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耗尽大明气运

A+A-

    果然天幕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下一刻,天幕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标题。



    大明高光时刻,五龙同朝



    此标题一出,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惊呆了。



    皇帝一直被视为真龙天子,大明王朝同时出现五龙同朝,岂不意味着大明王朝出现了五位贤明的君主。



    



    大秦位面。



    嬴政向天幕投去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天幕才盘点了最令人遗憾的太子,下一刻就告诉嬴政,虽然大明失去了贤明的懿文太子,可是又送给大明几位贤明的君主。



    比起自己二世而亡的大秦,大明王朝的气运怎么这么让人嫉妒呢?



    



    大汉位面。



    刘彻同样羡慕嫉妒恨,盘点令人遗憾的太子,他的太子刘据就是其中一位。



    现在大将军卫青,皇后卫子夫联名请奏,请求废除太子,另立储君。



    太子之位事关重大,怎能轻易废除,刘彻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



    天幕却告诉他,同样失去太子的大明王朝,没有因为失去太子动摇国本,反而蒸蒸日上,



    这怎能不让刘彻心里不平衡。



    



    大唐位面。



    李世民羡慕二字已经倦了。



    一个王朝想要千秋万代,贤明的君主至关重要。



    君不见,友言明,但凡贤明的君主长寿一些,国家寿命都会延长。



    不知道他大唐下一位君主贤明否?



    还有太子的问题,又是头疼的一天。



    



    大明位面。



    朱元璋异常兴奋,腰杆挺得笔直,他的子孙后代被称为五龙同朝,光想想就激动万分。



    那该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才能被后世称为五龙同朝。



    朱元璋嘴角的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住,该死,他的子孙怎么如此优秀?



    此子类咱。



    燕王朱棣看得嘴角直抽抽,他赶紧低下头缩在角落,老老实实做一个木头人。



    



    都大明王朝是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的气节,被后世誉为华夏最后的脊梁



    天幕话音刚落,朱元璋越发得意,看的朱标一阵牙疼。



    “爹啊,你是不是忘了,咱大明亡了啊。”



    “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虽然死的很有骨气,但是大明亡了。”



    朱元璋摆了摆,制止住了朱标的话。



    现在正高兴,那些丧气话做什么?



    他难道还能穿越到几百年后,替后世子孙收拾烂摊子不成。



    天幕还在继续。



    五龙同朝,大明巅峰时刻



    明太祖朱元璋



    建文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这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代



    



    大明位面。



    朱标看着榜上有名的建文帝朱允炆,内心很复杂。



    自己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就自己不是皇帝,到死都是太子,懿文太子。



    朱标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视线,侧身一看,是自己的弟弟朱棣,未来的永乐大帝。



    朱标叹息,想起朱允炆做的事情,脸上更是臊得慌。



    他不怪朱棣,只恨自己的儿子做的太过。



    好在他已经将朱允炆贬到凤阳了,相信天幕上的事情不会发生了。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怒不可遏,他的庙号不应该是“太宗“吗?



    难道老大没有听从他的交代,私自改了他的庙号?



    “老大,你这个不孝子孙,竟然敢修改朕的庙号。”



    朱高炽一听,直呼冤枉。



    “爹啊,儿最听话了,怎么会擅自修改您定下的庙号,就算给儿一百个胆子,儿也不敢啊。”



    朱高炽一身肥肉不停颤抖,跪在地上,脸都皱成了包子。



    这锅,他不背。



    听到这话,朱棣对朱高炽的信了几分,老大虽然肥胖,但是老实听话。



    “肯定是后世子孙干的。”



    这样一想,朱棣更加生气了,他能管的住儿子、孙子,却管不了后世不孝子孙。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



    草根出身白起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聚拢名将,扫平群雄,北伐中原



    完成大一统,是华夏历史出生最低的帝王



    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向北统一的帝王



    登基后,朱元璋重整山河,恢复生产,休养生息



    弹幕:



    “五龙同朝,明命短。”



    “朱棣一死,后面的几位皇帝真的短命。”



    “明朝十六帝,前五个给大明战神打家底,后十个给大明战神还债。”



    “五龙同朝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



    “半龙半蟒是朱标、朱高煦。”



    “一蟒是朱高燧。”



    “明朝十六帝,一半奇葩,一半怪咖。”



    “洪武的五龙同朝大大消耗了明朝气运,万历的十一龙同朝更是耗干了大明所有的气运。”



    



    大秦位面。



    嬴政看到天幕上的弹幕,突然对五龙同朝羡慕不起来了。



    对帝王来,命短,如何实现自身抱负。



    不过他对弹幕中的大明战神十分感兴趣。



    看样子那位大明战神也是一位皇帝,大明已经有了一位以皇帝之身封狼胥居的帝王。



    能被称为战神的人,应该是像白起这样的攻无不克的大将军,就是不知道这大明战神有何功绩,能被后世之人牢记。



    



    大汉位面。



    刘彻看着天幕发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这个大明战神这个称号不是夸奖,反而是贬义。



    刘彻摸着下巴。



    “大明战神?”



    “听语气,怎么像在败家子呢。”



    



    大唐位面。



    李世民歪着身子,目光闪了闪。



    他的大唐繁荣昌盛,连后世之人都仰慕。



    他不相信,他的大唐后世之君主比大明五龙差劲。



    



    大明位面。



    朱元璋等人无暇顾及弹幕所言,几人的注意力全被短命二字吸引。



    “短命?我后世子孙都是短命之人?”



    标儿也死了,难道家族有短命基因,朱元璋陷入了恐慌之中。



    “传太医,快传太医。”



    这怎么行?权利在,还未享受,就先早死,是个帝王都无法接受。



    



    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数次北伐,消灭北方蒙元残余势力



    同时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完成大一统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以皇太孙的身份继承皇位



    登基之后大肆削藩,连废五位藩王,逼的实力最强的燕王起兵造反



    经过四年靖难之役,朱允炆消失在一片火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