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于谦于少保

A+A-

    “呜呜,于谦,张居正,王阳明三次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际,为大明续命百年。”



    “大明王朝真的是能人辈出,人才遍地开花,但是有能力的皇帝就那么几个。”



    “五龙同朝,大明国运的蓝条极速缩短。”



    “要不是后半段蹦出了一个开挂的王阳明,于谦就是大明一哥了。”



    “于谦死后,大明再无死忠。”



    “于大人,他爱的是这天下。”



    “朱棣都对朱瞻基,于谦绝对不能杀,好家伙,叫门天子直接给杀了。”



    



    大明宣宗位面。



    朱瞻基看完所有的弹幕,直接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今天一天受的刺激,比他一生的都多。



    “立朱祁钰为太子,朕要亲自教导。”



    朱瞻基最后看了一眼伤心欲绝的孙若微,他朝官官招了招:



    “把皇后带下去。”



    



    天幕画面还在继续。



    于谦有多厉害,如果不是于谦力挽狂澜



    大明26年的历史,大概只剩下零头



    大明历任兵部尚书,在历史上都不怎么出名



    但是于谦再造大明,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际



    大明第六位皇帝朱祁镇在位时,受宦官王振的蛊惑下



    亲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



    于土木堡大败,全军覆没



    皇帝被俘,瓦剌大军趁挥师南下,围困京师



    大明时值生死存亡之际,于谦力排众议,亲自督战,坚守北京



    在于谦力挽狂澜之下,大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瓦剌退回草原,朱祁镇被释放



    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受人诬陷,含冤遇害



    拥有再创大明的于谦,惨死朱祁镇之



    弹幕:



    “袁崇焕救崇祯之后,也被搞死,忠臣的下场都不怎么好呀。”



    “自古就有功成身退的法,大明开国将军都被朱元璋给杀了。”



    “大明,我最喜欢我三个男人,于谦,王阳明,张居正。”



    “他救得了大明的江山,却唯独救不了自己。”



    “该不,明朝的忠臣,好像都没有好下场。”



    



    大明永乐位面。



    朱棣看完于谦的一生,不由得叹息一声。



    他早就过,于谦去掉些浮躁,去掉些狂妄,才能成才。



    “老天对朱家不薄,把这样的俊才送到了跟前,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到底是寒了忠臣的心呐。”



    三代帝王捧在心里的忠臣,最终还是不得好死。



    



    大明宣宗位面。



    朱瞻基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于谦的场景。



    他醉酒昏睡,本是状元公的他,作诗惹怒了成祖皇帝。



    他是一介狂生,却一片公心,一心为民,被爷爷欣赏。



    爷爷临终之前,特地交代此人不可杀,未来却死在了一个废物上。



    



    大明英宗位面。



    朱祁镇怒不可遏,他复辟费了多大心血,几乎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朕知道自己错杀了于谦,但是朕没有办法。”



    “他不死,那些拥护朕登基的人不答应。”



    “什么再造大明,都是假的。”



    



    大秦位面。



    嬴政又开始嫉妒了。



    “大明真是暴殄天物,不珍惜人才。”



    想他大秦求贤若渴,如果遇到这样的俊才,不偷着乐就算好的了。



    不好好对待,反而随意杀之。



    “朱祁镇真是眼瞎、心盲,不堪大用。”



    



    



    大唐位面。



    李世民求贤若渴,魏征这样的人,他都能容忍,于谦这样有才有气节的人,他同样爱不释。



    “天下有才之人,大多如烈马,烈马驯服就好了。”



    “只有无能的君主,才会错杀贤臣。”



    “这等有才之人被杀了,可惜,太可惜了。”



    



    视频还在继续。



    天幕画面随之一变。



    今日话题:你觉得大明的气数已经尽了吗?



    他的一生,就像是岁写下的石灰吟一样



    于谦5岁考中秀才,岁写下石灰吟



    23岁考中进士,2岁任巡按,32岁任巡抚,5岁兵部尚书保卫京师,官至少保



    59岁含冤而亡



    画面一转,天幕中是意气风发的朱祁镇,御驾亲征被瓦剌俘虏的画面。



    京师保卫战(449年月6-月)



    头发花白的于谦身披甲胄,立于城墙,誓于大明共存亡。



    兵部的眼里,没有和字,只有一战



    主张南迁者,可斩



    天幕上出现了一排字: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誓死扞卫京师,使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弹幕:



    我有大明风华般的骨气:大家都在为于谦遗憾,好可惜啊,一代忠臣。



    木子李:大明朝有骨气和智慧的人好多,可是土木堡之变和靖康之难都是华夏历史耻辱。



    南国相思:于谦之后,明朝再无忠臣,大明灭亡也从这一刻埋下了祸根。



    春楠花开:于谦应该拿出勇气阻止朱祁镇复辟,另立皇帝,像汉朝霍光不好吗?



    最爱于谦:可恨,老朱家的几个家伙,明明是自己内斗,却害了于谦。



    



    看了评论,黎洛突然非常敬佩于谦。



    黎洛继续滑动,突然一个标题引起了他的注意。



    假如朱祁钰与于谦对话,两个悲情而又让人心酸的君臣



    朱祁钰:“于谦,你握十团营,坐视南宫复辟,致使君臣凄凉光景,悔也不悔?”



    于谦:“臣不悔。”



    朱祁钰:“你屡劝朕迎回皇上,反为皇上所拘,斩首弃市,悔也不悔?”



    于谦:“臣不悔。”



    朱祁钰:“你两袖清风,一腔热血,功在社稷,却遭人诬陷谋反之罪,悔也不悔?”



    于谦:“臣不悔。”



    于谦:“臣选择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于谦:“大明是万万百姓的大明,不可为天子家事,置百姓于水火。”



    于谦:“更不可谓一人之私。”



    王明阳总结于谦一生:



    在于谦心中,江山社稷,百姓福祉,比君主,更比一人一身重要。



    



    盘点电视剧大明风华中那些被于谦顶硬刚过的人



    第一位:朱棣



    “愿皇上能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第二位:朱瞻基



    “皇上,现在所有的藩王都回来了,你敢在灵前动刀,不出三月全国皆反。”



    第三位:朱祁镇



    “臣以为可以不打瓦剌,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臣是忠臣,苟利国家,不避战斧。”



    第四位:孙太后



    “太后,要是您为了宠爱皇上,就耗费国力去发动战争的话,国家就会大祸临头。”



    “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为了博宠妃一笑。”



    “您现在的做法,和他有什么区别?”



    “后世史官怎么写您?”



    “太后您错了。”



    



    大秦位面。



    嬴政乐的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于谦真的刚啊,谁都敢怼。”



    “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



    “不愧是一心为民的于少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