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此良策,竟是他想出来的?

A+A-

    “换国之计?”



    满朝文武,包括女帝萧绰都迷惑看向许良。



    自魏使到长安以来,大臣们提了不知多少应对之策,和亲、割地、送质子等等,独独没人提什么换国之计。



    别提了,他们连听都没听过。



    萧绰面露期待,伸示意许良起来。



    “谢陛下!”



    许良起身后微笑开口,“大乾与魏国相争多年,互有胜负,但我大乾赢的次数不足三成。



    所以对魏国君臣来,我大乾可以随意欺负,拿捏。



    魏国所想,是以少梁为据点,通过崤函古道全面进军,再联合楚国南面掣肘,以此逼迫大乾就范。



    所以草民的计策是若两国真的联,我大乾断然不是对,不若放弃守城。”



    “放弃后,戍守河西之地的十万大乾军与河西之地百姓尽数集结于河水之畔,从浦津渡口全部渡河。



    他们攻河西,我们占河东。



    他们敢深入我大乾腹地,我们就让百姓渡河去河东。



    我大乾人口数倍于魏人,只消迁徙其中一部分涌入魏国。



    届时河东之地姓乾还是姓魏,可就难了。



    此为换国之计。”



    到这里,许良不自觉嘴角上扬,自信微笑。



    换国之计放在变数太多的热武器时期都能奏效,更不用眼下影响因素简单的冷兵器时代了。



    朝堂上一片寂静。



    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听自家后辈提到过许良,自然知道他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本以为这子会是廉亲王整垮镇国公府的突破口,没想到他当场献计!



    按许良的意思,直截了当告诉魏国:要攻河西,你尽管来攻!



    你敢攻河西,我就攻河东。



    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



    如此一来,秦国将士便不用一门心思守城,也不用硬扛魏武卒。



    只需军民渡河到河东,利用大乾的人数优势在魏国遍地开花。



    大乾人口,四倍于魏国。



    真要这么干的话,只需在短时间内往魏国迁入三成,魏国必然崩溃!



    朝臣们再看许良,只觉不可思议。



    如此救国良策,真是他一个纨绔子弟能想出来的?



    萧绰更是目光一凝。



    她已经明白许良先前所她太过仁慈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若是真的施展此计,大乾也罢,魏国也罢,换国之计一旦开始,之后便是不知持续多久,波及多少人的大战。



    人口,将在大战中大量死去。



    可保国大战,哪有不死人的?



    此子才识过人!



    与百官反应不同,萧绰没有怀疑许良才学。



    因为自魏使来到长安,文武百官,连带着他们家中的门人房客,甚至包括她萧绰自己,没有一人能想出救国之策。



    这种出人意料的救国良策,也唯有许良这种出人意料之人才能想出!



    武将中一人嗡声开口:“胡闹,两国交战之事岂是你想的这般容易?且不死伤几何,你当魏武卒是摆设?



    就算按照你的不与魏军正面交锋,只渡河掠地,魏国上下又是吃干饭的?”



    许良循声望去,是武将中的一人。



    此人络腮胡子,身形高大,双目之中透着阴狠。



    许良凭着来时路上老爹许青麟给他恶补的朝局形势对号入座,知道此人名为刘怀忠,乃大乾镇东将军。



    因为进步的路被镇国公许定山堵住,所以一直跟许家不对付。



    眼见许良出计破局,且有可取之处,他如何能忍?



    许良呵呵一笑:“刘老将军这番话怎么尽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难道我大乾跟魏国之战,就没赢过?”



    “这”



    刘怀忠攥紧拳头,狠狠瞪着许良。



    乾、魏两国多年来分分合合,征伐不断,最近两次大战是先皇文帝在位时。



    第一次是许定山挂帅,赢了,大乾夺了河东三城。



    几年后第二次大战刘怀忠挂帅,输了,不仅丢了河东之地,甚至一度丢了函谷关!



