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状元郎不用,你用许良?

A+A-

    “指点不了?”



    许定山跟顾春来都听愣了。



    但两人转而就兴奋起来。



    陈先生指点不了岂不是明一件事——许良的才学没问题!



    许定山喃喃自语,“没想到啊没想到。”



    顾春来忍不住问道:“老爷,什么没想到?”



    “没想到咱老许家祖坟冒青烟了,竟然会有这么一个读书种子!”



    “好好好,良儿,跟我去祖宗祠堂!”



    许良诧异,“去祠堂干什么?”



    “谢祖宗福荫啊。”



    许良疑惑:“不应该是祖宗谢我光耀门楣了吗?”



    许定山:!!!



    “春来,我刀呢?”



    顾春来:“我去拿!”



    陈先生眼见这三个“活宝”,面皮抽搐,拱道:“老国公,顾将军,大公子,既然这里没我的事了,老朽就告辞了。”



    许定山像模像样拱,随即随折了院墙边的竹条就抽了上来。



    “兔崽子!”



    许良撒腿就跑。



    



    礼部。



    礼部侍郎郑敏接到了镇国公府派人送来的呈报,上面报的是许良选的礼服样式。



    郑敏登记在册后将呈报转呈翰林院博士吴明。



    按照大乾此前的定例,皇帝出城登高祈福,都是礼部跟翰林院一起商议礼仪规制,再按照仪制行事。



    吴明接到呈报后不由皱眉,“许良?”



    郑敏诧异,“怎么了,吴大人?”



    吴明眉头紧锁,“若论样貌、谋略,本官对这位年轻的许大人是极为佩服的。



    当日在兵部的沙盘演练,本官也曾旁观,其行军调度虽狠毒,却暗合兵法,是真的有统兵打仗之能。”



    “先有二计退魏、楚,后有伐韩之策,皆是有功于大乾,有功于社稷”



    “照理陛下恩赏他,本官是极为认同的。”



    “可有谋略不等于他有才学,尤其是重阳节这种关乎大乾颜面的事,陛下岂可爱屋及乌?”



    “放着好好的状元曹翕纯不用,却用许良,这不胡闹吗?”



    郑敏赶忙低喝一声:“吴大人慎言!”



    他随即压低嗓音道,“不满吴大人,咱们张大人对许大人似十分欣赏”



    吴明摇头:“张大人师从公羊派,是主战之人,他欣赏许良诸多对外谋略并不奇怪,但这不是许良当簪花郎的理由。”



    “术业有专攻,他许良就不是这块料!”



    “此等关乎颜面之事,必须阻止!”



    吴明拿了呈报,转身前往皇宫求见女帝。



    事涉重阳庆典,萧绰自然召见。



    吴明见面之后也不遮掩,直接将事情始末了一遍,最后才道:“陛下,许大人固然有谋略才干,但其才学委实上不得台面。”



    “陛下破格重用许良已是列国罕有,如今又将文人士子最看重的一件事交由许良来做,恐怕不妥!”



    面对吴明的忠直谏言,萧绰也是无法直接拒绝。



    她原本以为凭许良之功,代替她登高插花祈福不过是一种恩荣象征,不至于引起如此大的反对。



    她甚至都没将插花后的吟诗赋词当回事!



    事实上,在上次听了许良教钱不韦的诗词坏一国风气毒计后,萧绰对诗词感官印象就直线下降。



    且她作为皇帝,凡事优先考虑的就是实用性。



    



    诗词这种不能当饭吃,且还有可能让一国文风浮夸淫靡的,对她来更是不在考虑之列。



    她完全没想到以吴明为代表的文官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吴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



    “自然是换了许良,让新科状元曹翕纯插花祈福!”



    吴明正色道,“陛下,一个人再出众也不可能事事擅长。



    许大人有谋略,懂兵法,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陛下想要表示恩赏,也不是非要用这种方式。”



    萧绰只觉头疼。



    吴明得的确有道理,甚至她也觉得自己此事做得欠妥。



    可君无戏言,此事乃是半个多月前就与许良定下,如今却要她出尔反尔?



    萧绰思虑再三不知如何解决此事,只得摆道:“吴爱卿且退下,容朕斟酌一番再作答复,如何?”



    “不!”吴明摇头,“陛下,此事非常明了,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许大人的才干体现在谋略上,而不是才学上。”



    “陛下或许没在意,许大人此前在酒楼里高谈阔论,正是科举失利。



    他若果真有文才,又岂会在酒楼醉后胡言乱语?”



    眼看萧绰没有回应的意思,吴明皱眉苦思,终于弄明白女帝皱眉原因。



    他拱道:“陛下,若许良有真才实学,微臣自当请罪。”



    “可若他于诗词文学上果然是个草包,微臣纵死也要阻止陛下!”



    萧绰被吴明一连串在情在理的话搅得烦不胜烦,可又拿这个忠臣没办法。



    无奈之下他只得看向上官婉儿,低声吩咐:“去,让许良进宫,把事情给他听!”



    上官婉儿领命而去。



    



    马车上,许良静静听上官婉儿了事情始末,不置可否。



    似此事与他无关。



    上官婉儿忍不住问道:“许大人,被人如此轻视怀疑,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的吗?”



    许良摊:“我能什么?你当时也在旁边看到了,我不想当的,是陛下非塞给我”



    上官婉儿忽地打断他,“多少?”



    许良:“啊?”



    “多少银子你能摆平此事?”



    “这”



    “三百两?”



    “上官大人,那可是翰林院大学士,还有个状元得加钱!”



    “五百两!”



    “好上官大人果然豪气,巾帼不让须眉,瞧好吧!”



    许良收好了银票,旋即靠坐在马车上,不再言语。



    上官婉儿皱眉不已,“不是,许大人,你接了我的银票,总该让我知道你是打算如何解决此事的吧?”



    “如何解决,当然是向吴大人证明我有文才!”



    “你?”上官婉儿满脸不信,“许大人。我承认你有些歪才,但你似乎忘记了长安城盛传的那两首诗词了。”



    “那两首诗词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到这里,上官婉儿冷哼一声,“许大人,本官不是陛下,还要讲究个一言九鼎。



    若你不能解决此事,银子我可是会要回来的!”



    许良满脸真诚,笑容灿烂,“上官大人放心,你可以怀疑本官的人品,但请不要怀疑本官挣银子的决心。”



    上官婉儿原本还心下忐忑。



    闻听此言,竟忽然觉得莫名心安!



    须知这次她给的可是五百两银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