鳏夫的床上。



    据这个鳏夫的第一个老婆就是被他活生生打跑的。



    而她的父母和弟弟,为了五百块彩礼,将她骗回去嫁给这个鳏夫。



    如果不是关键时刻她醒来,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她一副拼命的架势,一头撞破玻璃,用碎玻璃逼着鳏夫放自己走,并且扬言如果不放自己走,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杀了对方。



    鳏夫被吓到了。



    她才得以逃脱。



    时至今日,宋琳提起这段经历,依然痛得全身颤抖。



    宋初苓只能紧紧抱着她,给予无声的安慰。



    



    “我其实有想过跟他们断绝关系。但太难了所有人都会觉得是我的错。”宋琳泪流满面,声音哽咽。



    她听了太多“天下没有不对的父母”,“再怎么样,他们也是你爸妈”,“你的命都是父母给的”这种话。



    如果可以,她真希望父母当初不要生下自己。



    而不是生下她之后,把她当成猪一样等着长大卖钱。



    猪还不用从干家务活呢!



    在知道宋琳的经历之前,宋初苓本想劝对方二十年的合同太苦太枯燥太不自由了。



    可现在,宋初苓才知道这里的苦和不自由对于宋琳来,反而是最好的解脱。



    因为宋琳的父母和弟弟可以找到她的学校,但却绝对不会找到这里来。



    宋初苓抱着宋琳,轻声安慰:“你没有错!宋师姐,我支持你的选择!”



    跟之前的项目组成员相比,宋琳并不是天赋最高的,也不是学习最好的,但她的性格却是最坚韧的。



    无论宋初苓给她多重的担子,她都不曾逃避。



    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宋初苓约周丽丽出来吃了顿饭,带着宋琳一起。



    毕竟这次出来之后,宋琳怕是很久看不到外面的景色了。



    时至年末。



    春节将至。



    今年开春的时候河东村村长让人开了不少荒,甚至山上还种了果树。



    秋天大丰收。



    村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还有了盼头。



    宋家二房因为有宋初苓和宋建民每个月上交的工资,所以头宽裕不少。



    村里杀猪的时候,除了家里分的肉,张大花还额外多买了五斤。



    尽管有个别人眼红,但却不敢找茬。



    毕竟大家都知道宋家二房已经不比从前。



    且不村里能有收割和打稻是人家宋初苓的功劳。



    就凭宋建民是农厂的正式工,以及宋初苓的对象魏北望是部队军官这两样,大家见到宋家二房的人都会客客气气的。



    年这天,张大花吃完早饭就使唤宋建民剁肉馅儿。



    自己则在旁边和面。



    瞅了瞅没动静的东屋,张大花声问道:“二宝谁带呢?”



    “月月看着呢!”宋建国闷声答道。



    张大花皱皱眉:“没事你劝劝彩霞。咱家不搞重男轻女那一套。我也没非得生个孙子不可。让她放宽心!”



    宋建国和面的动作一顿,随即低头应道:“妈,我知道了。”



    见大儿子沉默的样子,张大花心里也不好受。



    两个月前,大儿媳妇儿生了个女儿。



    回来之后就一直郁郁寡欢。



    尽管自己已经了很多遍,孙子孙女都一样,都是老宋家的宝贝疙瘩。



    可大儿媳妇儿依然每天愁眉苦脸的。



    也不知道因为啥。



    张大花突然想女儿了。



    要是苓苓在,肯定有办法。



    这丫头鬼主意最多了。



    唉。



    可惜去了京都进了那什么保密单位,就联系不上了。



    也不知道今年过年回不回来。



    张大花在心底叹息着,叮嘱大儿子:“今天建民带对象来,彩霞一直猫在屋里不见客也不好。你去劝劝。”



    “嗯。”宋建国把肉馅剁好盛到盆里,擦了擦转身走出厨房。



    张大花把和好的面醒上,正想调饺子馅儿,就听到大儿子激动地喊声:“妈、妈,你快看谁回来了!”



    谁回来?



    要是老二的话,老大不能这么激动。



    张大花心里冒出答案,立即把里的勺子一扔就往外跑。



    院里,一个穿着毛领军大衣的女孩俏生生地站着,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正是张大花心心念念的宋初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