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许良阳谋,他不得不选!

A+A-

    “你家公子?”



    韩先云脸色难看。



    难怪他刚才一直觉得奇怪,眼前这人明明只是个兵卒,面对他时却不卑不亢。



    原来他不止是一个兵卒!



    让他脸色难看的是自己种种举动似乎都在许良算计之内,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许良精心给他挖好的坑!



    他有心不去看第三封信,不按许良的算计去行事。



    可如今的形势却由不得他不低头。



    面前就是郢都,北边襄州的芈昭随时有可能放弃抵抗大乾,转而切断的背后。



    掉头回去更是不可能。



    只要他敢掉头,顾春来会立马跟熊云联,从背后追击。



    顾春来或者许良给他的两个选择其实就一个,还是阳谋,他明知是坑还是得往里跳。



    但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一旦放开脚跟熊云死磕,顾春来会不会坐收渔利。



    这第三封信他想看也得看,不想看也得看。



    一如第二封信里的威胁,仍是阳谋!



    韩先云咬牙接过第三封信。



    结果看了之后目中却露出精芒。



    他连声赞叹,“好,好!”



    旋即看向来人,“你回去回复顾将军,襄州、南阳之地我韩先云皆认。



    不管是大楚,还是大宋,此决议不会再改!”



    来人拱,“韩将军的答复,将会一字不落回复顾将军。”



    “有劳。”韩先云点头,“还有一事,希望你能转达顾将军,烦其帮我拦住芈昭之部。”



    来人再次拱,“将一定传递到。”



    韩先云点头,命人将其送走。



    刘光这才问到:“陛下,那许良了什么,竟让您确信顾春来不会趁下?”



    韩先云叹道:“此子算计太深,让我无法不相信啊。”



    “他在信中以魏国为例,明此前没有尽全力削弱魏国的缘由。



    他也了,留下一个强大的魏国对大乾有利。”



    刘光面露不解,“楚国强大,对大乾有利?”



    “当然。”韩先云点头,“楚国经此一战势必元气大伤。



    可伤到何种地步对大乾来却尤为重要。



    若从此一蹶不振,则齐、赵、魏等国定然会趁虚而入,向南攻楚。



    大乾固然可以与列国一起瓜分楚国,却势必要跟群狼夺食,损失难免惨重。



    若楚国大战之后仍有自保实力,则齐、赵、魏等国必不敢轻举妄动。



    大乾则可以在这期间不断寻找会,以极的代价获得极大的利益。



    就像这次。”



    刘光大恨。



    许良此举分明是想一点点独占楚国的好处,而不是跟列国一起瓜分。



    当有一天大乾从楚国身上撕下足够的肉,有把握将剩下的楚国一口吞掉,或者是在列国争夺中占据大头,定然会毫不犹豫发动伐楚。



    这个目的,许良在书信里写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遮掩。



    因为他知道,韩先云也罢,熊云也罢,不可能甘心楚国就此被瓜分,肯定想着重整楚国山河,再创一番基业。



    当然,若他们有足够大的本事收回失地,也是本事。



    这仍是阳谋!



    还是韩先云不得不接受的阳谋!



    拒绝了,就意味着投降,意味着放弃。



    如此一来,他此前的称帝将变得毫无意义。



    他家人也将白死!



    刘光回想起自己跟许良打交道的经历,心有余悸。



    许良压根就没离开大乾,却将乾、楚的战事算计得明明白白!



    可笑自己当时还想着离间他跟女帝萧绰的关系。



    猛然间,他又想到一事:“陛下,末将还有一事不明。”



    “!”



    “大乾许良是如何动齐、赵、魏三国不趁进攻楚国的?”



    韩先云闻言幽幽一叹,将第三封信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刘光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直看得头皮发麻,瞪大眼睛。



    “这,这”



    信上许良建议女帝派出使臣往齐、赵两国,陈以利害,告诉他们趁此会伐吴、伐燕的好处比伐楚得到的好处要远多于伐楚



    甚至他也威胁了齐、赵两国,若伐楚,则大乾会竭力帮楚国,让两国出力不讨好。



    若各自伐吴、伐燕,则大乾会帮赵国稳住魏国,帮齐国按住楚国



    看完之后,刘光只觉得自己能从大乾安然活着出来,真是许良大发善心了!



    他喃喃道:“他才十九岁啊,竟将人心算计到如此地步!”



    



    郢都城北,五十里。



    旗甲分明的大乾军停军休整。



    “将军,那韩先云也不是易与之人,他会选择承认南阳之地吗?”



    一身甲胄的顾春来持缰绳,目视南方,“由不得他不选!”



    “为何?”



