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楚皇慌了!

A+A-

    楚国皇宫,御书房。



    楚皇熊均满脸怒容地抄起中的奏章砸向对面站定的几人,怒声骂道:“蠢货,一群蠢货!”



    “朕能指望你们什么?”



    “下旨之前你们韩先云不会反,现在呢?”



    “大乾来使催讨钱粮,是你们那是韩先云定下的盟约,不用遵守,结果呢?



    大乾转身就去跟韩贼勾搭上了!”



    “”



    “郭相,话啊,怎么不了?”



    被点名的郭开喏喏着不敢吭声。



    其余人也垂首不语。



    恰在这时,当值太监来到门口,尖声道:“启奏陛下,有丹阳方向的急报。”



    “念,让这几位国之柱石也听听,他们都给朕办了什么好差事!”



    “遵旨!”太监拆开密信,大声念了起来,“逆贼韩先云确立国号为宋,年号天义



    韩先云命张毅为兵马大元帅,讨伐韩国。



    韩国旧地属宋的阳城、淮东等地已经倒戈,投了宋国



    吴吴国遣使与宋结盟,约定互不侵犯”



    “够了!”熊均怒吼。



    太监吓得一个哆嗦,赶忙闭嘴。



    他心翼翼快步迈着步子双将奏报放在御案上,又急匆匆往后退去。



    熊均则抄起奏章甩向郭开,“郭相,你好好看看!



    这就是你的‘谅他也不敢反’!”



    郭开眼见再也躲不掉,只得硬着头皮道:“微臣有罪,低估了韩贼的狼子野心,请陛下降罪!”



    “降罪,降罪,若降罪就能解决此事,你们几个都得死!”



    郭开吓得哆嗦,赶忙躬身垂首,“陛下——”



    熊均看向站在一边身着武将朝服,始终皱眉不语的人,“芈将军,你怎么看?”



    几人闻言,不由侧面看向此人。



    芈仲,楚国军中第一人,与其幼弟芈昭同拜一人为师。



    韩先云正是他师傅的师弟,也是他的师叔。



    二人虽属同门,却常年各自镇守楚国东、北两地,少有往来。



    甚至芈仲为了避嫌,常年来一直少与这个师叔有交集。



    此次伐吴本该是芈仲挂帅,但芈仲以东南吴越蠢蠢欲动为由拒绝了。



    楚皇当时想着左右与大乾结了盟,短时间内不会有战事,便让韩先云率军由北到东,讨伐吴国。



    谁曾想,一时心血来潮之举,直接让大楚经历如此大变。



    芈家是自熊氏立国时便支持皇室,闻听此等大变之后,芈仲主动上奏,请求回京处置此事。



    可以,此次若是由芈仲挂帅,熊均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



    因为熊氏跟芈氏数百年的互相通婚,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反熊氏,芈氏也不会反。



    他之所以让芈仲回来,除了是因为芈仲对他忠心外,还因为芈仲军中第一人的身份。



    有他在,熊均的底气就在。



    尤其是收押韩先云的家人不杀,也是芈仲第一时间提出的建议。



    芈仲微微欠身,“陛下,以微臣所见,此事好解。”



    熊均闻言大喜,“爱卿快,什么法子?”



    芈仲淡淡道:“陛下只需查明究竟是谁造谣韩将军有谋反之心即可,将其捉拿归案,直接绑了,微臣将其带到韩将军面前,任其处置。



    君臣尽释前嫌,则可重归于好!”



    熊均看向郭开,“郭相,那个捕鱼的渔夫呢?



    还有那个见到巨熊的樵夫,快去,把他们给抓来!”



    “这”郭开沁出冷汗,“陛下,那渔夫微臣已经打发他回去了。”



    “现在去,把他抓回来!”



    “这”



    “这什么这?”熊均怒视郭开,“还不快去!”



    郭开不敢反驳,忙不迭躬身,“微臣这就去!”



    他急匆匆出了御书房,额头冷汗再也止不住了。



    他可以确定,韩先云事情的真相他知道,楚皇定然也知道。



    楚皇甚至能猜出那渔夫早被他傻掉了。



    即便如此楚皇还是让他去抓人,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楚皇让他去找替死鬼!



    渔夫好找,樵夫也好找,问题是一旦韩先云为了家人选择放弃造反,重回朝堂,凭其在朝中的影响力,势必要对他清算。



    而今之计,唯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御书房内,熊均已经遣散众臣,只剩芈仲。



    芈仲左右见到无人,拱沉声道:“陛下,韩将军魏国镇守北疆十四年,要反的话早反了,何必等到今日?



    就算您真的怀疑,也完全可以先发召安抚,再想法子秘密查明真相,如何就这般容易下旨召他回京,这不是逼他反吗?”



    “朕”熊均没有跟芈仲对视。



    论年龄,芈昭比他大七八岁。



    



    论两家辈分,芈仲算是他的表叔。



    更何况韩先云造反的真相他心知肚明!



