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魏国名将破不了换国计?

A+A-

    御书房。



    张居中、许良等先后离去,只剩女帝萧绰跟上官婉儿。



    二人还沉浸在许良刚才交代张居中的话里。



    “从人心入,让孙氏感受到危。”



    “再用深情打动孙氏欲擒故纵”



    “最后还叮嘱张大人万一计策不成,万不可把他泄露出去!”



    “这是把计里计外的可能都考虑到了!”



    上官婉儿心情复杂。



    她既庆幸父亲大人当时果断拒绝了镇国公上门提亲,又感叹许良才智无双。



    真要是嫁给许良,她估计自己被卖到青楼还会给他数钱!



    她自幼跟萧绰一起,受太学大儒、先帝调教、熏陶,自认才思、见识远非常人可比。



    萧绰能女子登基,自也有她的一份力。



    即便如此,面对女帝登基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她也倍感棘,有心无力。



    魏、楚逼迫,廉亲王阴谋篡权,严世松结党



    随便一桩处理不好都能让女帝跟她万劫不复。



    偏这些困局对许良来却是弹指可破!



    魏、楚逼迫,他不用一兵一卒,仅用两条口头计策就让魏使狼狈离去,楚国边境减兵。



    廉亲王萧荣厚积薄发,在朝堂上屡屡发难,压得女帝喘不过气来,许良轻松将其除去。



    还有贪官赈灾、今日的吃绝户计



    从他进入女帝视线到做成这些大事,前后不到一月!



    跟许良相比,她觉得自己就像蒙童与大儒之别。



    女帝萧绰也不由感叹,“许良之计,让人叹服!”



    上官婉儿却忧心忡忡,“陛下,听他刚才对张大人补充的那番话,分明是有所留,若他所献计策皆如这般,岂不是后患无穷?”



    萧绰淡定摇头,“不会。”



    “不会?”



    “不别的,单是他以身入局,除掉萧荣这一次,若留后患,岂不是自找麻烦?”



    萧绰凤眸瞥了一眼,轻笑道,“婉儿,朕知道你担心朕,但你大可不必对许良抱有如此深的成见。”



    她知道,二人虽为君臣,却情同姐妹,上官婉儿是真的担心她。



    尤其是长久以来见惯了朝堂上那群男人的尔虞我诈,更让上官婉儿对任何男人都心怀戒备。



    加上许良此前声名狼藉,眼下却又显得如此狡诈,所出的计策更是狠辣。



    前后相差如此之大,若非亲眼所见,饶是萧绰都难以相信,更何况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拱,“陛下,臣对许大人没有成见,只是有些担心他给陛下献计时会有留,久而久之形成隐患。”



    萧绰摇头道:“是人都有私心,不过论心论迹不同罢了。



    只要他不叛国通敌,不谋逆篡位,不动社稷根本,于朕而言便是忠臣能臣!



    至于他是贪财还是好色,都无伤大雅。”



    “婉儿,还是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上官婉儿躬身,“臣记下了!”



    萧绰点头,起身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这十万两花得值啊!”



    上官婉儿面带询问。



    萧绰心情舒畅,轻笑道:“十万两不仅了了许良除萧荣的大功,更让他免费帮朕出主意,解决了尚书阁首辅的忧患。”



    “若分开论,他的功不止十万两,之前献的计策也都至少要二百两的。”



    “这笔生意,就算是钱不韦来了也要赞一声商贾天才吧?”



    上官婉儿面露错愕,账还能这么算?



    萧绰似想到了什么,忍不住问道,“钱不韦到哪儿了?”



    上官婉儿面色一凛,“昨日来信已经到了大乾境内,最迟明后两天就能抵达长安。”



    “好!”



    萧绰神采奕奕,“朕很期待钱不韦跟他的碰面。”



    与此同时,



    马车上,斜躺在车厢内的许良一个猛然坐起,恼得捶胸顿足,“不好,亏了!”



    老国公许定山正如老僧入定,闻言睁眼问道,“什么亏了?”



