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姓就在城外,你开不开城门?

A+A-

    “一村有多少人?”



    沙盘跟前,诸多文臣武将纷纷猜测许良意图。



    联想他之前两计的思路,众人纷纷皱眉。



    难不成,许良要杀普通百姓,以此逼迫冯源跟他出城决战?



    人群中,许青麟眼皮狂跳。



    他心底不断祈祷许良可别出什么丧尽天良的话出来。



    否则不止是许良自己,连带着整个镇国公府都要被人唾骂。



    许家有个“人屠”,名声已经够臭了。



    冯源冷笑道:“许大人,换国计也罢,引水绝户计也罢,都是人未动,计先行。



    你大可利用魏、楚两国投鼠忌器的心理迫使他们退兵。”



    “可如今你我二人商议的是兵马已动,必须为自己所有举动负责!



    韩国不战只守,拖大乾进行消耗。



    你难道想杀平民逼我出战?”



    “许大人,你可知随意杀害百姓,大乾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届时列国共伐大乾,可不是区区换国计、引水绝户计能够吓退的!”



    女帝萧绰也心底一紧。



    她猛然想起,许良对外用计,动辄就是死伤无数。



    若换国计跟引水绝户计是为了求自保,情有可原。



    可若伐韩无端杀戮百姓,势必会落人口实。



    上官婉儿则直接出声:“许大人,屠戮百姓是为无德,天下共击之!”



    “你不能对普通百姓出!”



    许良脸一黑。



    他看上去就这么残忍吗?



    他摇头笑道:“陛下,诸位大人,谁我要杀戮百姓了?



    下官只是做好战前预估,避免伤及无辜。”



    “原来如此!”



    萧绰明显松了一口气。



    不只是她,上官婉儿也松了一口气。



    二人不担心许良没有应对之策,只是担心他计策太毒。



    只要不残杀百姓就行。



    许青麟听到许良的话,顿时放下心来。



    他主动开口解释,“列国而今所用户籍制,与王周旧制渊源颇深,旧时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



    后列国征战,人口骤减,少有能满足如此人口数的,便削”



    许良听得不耐,“爹,您就一村有多少人吧。”



    许青麟被打断,瞪了他一眼,喝道:“跟你了多少遍,在朝中要称职位!”



    “是,许大人。”许良追问,“一村有多少人?”



    “这不定,有两百户为一村的,有五百户为一村的,一户人家以五口粗算。”



    “好!”许良看向沙盘,数了一下地图上的村子数量,微笑看向冯源,“冯大人,你确定守城,而不出战?”



    “正是!”



    “好!”许良点头,“将自己中旗子分别放在宛梁、曲叶、函山三个地方,“按照大乾兵员,至少可出十万。



    下官就从三城各出一支军,人数至少两万,沿途聚拢韩国村庄的百姓。”



    “我会让将士告诉他们,大乾要与韩作战,并给他们两个选择:



    其一,归顺大乾,成为大乾子民,朝廷可直接派遣专人将这些百姓打散迁到大乾其他各地。



    其二,不愿归顺的,限期要他们离开,下官不可能让大军深入韩国腹地,背后还有韩国百姓”



    群臣迷惑起来。



    这是步步为营,圈占土地?



    冯源冷笑:“许大人,你想用蚕食之法夺取韩国土地疆域?



    可你想过没有,你圈占的这些土地,若无相应的城池护佑,我大可在你退兵后将土地夺回来!”



    许良呵呵一笑,“非也!”



    “我刚才的三路大军会从三个方向聚拢,将沿途的百姓尽数朝其中一座城池驱赶。”



    “而我,则会率军吊在这些百姓身后。”



    “届时这些逃命的百姓奔到城下,你当如何?”



    



    似怕冯源不好理解,许良持竹竿在沙盘上接连指指点点,“不别处,单是距离我大乾较近的卢氏城就有二十多个村子。



    一个村子也不算多,两百户,前前后后算在一起至少有两万人。”



    “当然,若冯大人觉得这些百姓可以跟我大乾两万精锐死战,不妨一试。”



    “可若打不过,就得乖乖按本官的意思做!”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看向许良的目光皆带着震惊。



    用两万精锐将士驱赶两万百姓!



    三城三个方向,放百姓自由逃命?



    怎么可能,三个方向都有大乾军,他们只能往一个方向跑——大乾军故意放开的那个方向!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或经历,或目睹过兵临城下之际,城外除了敌军还有难民的景象。



    王破虏声音带着振奋:“难民在前,大军在后,守城之将做出开不开城门的选择。



    开,我大乾军在后。



    不开,至少两万百姓在城外巴巴看着。



    这些可都是韩国子民,冯大人,这城门你开还是不开?”



    闻听此言,冯源目中泛起愤怒:“许大人,你无耻,竟然以普通百姓为要挟!”



    许良摇头笑道:“冯大人此言差矣,两国交战,从未有下官这样还给百姓自行选择的。



    要么他们被强行掳走,要么就被杀掉。



    本官放任他们自行选择,还不够仁义?”



    冯源咬牙切齿。



    打死他也没想到许良会想出这么损的招!



    萧绰以扶额,果然还是对百姓下了。



    上官婉儿欲言又止。



    许良这条计毒也不算毒,阴倒也算不上——毕竟都是摆在明面上的,选择权还交给了冯源。



    可选择权真的在冯源里?



    群臣低声议论。



    有开城门的,那些毕竟是己方子民。



    有反对开城门的,一旦开城门就等于给了敌军可乘之。



    可若不开,守将见死不救的名声一旦传出去,势必会在百姓心中造成恶劣影响。



    己国将士不保己国百姓,谁还愿意忠心为国?



    冯源死死盯着沙盘,攥紧拳头。



    他没想到许良压根不接他的招,反丢给他一个难题,逼他做选择。



    避重就轻这许良,是个真懂兵略的!



    许良呵呵一笑:“冯大人,大乾乃天朝上国,下官承仁义之风,兴仁义之兵,愿退城二十里,给你足够时间接纳百姓,不知你可愿意?”



    “什么!”冯源猛然抬头,“此言当真?”



    其他人也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给对足够时间接纳百姓?



    许良会这么好心?



    这可是两军交战啊,谁会这么好心?



    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冯源只是死死盯着许良,“你不会让将士混在其中,想趁偷袭吧?”



    许良呵呵一笑,“陛下与诸位大人在此作证,后续本官绝对不会有百姓之中出现大乾兵相应的举措。



    若有,则本官此战落败!”



    “冯大人,既是如此,这些百姓你许不许他们入城?”



    “这”冯源眉头紧锁,盯着许良的眼睛,想要从中看出什么。



    然而许良目光挑衅,他什么也没看出来。



    “他在诈我!”



    冯源内心不断给自己暗示,旋即咬牙,“我许他们入城!”



    许良赞许点头,“好,冯大人果然是仁义君子,下官佩服。”



    “只是”他话锋一转,“冯大人,下官有一事想要请教,一城忽然多出至少两万百姓,城中粮食能撑多久?”



    “这”



    冯源脸色瞬间苍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