    若不是刘怀忠于先帝有救驾之功,早就被一撸到底了。



    



    许良虽然没有明,却等于在提醒他:你打不过魏军,不等于别人不行。



    文臣中一人开口:“陛下,我大乾祖业皆在关中之地,即便与魏国换国成功,岂不是抛弃祖宗基业?”



    许良转脸望去,只看到他的站位在老爹许青麟之前,又从官服上大致猜出其是六部堂官之一。



    至于到底是谁,他倒是不清楚。



    许良摇头:“大人此言差矣。”



    “大乾祖籍真要追本溯源乃是东夷之地,经历虞夏、商周两朝更迭,自东而西迁徙至关中。



    期间走走停停,繁衍生息,如此算来,魏地自古以来便是我大乾祖地之一!



    既是如此,又何来抛弃祖宗基业之?”



    “这”



    那文臣瞬间语结。



    群臣更是瞠目结舌。



    本以为这子是胡八道,没想到人家把大乾人祖宗都搬了出来!



    许青麟更是听得愣住,这逆子什么时候这么能言善辩了?



    文臣中又一大臣反驳:“你这换国之计若是不计后果,倒是有几分可行性。



    可如刘将军所言,魏人岂会坐视大乾渡河夺地?



    一旦他们提前知晓,有了防范,又该如何?”



    许良瞥见女帝并未表态,笑着转向那人:“这位大人,此为阳谋,是要魏国投鼠忌器,所以并未想要遮掩。



    在此计中,子不仅要让魏国知道我大乾的计划,还要让魏国的邻居赵国也知道。”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萧绰都不例外。



    这子好缜密的心思,竟连赵国也算在内!



    要知道,赵、魏两国都自诩是晋国正统,向来不合。



    双方在边境互相防范多年,一直都有摩擦。



    若大乾以军民全线侵入河东之地,牵制魏国,赵国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出兵。



    以两国多年来结下的仇,只要给赵国会,他们恨不得将魏国祖坟给刨了!



    如此一来,魏国要考虑的就不是投鼠忌器,而是能否自保!



    此时此刻,所有人看许良的眼神都变了。



    本以为他只是一个未加冠的少年,不知死活的妄议女帝,没想到他是真有才学!



    女帝萧绰一番思忖之后眼眸一亮。



    她从许良的换国之计中看到了别的东西——权衡!



    此计将赵国也牵扯进来,等若乾、赵天然联盟,东西掣肘魏国。



    魏国不动,河西之地就暂得安宁,大乾就有喘息、繁衍生息的时间。



    于她而言,也得了稳定朝局的喘息时间!



    此计最无解的地方在于全是阳谋,明着告诉魏国大乾要怎么做。



    魏国只要敢攻大乾就要做好被大乾换国、被赵国背后捅刀子的准备。



    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不出现这种局面唯有按兵不动!



    这许良,或许真有助她稳定朝局,一统天下之能!



    短暂思索后,萧绰点头道:“你刚才所,确有几分道理。



    只是你忘了,大乾之危,不只是魏国,还有南方的楚国。



    换国之计一旦实施,楚国可能也会趁虚而入,袭击大乾南方疆土。



    祖宗大好河山拱让人,岂不可惜?”



    “许良,若连楚国威胁也解决,朕不仅即刻恕你无罪,还会赏你!”



    “若不能,则以换国之计饶你死罪,罚你发配充军!”



    到这里,萧绰声音已经不加掩饰地带着期许。



    许青麟更是激动地攥紧了拳头。



    女帝的话让他听出了诸多信息。



    其一便是女帝并无针对许家之意。



    其二是许良不会死了!



    其三是许良有可能就此一飞冲天,得女帝赏识重用!



    只是许良能做到吗?



    此前他可从未听过儿子有治国、谋国这方面的才能。



    然而许良一句话便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回陛下,草民正有一计,可解楚国之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