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暖心的故事,孩子有时候也会被遗落,如田野里的麦穗。

A+A-

    缘就是这么巧合,民政局长刘世杰和县长何惠民到京城出差,去办事。



    当然县长还有民政局长吗?也不能太寒碜,于是看见一个戈壁胡杨林酒楼,就进了酒楼。



    两人到京城来,要尝尝京城的特产。



    来一份烤鸭,何惠民吆喝着。



    再来一份卤煮火烧,来两碗炸酱面。



    每个人都有家乡的味道,县长何惠民端起炸酱面,吃了一口,甜面酱特甜。



    何惠民在家乡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尝了一口,“这是什么炸酱面?就一个甜面酱味道。”



    刘世杰也品尝了卤煮,“什么卤煮,就嚼不动,还有京城烤鸭比家乡的水煮鸡味道差远了。”



    两个人吃饭吃出一肚子气,刘世杰也抱怨京城的炸酱面,特甜,不好吃。



    什么烂怂(方言骂人的话意思就是人)做的饭,这么难吃。



    没想到一个年轻的俊秀后生,也用家乡话了句:“我也求不住料——(坚持不下去了)。”



    何惠民、刘世杰一愣,原来这里的服务员也有我们戈壁人。



    你是?



    那个年轻俊朗的后生彬彬有礼:“我是西河县双桥镇人,是戈壁胡杨林酒楼的厨师长,负责西北的风味,你们怎么没点大煮羊肉,水煮鸡或者别的戈壁风味?”



    这是我们西河县的县长何惠民,刘世杰不忘恭维何惠民。



    在西河县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已渗透到平民血液里。



    县长何惠民趾高气扬,他以为在西河县内碰上了村民,对他顶礼膜拜。



    这是我们西河县的民政局长刘世杰。



    那个俊朗的后生微微点点头致意:“刘局长好。”



    刘局长姓刘,在双桥镇也有一个姓刘的,不知你们是不是一个刘家?



    在西河县宗族文化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当然这就是谈的内容。



    奥。



    我们黑山村和双桥村原本是一个刘家,我也是从黑山村出来二十多年了,族谱上我们黑山村就是双桥村迁移过去的。



    双桥村刘姓的辈分比我们的辈分高。



    怎么你也姓刘?



    远在千里的京城居然碰上了同宗的人。



    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你们两家就相隔的远了。



    我们是“世”字辈,而双桥村刘家是“忠”字辈,是我们的上辈。



    刘世杰哈哈大笑:“不过现在名字不按辈分了,现在也不计较辈分了,你在京城还挺土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个俊朗的年轻人,他略略有些含羞。



    “世”字辈和刘局长是一辈,刘局长一定认识那个人。



    他在西河县水利局大坝水管站工作,他当过兵,在南方打过仗。也姓刘,和刘局长是“世”字辈。



    他是谁?



