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A+A-

    “终于可以完成任务了。”



    “至于你的其他问题,我们会向高层汇报。



    现在你可以休息了。”



    “等回到联邦,你们会获得应有的荣誉。”



    德米奇轻轻摇了摇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不过,我发现李明宇的研究对我们的联盟构成了很大威胁。



    他的某些理论有可能影响到联盟的未来。”



    伽利则喝了一口红酒回应。



    “德米奇同志,请冷静些。”



    “我已经请教过三位专家,包括薇拉女士,他们都一致认为,尽管华夏提出了这个理论,但真正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最好的办法是将研究交给联盟,以我们强大的资源和技术,实现这项目标轻而易举。



    等到那时,他们会落在我们身后。”



    “所以这个人无关紧要。”



    伽利罢,德米奇虽然皱起眉头,但并没有反对。



    她知道自己跟伽利并非同一战线上的,决定不影响彼此的工作安排。



    待上报后,等待上级指示即可。



    此时,忽然响起了一阵警报声。



    两人迅速判断出,是防空警报。



    德米奇第一时间前往驻地防空洞,伽利用最快的速度拿起箱子随后跟进。



    虽然这里是首都有完备的防御系统,但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胡同里杨明辉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做晚饭的妻子冉雪丽。



    冉雪丽被那专注的目光弄得有些不高兴,“烟大呢,带着孩子进屋等着。”



    “不用,在外面正好陪孩子玩耍。”



    杨明辉继续欣赏厨房风景,惹得妻子冷笑,“瑞还困着,哄哄他睡觉吧!”



    “让他晚上多玩会儿,晚点儿再睡,免得耽误咱们的好事。”



    冉雪丽羞红了脸回到厨房,传来儿子与丈夫的阵阵笑声。



    很快,熟悉的却又几年不曾听过的声音响起——防空警报。



    反应过来后的杨明辉急忙将水浇灭灶火,拉着家人往外奔逃。



    众人有条不紊地向防空设施跑去,没有丝毫混乱,训练有素。



    在狭而压抑的人挤人防空洞中,人们聚集在一起。



    不久之后,在院子角落的人们已经聚集齐全,确保每个人员到位后才安心下来等待警报解除命令的到来。



    四下静谧只有呼吸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隐隐的响动让人紧张不已



    后院的情况刘海平主动检查了一遍后,有人发现许大海没有来;中院的秦家茹神色不安地带孩子守在家中不愿离开;与此同时前院的贾家也没出现身影。



    杨涛觉得事有蹊跷决定调查原因并及时采取行动保障人员安全没过多久,头上便传来了耀眼的火光,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人群凝神静气,静静地等待着事态发展。



    在一个城市的人防工事里,人们紧紧靠在一起,尽管夜深了,哈欠连天,但仍不敢松懈。



    王建国一抱着儿子辉,让妻子晓萱靠着他的肩膀休息。



    家里的狗狗毛球在一旁轻轻地摇着尾巴。



    耳边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外界的响声,每个人都揪着一颗心,慢慢地挨着时间。



    直到解除警报的声音再度响起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回去了,都走吧。”



    一声呼唤,众人都打着哈欠,陆续走出防空洞,周围尽是往家赶的人流。



    王建国也带着家人一起返回住所。



    锅里的饭菜半生不熟,他赶紧整理了一下,着做饭。



    晓萱抱着孩子辉,好在家伙已在防空洞里吃饱了饭,此刻安静得很。



    一家人吃完饭后,王建国匆匆前往轧钢厂查看情况。



    同住一个大院的邻居们也开始准备上班。



    在这个年代,类似的经历并不稀奇。



    正是如此,大家愿意忍受物资紧张的日子,支持国家建设,因为他们深知,唯有摆脱这种威胁,才能抬起头来过日子。



    头顶悬着危险之剑,必须彻底解决,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杨家村村民从地窖出来后,迎着日出默默各自回家开始一天的劳作。



    农场干部们聚在一起商讨事宜。



    “高主任,您这是对我们有意见吗?”



