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魏使者,你怎么支棱不起来了?

A+A-

    “王老将军,你放心,我大魏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本王此番前来,就是亲自赎你回去的!”



    天牢内,魏婴听到王景言语,心底顿生不妙。



    若王景此时死在大乾,以许良的尿性,肯定会大肆宣扬出去。



    一旦被列国知道,魏国的名声就臭了!



    那样的话,列国能人谁还愿意去魏国?



    果不其然,王景听到这句话后终于回头,面上神色也有所缓和。



    他沉声道:“王爷,末将身在囹圄,每日受这杂毛的编排。



    若非身许大魏,何惜一死”



    一旁许良听得腹诽不已。



    这老杂毛,的词都是他教的。



    加上情真意切的演绎,真就给他装起来了。



    “老夫死不足惜,但有一心愿,能终有一日马踏大乾,刃这杂毛!”



    许良:!!!



    这句他没教!



    这老东西,还发挥上了!



    没想到魏婴若有所思点头,“亦有同感。”



    许良目中杀一闪而逝,微笑道:“前辈这话可就昧良心了,晚辈为了能促成乾、魏和谈可是忙前忙后,后脚跟不沾地。”



    王景不置可否,只是冷笑。



    魏婴心底松了口气,“王将军,且稍微忍耐几日,本王即刻与大乾和谈。”



    王景拱称谢。



    魏婴看向许良,“许大人,既如此,两国和谈可以开始了吧?”



    许良笑着点头,“我大乾一直愿意和谈,是你们一直拖着。”



    魏婴不愿做这种口舌之争,转向魏虔,“让车英来吧。”



    许良眯眼,“今日就谈?”



    魏婴冷笑:“许大人都了我魏国一直拖着,不如趁此会证明一番,究竟是谁没有诚意。”



    许良点头笑道:“那好,请王爷移步鸿胪寺,也容下官通知上官跟几位同僚。



    但有一事,本官要先声明。”



    “何事?”



    “若王爷觉得今日能商谈出结果,不妨把能决策的人都叫上。



    若不能,那就改日再议,也省得跑来跑去,如何?”



    魏婴认真看着许良眼睛,好一会才点头道:“理当如此。”



    于是双方各自邀人,一个时辰后齐聚鸿胪寺。



    大乾方以许良为首,又有女帝随侍女官上官婉儿,尚书阁首辅张居中携户部、工部、兵部、礼部主官及各司主事,鸿胪寺卿谢照等。



    魏国方以魏婴为首,其次为魏虔、车英及魏国户部侍郎马达等加一起二十一个人。



    看架势,双方都是奔着一场和谈解决两国分歧的想法。



    原本作为许良“上官”的谢照如前世主持一般寒暄了几句,接着便示意许良可以开始了。



    许良拱,“张大人。”



    “上官大人。”



    二人旋即来到许良身旁,点头致意。



    这二人一个主调度、负责拍板,一个代表女帝,负责把控方向。



    “冯大人。”



    “许大人。”



    “甘大人。”



    “”



    第二批被点到的人依次站到许良身后。



    



    这些人是各部堂官,在他身后负责关键时候提醒许良和谈细节把控。



    其余没被点名的人也没走,各执纸笔记录,实时推敲。



    各部协同办政,气势蒸腾。



    不管点名的,还是没点名的,在场的一个个看向魏使的目光都带着跃跃欲试。



    仿佛只要许良一声令下,他们就能撸起袖子跟魏使打起来。



    反观魏国方则简单得多。



    魏婴、魏虔简单商议之后伸指指点点:“你,你,你,还有你,跟在我们旁边,打起精神来。”



    对于大乾众人的目光,魏婴视若无睹。



    他是带兵之人,在战场上见惯了仇视的目光。



    但魏虔不同。



    在此之前,他出使各国,哪次不是受到礼遇?



    可这次大乾群臣的目光让他备受煎熬。



    有讥讽,有鄙夷,还有振奋。



    独独没有上次他来长安时的闪躲与怯懦!



    张居中居然还冲他拱道:“魏使者,幸会啊。



    数月之前魏使者在我大乾朝堂上气势逼人,只怕没想过有今日吧。”



    大乾群臣哄笑不已。



    数月前魏虔曾在太极殿上大放厥词,让群臣无计可施,颜面无光。



    不想短短数月之后的今天,魏国作为战败国夹着尾巴来大乾求和了!



    解气!



    魏虔有心反驳,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



    来此地之前魏婴已经叮嘱过他们,除谈判外不与大乾群臣做无谓的口舌之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他心底极为不甘:作为使臣,若是不能在别国臣子甚至天子面前趾高气扬,那还做个锤儿的使臣?



    无奈之下他只得拱,算作回应。



    在他身后的车英情况比他略好,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许良会心一笑。



    张居中师从儒家公羊学派,向来主张有仇必报。



    先前伐韩他也只是国库银子不够,建议女帝慎重。



    而魏国袭取浦津渡时,他的反应只有一个字——打!



    此时冲魏虔的这几句话,已经算他顾及身份,话“客气”了。



    许良看向魏虔,目光中带着挑衅,意味明显:伙计,你怎么不支棱了?



    魏虔心底火气压了又压,想到许良不过区区十九岁便作为大乾和谈主官跟他对向而坐,实在屈辱



    “许大人,既然和谈就少些无关紧要之举吧,还是开始吧。”



    魏婴一句话打断魏虔思绪,“魏大人,你是正使。”



    魏虔深吸一口气,神色恢复平静,高声道:“大乾诸位,魏、乾对河西之争,古来有之。



    此前本官出使大乾讨要河西三城,乃是贵国丰祥三年与魏国定下的事。



    只是乾皇陛下以其他理由拒绝,我魏国左起将军心怀激愤,这才提兵索城”



    “不想贵国不仅不还城池,反而鸠占鹊巢,占了我魏国平阳、榆城,并接连派兵袭扰我魏国蒲阳、南曲等地”



    “我魏国不愿百姓遭受战乱之苦,愿与大乾罢战和谈划桑城、曲水给大乾,大乾归还平阳二城”



    不等他完,大乾群臣已经纷纷议论开来。



    “尔母婢兮,这厮好大的脸,两座城换两座大城?”



    “魏使者,是否还未睡醒?”



    “打了败仗的还敢如此嚣张?”



    “”



    便连许良也嗤笑道:“魏大人,河西如今是我大乾的,怎么听你口气是我大乾不仅要归还平阳、榆城,还得把浦津三城也拿出来跟你们商谈归属?”



    “你在想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