    那个年轻人出了这个人的名字。刘世雨。



    他是我弟弟。



    那个年轻人惊讶的不出话来,突然客气起来。



    哎呀。



    舅舅,你是贵客。



    是舅舅,是我恩人刘世雨舅舅的哥哥。



    我们家在西河县双桥镇大坝村,我姓郑,叫郑学艺,出来闯荡京城已经十年了。



    刘世杰以为遇上了骗子,赶紧推脱,我们还有事,还得办事。



    那个郑雪艺急了,舅舅,你稍等,我妈妈借刘叔四千元钱,你是他哥哥,务必转交给刘世雨舅舅,有会我一定到西河县拜访刘世雨舅舅。



    郑雪艺在戈壁胡杨林酒楼吧台,点了四千元钱,装在一个信封里。



    我去年到西河县,当面给刘世雨舅舅,他不要,我妈妈已经还钱了。



    舅舅,你不知道,我们西河县浇地是大水漫灌,一年就三轮苗水,家里出了变故,爸爸矿山冒顶,压在了石头下。



    我又上学,只有妈妈浇水,我们家浇水的堤坝倒了,妈妈又压不住水,是刘世雨舅舅,他是公家人,跳进了沟渠里,用麦草压水,也没有压住。



    刘世雨舅舅又给我们家放了一次水,到我们家来,看到我们家穷,给我们家借了三千元钱。



    还让妈妈到水管站喂猪,挣钱补贴我们家。



    妹妹郑学慧在西南政法学院上研究生,那年过年我妈妈在水管站喂猪,分了一个猪头,四个猪蹄。



    刘世雨舅舅还给割了五斤肋条肉,那个年,是我们兄妹两个过得最温情的一个年。



    你就不怕我们骗你吗?刘世杰对郑雪艺。



    西河县东门吵个架,不到五分钟,西门的人就听见了。



    那句家乡话:我也秋不住料,(坚持不下去了)。不会骗人,况且你们是领导,是有身份的人,不会骗人。



    刘世杰呵呵笑笑,对县长何惠民:“我那个弟弟刘世雨,其他都好,就是脑袋不开窍,夫妻俩现在连个孩子都没有,他岳父陆一明,在我们戈壁省也是一个一流的书法家,就一个独苗陆呦呦,结婚好几年了,不要孩子。”



    “今天给四川寄两千,明天又给河北寄五百,后天又给河南寄一千,是给困难的战友父母亲尽点孝心。”



    “你何县长,那是当地政府的责任,就为这件事情我弟弟和弟媳妇经常吵架,还好陆一明也是一个明理人,不计较。”



    “可人家的抱孙子啊,何县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乡当地的乡俗。”



    “我养的是一个女孩,妈妈表面上不在乎,可是她也急着抱孙子,经常在我弟弟面前唠叨。”



    “哎”



    我那弟弟就是脑袋不开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有会你们兄弟俩多谈谈心,何县长宽慰刘世杰。



    郑雪艺听到刘世杰和何惠民的谈话,看来这就是刘世雨的哥哥。



    你稍等,在北京没有好吃的,他又给刘世杰装了一只烤鸭。



    刘叔,京城没什么好吃的,打拼也不容易,你们这么贵重的客人,应该到家里叙叙旧。



    但是我住房是租的,房间,不敢把客人往家里带,所以这点意思,一定要让刘奶奶亲口尝尝。



    刘世雨舅舅给我们家帮了大忙。



    刘世杰接过了纸袋子,他心里诧异,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刘世杰和县长何惠民走到吧台,一只烤鸭,两份卤煮火烧,两碗炸酱面。



    按照西河县官场规则,就是下属算钱,然后到单位上报账。



    不好意思,二位,你们慢走。



    二位的账已经结了。



    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刘世杰回头望望,是郑雪艺。



    他朝刘世杰挥挥,然后点头微笑,眼睛挂满了泪花,强忍着,终于他没有忍住,眼泪如同溪流从眼角瞬时倾泻而下。



    他背过身去,用双蒙住了双眼,然后走向了戈壁胡杨林酒楼的后堂。



    那个刘世雨舅舅还好吗?郑雪艺心里默念着。



    县长何惠民向刘世杰努努嘴,意思就是虽然郑雪艺买的单,但是吃饭的发票,你不能不要,到西河县民政局还得报销,这就是凭证。



    算了,难得人家盛情款待,也难得我弟弟刘世雨的人缘。



    这次刘世杰没有从,戈壁胡杨林酒楼要空白发票。



    刘世杰虽然不理解弟弟刘世雨所作所为,但人是感性动物。



    一个人善意的举动,都会感动其他的成员。



    刘世杰也被这件事感动了,在生活困苦中第一个伸出援相救的人。



    一定给生活困苦的人,在脑海里留下阴影,终生难忘。



    所以通过这件事,刘世杰就写了西河县民政局救助失学儿童计划,简称阳光捡漏计划。



    贪官刘世杰此时还不是贪官,为一个监狱中贪官辩护。



    唐朝刘禹锡曾有句名言:“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这是他被贬二十三年,回家后发出的肺腑之言。



    为生死未卜刘梦瑶的一个贪官爸爸辩护,也为害的英雄弟弟刘世雨,抱着战友金忠遗体啼哭,无处下葬。



    这样一个人辩护,有点得不偿失。



    不得不贪官刘世杰阳光捡漏计划设计蓝图富有新意。



    阳光捡漏计划布局、谋篇不能不是一篇精辟的公文。



    刘世杰模仿专着贝弗里奇报告,世界福利之父专家威廉贝弗里奇的专着。



    开篇就是一连串的发问。



    为什么国家减免了学费,在西河县各个村还有不能上学的孩子?