    一人问道。



    “是这样没错。”



    高玉峰简单的一句话让大家心里一沉。



    “确切地,他们盯着咱们的玉米而来。”



    高主任语气沉重地点了一根烟。



    “你们不必了解详情,只要明白敌人的目标是粮食就行。”



    村里长辈点头表示理解。



    “得对,这么一个村子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唯一值钱的就是粮食,尤其是种子。”



    村民们纷纷表示赞成。



    “既然如此,我们就将这些种子藏好。”



    几人表态后便开始分工行动,“地面容易暴露,我们藏到地下,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位置。”



    一旁的技术员潘建军也点了点头。



    “队长的想法没错。”



    不久后,整个村落开始有序地执行藏粮计划,迅速投入到具体行动中去。



    



    在同一时间内,国际交流团驻地,团长卡尔阿莫斯一夜没睡稳。



    “我们必须保护这宝贵的种子资源。”



    他神情严肃地道。



    “只有等到研究完成,才可能确保其安全运输回国。”



    随即他拨通电话,与工厂负责人沟通,并强调要严密防范意外发生。



    “在联盟能完全掌控之前,绝不能出现问题。”



    来到工厂的王建国看到保卫科严阵以待的情景,知道情况不太平静。



    “科长,昨晚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话中夹杂着一丝疲惫和不安。



    赵建平一脸认真地回复道,“不清楚细节。



    不过确实有不少事情发生。”



    他又解释了一些情况,“现在大家都在收集残留物品。



    具体情况等进一步通知再讲明。”



    王建国没有继续追问,转身进入车间,专注于生产任务,为支援国内建设项目而努力。



    新订单络绎不绝地涌向这家已经具备竞争力的工厂,工人们各忙各的事情,讨论昨夜的事似乎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插曲。



    “主任,请你看看这份清单。”



    秘书拿着泉城来的货单前来请求签字。



    “是后勤送来的货物清单,需签字确认。”



    虽然满脸疲倦,但娄梅还尽力保持着精神。



    她将清单递给主管,后者签字完毕并立刻投入工作。



    自从与泉城某械厂建立起合作制以来,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形成了互相助力的局面。



    目前,大量资源不断流入此地,促进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王建国曾考虑是否应该在本地找新的供应源,但他坚持遵守承诺:“诚信是立身之本。”



    如今,从那家厂商每天都有大量的零件运抵,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领导接到上面的通知:为了减少夜间风险,今后将实施灯火管制,晚上工厂暂停生产。



    这项指令对工期进度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不过整体可控。



    对此,管理层并没有多抱怨;他们知道大局重要,即使短期内产量有所波动也无妨。



    “杨同志,请立即传达这一信息。”



    刘怀民从桌上端起茶杯,思考下一步计划。



    “如果能让红星轧钢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很快,杨建强被召到办公室接受最新的指示。



    而另一厢,四合院内,李大妈焦急万分,发现家里珍藏的钱款不知所踪,整个人陷入绝望的情绪当中



    现在做这事花费不少。



    车间里的工人们对现状的工作环境已经十分满意了,至少比起去年多了几个风扇。



    满头大汗的宋晓明在车间里来回巡视。



    李伟几个人问他昨天的事,他只了个大概,并没多解释。



    话题很快转到昨晚的警报上,大家都在猜测各种细节。



    “听是东边来的!飞在天上盘旋了好一会儿。”



    “确实!还有好多铁壳子掉下来,砸了不少屋子呢。”



    “好在没砸到人,不然可就糟了。”



    一群人议论纷纷,但陈强却没什么心情参与。



    当前国家力量还不够强大,只能默默忍受这些不利状况。



    统计工作进行中时,刘静匆匆跑进来,满脸通红地站在他面前喘着气。



    陈强看她胸前衣服湿透,隐约可见内里轮廓。



    但他很快移开视线。



    “怎么了?急成这样跑过来?”



    刘静捋了捋头发,“王主任,张书记带着一帮人来了。”



    “厂长让你马上去办公室。”



    “好的,马上就去。”



    陈强心中疑惑,难道论文的事情这么快就有动静了?



    想了一会儿后,放下中活计,迅速向厂长办公室走去。



    厂长办公室虽开着门窗,仍然闷热难耐。



    马辉正陪着来宾聊天,脸上满是谦卑的神情。



    双方身份差异较大,他哪敢随便就座。



    “张书记,您的到来我们真是蓬荜生辉啊。”



    马辉递过去一杯茶水,“上次来这里还是开业那天,记得那时是老杨接待的吧。”



    “对啊,时光飞逝,物是人非。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张书记感叹着。



    身边的几名精英也面露赞叹。



    这时,陈强进了门:“各位领导好。”



    马辉向来宾们示意,介绍道,“这是我们这里的工程师陈强,也是这次项目的核心人员。”



    陈强站到一边。



    不久后又有一群新的人进到屋子里。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郑老出现在门口。



    “都到齐了最好不过。”



    众人忙让座位给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