    眼见熊均如此反应,芈仲心底已然明白大概,慨叹一声。



    “陛下,微臣在南越镇守边疆,听闻宫中郑美人因为听信了郭夫人挑唆言语,在陛



    熊均皱眉,“此事将军从何处听来?”



    芈仲没有回答,反而又问,“若微臣所料不错,这次韩将军被造谣有造反之心,其证据也都是由郭相提供的吧?”



    熊均摇头,“还有祖地守陵老卒,且他们确定与郭相从未有过往来。”



    芈仲不置可否,又问一句,“微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是不是在心底也想着趁此会削了韩将军的兵权?”



    熊均默不作声。



    芈仲眼见如此,躬身行礼,“既如此,微臣请陛下收回微臣的兵权!”



    着,他双托举,递出一枚令牌。



    熊均赶忙上前,推回芈仲的,“将军,你心底清楚,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猜忌你的!”



    芈仲摇头,“陛下,论军权,微臣比韩将军犹有甚之。



    若论造反,微臣造反的可能比韩将军更大。



    今日红鱼吐石、巨熊托书是‘天命在韩’,韩将军便要被定为逆贼。



    来日再有青鱼吐石,则微臣一家老百余口断难活命!



    求陛下看在芈家世代忠贞的份上,给臣一个安享晚年的会!”



    熊均满脸羞愧,“将军,无复猜疑,朕是不会收你的兵权的!”



    芈仲叹道:“陛下,微臣中的兵比韩将军还多,陛下尚能相信微臣不反,为何就要怀疑韩将军要反呢?”



    熊均眼见躲不过,只得如实道:“此前朕欲与魏国联,从大乾东、南两处逼迫大乾,意图获取巴蜀之地的城池,以此将江水流域的肥沃之地收为己有。



    只是没想到后来被大乾巧妙化解。



    朕便想着,既然北方、西方疆土暂时无法拓展,那便从东面吴国入。



    但想要伐吴,朕必须确保大乾不会趁火打劫,便派人前往大乾结盟。



    原本按照朕的计划是给大乾一些好处,确保他们不会背后捅刀子就行。



    郭开前去和谈,一直将这好处定在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并无其他附加条件。



    结果韩先云去了之后,不仅跟大乾定下了三百万两的什么狗屁加盟费,还要让朕每年至少卖一百万石的粮食!”



    芈仲皱眉,“竟有此事!”



    熊均点头,“我大乾又不是被打败的魏、韩两国,跟大乾签订这样的盟约等若是丧权辱国!



    将军,若只是些不着调的鱼吐珠,珠刻字,朕自然不会理他。



    可前有数百万的钱粮送给大乾,后有他与大乾南面守军的书信往来



    你看看,朕这里还有!”



    着,他在御案上一通翻找,找到几封信,递了过来。



    芈仲疑惑接过,看了看,不由皱眉,“陛下,这书信上怎会有如此多的涂抹?”



    熊均摇头:“朕也不知,但谁会写信有如此多的涂抹?



    不过从上下行文所之事上来看,定然是涉及他与大乾密谋之事。



    将军,换了你,会不会选择相信?”



    “况且朕下的旨意也只是想让他自证一下清白,也并未要他一定回京



    谁能想到他反应如此激烈,竟杀了朕派去的人,还直接称帝了!”



    此时,



    芈仲眉头已经拧成了疙瘩。



    他再也不敢像先前那样笃定韩先云是被冤枉的了。



    诚然,若韩先云问心无愧,他怎么会连辩解都不辩解,直接杀了信使?



    若无反心,怎会得知有上天启示后就果断称帝?



    如此来,倒是他草率了!



    可他对熊均也太了解了。



    尤其是郭开,在他心目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



    此事有郭开参与,岂会没有蹊跷?



    而熊均眼见芈仲犹豫,赶忙出声:“将军,你也看到了,若非形势所逼,朕岂会在征讨吴国这个节骨眼上召他?”



    芈仲眉头紧锁,“陛下,容微臣再想想。”



    熊均连连点头,“将军尽管想,朕现在只能相信将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芈仲凝眉思索,良久之后,芈仲颓然叹道:“陛下,不若这样,还是按微臣方才的,将那些造谣的人抓起来,送往韩将军处,言明此乃误会。



    陛下同时降下一道圣旨,恕其无罪”



    熊均急了,“将军,不”



    芈仲沉声打断,“若他愿意放弃造反,只身返回郢都,则证明他的确是被冤枉的。



    此事断然与郭开脱不开干系,届时就请陛下严惩郭开!



    若他不愿,则微臣亲率大军平叛!”



    熊均一听,顿时松了口气。



    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无论如何,都有芈仲给他托底!



    然而芈仲却没完,“还有一事,陛下必须得做!”



    “何事?”



    “履行与大乾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