    



    “大公子给他的选择,他没得选!”



    



    “没得选?”



    大乾皇宫的御书房内,张居中满是震惊地看向一旁两拢袖的许良。



    “许大人,你的意思是不用担心南阳、襄州等地会反复,直接设州,派驻官员即可?”



    许良点头,“不错,而我大乾在清州地带的驻军则可趁势将驻扎地向南推进到襄州之地。”



    张居中忍不住问道:“那南阳之地呢?”



    许良神色淡然,“南阳之地的驻军还得在襄州之上。”



    张居中沉默。



    他自然知道许良的意思。



    南阳地势平坦,南面的焉郢既是楚国的要塞,也是南阳之地的咽喉。



    大乾得南阳之地的下一步就是夺取焉郢,为以后深入楚国腹心之地乃至郢都做准备。



    现在看来,许良是走一步算一步乃至三步!



    趁着张居中沉默的当口,萧绰看向甪里言,“甪里爱卿以为如何?”



    甪里言思索片刻,点头道:“微臣同意许大人的。”



    萧绰点头,“既然如此,那两位大人等会就去紫宸殿跟各部堂官议定增设州府的事吧。



    官员、人数、选府等事都要尽快落实,若无其他事,便各自去忙吧。”



    “遵旨!”



    就在几人转身准备离去时,萧绰忽然想到一事,抬拦下,“等等!”



    “嗯?”



    “许爱卿,适才你在朝堂上加冠之礼选请大宾的事,此事张罗得如何了?”



    许良拱,“劳陛下挂心,已经确定两个了。”



    “两个?”几人纷纷疑惑。



    只有张居中似想到什么,忍不住开口,“许大人是想请三位大宾?”



    许良点头。



    萧绰、上官婉儿、甪里言各有诧异,片刻后也都反应过来,“你是想仿效王周加冠古礼,以三位大宾主持?”



    许良再次点头,“是。”



    张居中面露诧异,看了看许良,面露沉吟,“若找三位大宾,当在此之前参见天子。



    天子”



    他又看向萧绰。



    萧绰凤眸闪烁,盯着许良,“许爱卿这是”



    许良大方拱,“陛下就是天子!”



    几人神色大动。



    张居中本就是礼部尚书出身,甪里言的甪里世家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



    至于萧绰跟上官婉儿更不用,师承颜秋,学识不凡。



    几人都知道王周加冠礼见天子意味着什么——十二旒冕的天子!



    原本许良加冠只是一人之事,可弄个三人加冠礼就成了朝廷乃至大乾的事!



    因为此事把萧绰这个皇帝也牵扯进来,需要她把九旒冕换成十二旒冕。



    十二旒冕一旦戴上,就等于告诉列国:朕是真正天子,高你们一等!



    现在列国戴九旒冕的那些皇帝怎会由着萧绰一介女流踩在他们头上?



    这件事一个不心就会引来列国共同讨伐大乾!



    然而萧绰只是在听了许良的话之后笑问几人:“几位爱卿觉得如何?”



    张居中跟甪里言对视一眼,纷纷拱,“臣请陛下慎重!”



    上官婉儿神色紧张。



    她已经提前知晓,还没来得及呢。



    她在心底忍不住暗骂许良这个惹事精,但仅仅是犹豫片刻她就点头道:“以我大乾如今实力,也无惧列国仇视。



    便是无大乾不招惹列国,他们也一样会伺生事。



    既是如此,我大乾又何须在乎列国的看法!”



    许良不由再次看了上官婉儿一眼。



    这是一天之间上官婉儿第二次给他送来助攻了。



    可以确定她是越来越向着自己了。



    就是不知道为何今天看他的眼神怎么怪怪的,看样子就跟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一样。



    不等他想明白其中关键,萧绰已经开口:“许爱卿,这十二旒冕朕要是戴了,这压力可不能是朕一个人背。”



    许良闻言,正色拱,“回陛下,微臣自然明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微臣想获得天子亲封的三人加冠礼,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言一出,几人目光陡然亮起。



    张居中、甪里言看许良时目中满是振奋与惭愧。



    一个勉强算是成年的许良都有如此胆魄,偏他们还畏首畏尾?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好,好,许爱卿得好!”



    萧绰大笑。



    许良这番话于她而言简直是到心里去了。



    甚至她比张居中等人对这句话感触更深,也更为认可!



    她是女子称帝,经历了太多的质疑、刁难,但她也向世人证明了她可以!



    而许良这句话也坚定了她的想法:她可以做得更好!



    上官婉儿早已是美眸顾盼,流光溢彩。



    只因敢以加冠礼去高调向列国宣战的许良是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