    为什么这些失学的孩子不能上学?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消失呢?



    这些孩子的出路在哪?



    为什么这些孩子没有得到救助呢?



    救助这些孩子对社会的意义何在?



    刘世杰都做了一一回答。



    刘世杰是这样论述的,任何完美的制度都有遗漏和缺陷。



    就好比是割麦子,无论是收割割麦,还是动割麦,在田野里都有麦穗遗漏,只不过是麦穗多少的问题。



    孩子就好比是麦穗,一个儿童可能就是一粒麦穗。



    阳光捡漏计划就是捡麦穗计划,是一个富有提高生命质量的计划?



    西河县这些儿童,学还没有毕业,就陆陆续续消失了。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消失呢?



    他们只读过几年书,瘦病弱的他们能融入社会吗?



    我们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这些孩子连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过,为什么没有得到救助呢?



    人人生而平等,最大的公平就是人人都有义务教育的权利。



    刘世杰把阳光捡漏这部分,用黑笔描述,作为一个重点。



    刘世杰阐述:“如果一个政府不去救助这些孩子,我们的政府就没有生命力,同时也维护了公平正义。”



    “可以缓解贫富阶层关系紧张的局面,把失序的矛盾纳入轨道上,给这些孩子公平的教育会。”



    “让他们融于社会,要比他们长大成人出于贫困救助,成效显着。”



    “但是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刘世杰阳光捡漏计划结尾部分结语是这么写的:“这些孩子都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的原因,才不能上学。”



    “我们不去做就是犯罪,请不要漏过那微弱的求救声,孩子们期待着,我们能伸出援。”



    “孩子们也相信这社会一定有深爱的人存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请一定相信,会有人救这些孩子。”



    刘世杰长期在官场上混,知道领导看的是开篇,还有结尾。



    坦诚地讲,刘世杰的阳光捡漏计划书,是一篇不错的公文,震撼,完全具有服力。



    出自刘世杰之的阳光捡漏计划报告书,送到西河县政府内审。



    县长何惠民负责主管,这天刘世杰到了县长何惠民的办公室,他一看文教局长范子进也在。



    民政局长刘世杰和文教局长因为是同僚,自然熟悉,但是谈不上深交。



    本来西河县水务局,农业局,教育局最重要。



    水利是命脉,农业是基础,教育是根本。



    是西河县最重要的三个局,在西河县有名望的人,才能在这三个局当一把。



    而西河县是贫困县,每年扶贫、救济、从市里要钱,国家至少拨几个亿扶贫资金,用于修路、渠道建设、疫病防治、教育扶贫



    和直接的扶贫资金、贷款比,地方政府更看重各种优惠政策。



    扶贫资金不仅要专款专用,还要复杂繁琐的的申报程序,报表,来往账目明细表



    所以农业局的国家补贴,水利局的渠道建设,文教局的教育扶贫这些款项的开支,都得西河县民政局参与,至少也得审核。



    所以西河县民政局就显得特别重要,民政局、水利局、农业局、教育局成为西河县四大重要部门,民政局长在西河县也是很有地位的。



    由于分工的不同,所以县长何惠民主管民政、水利、农业、教育这些部门。



    怎么县长何惠民不在?



    我也是刚进来。



    最近听西河县双桥镇疯狗咬死了一个人,是狂犬病。



    县长何惠民到农业局兽医站,开一个疫病防治协调会,一个时就来。



    文教局长范子进坐在沙发上,站起身和民政局长刘世杰握。



    自古官场如战场,争权夺利杀伐忙。



    但这都是在含情脉脉的场面上进行的,如同在面团上跳舞,要做的游刃有余才行。



    今天的同僚,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后天也许就是你的上级。



    所以一切和为贵,刘世杰比较年轻,在官场上年龄就是优势,文教局长范子进也不得不对刘世杰客气。



    刘局长真是年轻有为,我们西河县全部的失学儿童都掌握。



    我一个文教局长也没有办法了解实情。文教局长范子进略含讽刺的味道。



    失学孩子是否得到救助,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