    “十万两是除萧荣的功劳,是陛下应该给我的。



    给张大人的计策是另外的价钱!”



    老爷子呵呵笑道,“要不让顺喜掉头,回去再要?”



    许良犹豫了一下,无奈躺回去,“算了吧,不能因失大。”



    



    老爷子深深看了许良一眼,“陛下给你选择,你为何不选堂官,反而是虚职?”



    许良头也不回,“闲职事少,陛下也放心。”



    “再了,陛下不是了对韩出兵会让您出来主事吗,又能拢回一些兵权,恭喜啊,老爷子!”



    “臭子,敢调笑起老子了!”



    许定山满脸笑意,“陛下能开金口,已然是对我许家极大的信任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对韩国用兵。”



    许良淡淡道,“快了。”



    “快了?”



    “廉亲王既死,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已经消失,陛下可放心对韩国用兵。



    且这种事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应该就在这一阵。



    就看陛下能否将声势在最短时间内造大了。”



    许定山沉吟道,“萧荣虽平,外患却难把控。



    我听楚国因引水绝户计已经主动减少边军,避免跟大乾正面冲突。



    魏国比楚国要近,却迟迟没有消息传回,当真奇怪。”



    许良错愕,“魏国?”



    莫非是他们有法子可破换国计?



    



    魏都,大梁,金龙殿。



    朝堂上,魏国皇帝魏惠子端坐龙椅。



    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山呼万岁。



    御前大太监尖声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文官中一人出列,拱道:“启奏陛下,臣孙泰有事启奏!”



    “所奏何事?”



    “月余前陛下曾任鸿胪寺卿魏虔为遣乾使,车英、李衍为副使,出使大乾,讨要河西韩原、东城、蒲津三城。



    昨日魏大人已经回信,大乾女帝萧绰已经有了答复。



    魏大人已将事情始末于信中明,请陛下御览!”



    “呈上来!”



    大太监快步接了奏表跟书信,呈递御前。



    魏惠子接了书信看了看,还未看完便愤怒将信摔在地上:“萧绰好大胆,竟敢如此!”



    群臣面面相觑。



    魏相姜寔拱:“吾皇为何动怒?”



    魏惠子满脸怒意:“孙爱卿,你把事情一遍吧,众位爱卿也一起参详,我魏国该如何应对。”



    满朝文武悄然对视,狐疑不已。



    应对?



    应对谁?



    大乾?



    孙泰回身看向文武,高声道:“诸位同僚,河西三城,此乃大乾文帝萧佐于丰祥三年大战定下的,至今未有结果。



    魏大人受陛下之命,出使大乾,讨要三城,盘桓半月有余。



    按照魏大人所,他索要三城之后,大乾朝野半月有余没有对策。



    不想数日前女帝萧绰忽然召见,提出了所谓的换国之计!”



    “萧绰当着大乾文武百官的面答复魏大人,若魏国在河东的五万魏武卒若敢攻河西,大乾不会守城。



    他们会纠集河西之地的二十万兵卒并数十万的河西百姓东渡河东,与我大魏换国!”



    到这里,他看向众人,“诸位同僚以为如何?”



    “嘶——”



    大殿上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换国之计?



    这是什么路数?



    满朝大臣纷纷看向武将队列中的英武王魏婴,镇西将军王景等此前对大乾作战皆胜的猛将。



    甚至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一处固定空位——那是一打造魏武卒,以五万兵力抵住大乾五十万兵力,常年驻守边疆的大将军左起的位置。



    有此三人,还破不了大乾区区换国计?



    魏婴、王景没有去管群臣目光,对视一眼后皆看出了对方目中的凝重。



    不待二人开口,魏惠子也把目光投来,“两位爱卿乃我大魏柱石,可有对策?”



    王景不知如何应答。



    魏婴拱:“皇兄恕罪,臣弟一时想不出应对之策。”



    满朝文武瞬间慌神,位列九国名将之首的魏婴居然破不了换国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