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蹊跷的乡政府书法比赛

A+A-

    西北的这顿特色吃,‘搓鱼子”不算贵,成本只有五元钱。



    可特色面食做起来麻烦,西河县把面食做的精致,化腐朽为神奇,返璞归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要想吃得可口,饭前必做精心准备。



    市长祁连雪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对大吃大喝深恶痛绝。



    他吃了一碗搓鱼子,桌子上一碟萝卜干,一碟凉拌沙葱,总成本不过五元钱。



    工作就要这样,既节俭,又要实惠。



    市长祁连雪边吃,边赞不绝口。



    不错,这面食有筋道,吃着也爽口。



    市长祁连雪边吃边:“我们的扶贫工作,也要像揉“搓鱼子”面的劲道,一点也不能松懈。”



    县长何惠民连连点头称是。



    此时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躲闪着,在另一个桌子上坐下,他默默无声。



    市长祁连雪不到半时就吃完了“搓鱼子”。



    他走出山湾乡食堂大门,看到山湾乡政府大院内一片喧哗。



    原来山湾乡文化站进行书法大赛,几百人,五六个桌子写着条幅。



    县长何惠民大怒,“杨书记你是怎么组织的?祁市长到山湾乡调研,你们山湾乡文化站在书法比赛,乱混混的,这不是为市长调研添堵吗?”



    市长祁连雪听到何县长批评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他了这么几句:“君子坦荡荡,人常戚戚。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



    不能因为市长来了,基层就不搞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原来西河县书法源远流长,在西河县滋养了一大批书法名家,自然市长祁连雪也受到熏陶。



    市长祁连雪难得下基层,到山湾乡碰上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自然得指导一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艺无止境。”



    贫瘠的戈壁滩,村民还有这个雅好,山湾乡一定不能废弃,要引导村民把国家的国粹发展下去。



    这些活动在资金上有困难,可以省出来,今天的接待就很好吗,上级来人,你们适当把招待标准放低一点。



    我看主食‘搓鱼子’,菜萝卜干,沙葱也挺好的,何必大鱼大肉。



    这样省下来一些钱,多搞搞群众活动,活跃农村文化大有益处。



    市长祁连雪对县长何惠民的是肺腑之言。



    书法是村民自发的活动,你们一定加以引导。



    县长何惠民点头称是。



    祁连雪飘然走到山湾乡文化馆,那些业余书法爱好者,赶紧给祁连雪让开了一条路,几名参赛的业余爱好者,有一个人握笔的发抖。



    他哆哆嗦嗦从口袋掏出写好的字,用石头压在课桌左边,沾墨汁的毛笔,墨汁点点滴滴滴落在在宣纸上。



    书法爱好者最拙劣,最丢脸的动作,书法基本功就是着墨利索、干净,不拖泥带水。



    西河县山湾乡可谓人才济济,书法业余爱好者馀音袅袅,不绝如缕,书法爱好的传承才没有断。



    在贫瘠的戈壁土地上,这些业余爱好者,用自己中的笔,饱蘸着香气四溢的翰墨,在张张洁白的宣纸上,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这些书法爱好者,平时舍不得给家里买食盐,醋



    这次几百元钱的宣纸出大方,这让祁连雪想到了人们常爱的一句话:“清虚淡然中,无限受用处。”



    喜欢自然就是第一。



    那些乡村书法业余书法爱好者,着墨在几百元一张宣纸上,自然有点发抖,可也得写完。



    那些业余选泼墨挥毫,写法和专业书法是一样的,这种书法比赛在金城市就是一件事,而对于西河县山湾乡就是一场盛典,关乎到各村的脸面。



    这些选大多是各村的写家能,聚在山湾乡,也是为村上挣个脸面。



    首先上来了四组选,照着字条,大多都是古代的诗,布局谋篇在于自己。



    这种写法往往很难。



    字多了写不下,少了又显得呆板,单调。



    高城村的一个爱好者,抖着写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茫”字写的有点大,布局不那么协调,但终究写完了。



    还有写不完的,黄山村的一个爱好者,刚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着墨太浓,墨水泼在宣纸上,自惭形秽,他退出了现场。



    另外两幅也完成了,一幅是赵家村写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幅是夹河村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市长祁连雪笑而不语,他带头拍起,他也是一个有涵养的人,这种时候,不能乱。



    于是就:“这样的比赛好,真实。”



    人的字也“写得好”。



    “有评委我就不点评了。”



    县长何惠民眼睛偷瞄了一下市长祁连雪,他也拍起,然后对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盛气凌人的:“这种群众喜欢的活动你们以后要多搞搞,但是要调调节好时间。注意工作与娱乐的关系。”



    “是。我们工作中还有差距,我们一定弥补这种不足。”



    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唯唯诺诺的。



    由市长祁连雪助阵,县长何惠民在旁,山湾乡书法比赛就是一场盛典,汉字的象形是书法的延续,也是乡村文化的粘合剂。



    农村衰败之后,年轻人能写毛笔字的已不多了,但山湾乡的中年人爱好书法的多,各村听了一些业余的书法爱好者,骑着摩托,开着三轮车往山湾乡政府匆匆行驶。



    人如潮水聚拢在山湾乡,而在这种时候,市长祁连雪忘乎所以,一种故乡情结无意识的萦绕在,祁连雪的血液中。



    这几年市长祁连雪的工作并不轻松,西河县是市长祁连雪生长的地方,他在西河县采集沙葱、收割麦。



    时候贫穷,条件好的人家找一点废报纸,在上面写毛笔字。



    而祁连雪贫穷,童年只能折杨柳树枝,沾水在光洁的地面上一笔一笔瞄着写,寻找写毛笔字的感觉。



    那种无意识的写字,现在的市长祁连雪,紧张的心灵带来片刻的宁静。



    祁连雪是不会到西河县来的,那里有太多的痛苦记忆。



    可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祁连雪来到西河县。



    西河县学校吴咏梅的上学,喇嘛村的胡麻种植,还有故乡的一种人文气息,故乡的一朵花,一棵草,一块石头,一片云都可以让祁连雪回忆童年的记忆。



    祁连雪的故乡情结释放出来了。



    



    山湾乡文化站的书法比赛有大批村民围观,有市长祁连雪,县长何惠民助阵,规格升至了一级。



    山湾乡派出所只有两个人,无法维持秩序,幸好双桥镇派出所所长冯大田领着五个同事赶到了山湾乡,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派出所长冯大田的职责就是维持好秩序,让无关人员少接触市长。



    山湾乡政府是人多而不乱,有序的围观在文化站周围,给选让出了一片空地。



    又上来一拨业余选,唯有一个老者就是喇嘛村村长王永民的父亲,王老汉走上台来,铺开洁白的宣纸。



    本来王老汉对山湾乡政府胡麻种植颇有微词,借书法比赛写几个字,发泄不满,写“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可是在这种场合王老汉并非圣人,在宣纸上龙凤飞舞写下了“村民如耕牛”行草。



    市长祁连雪大惊,业余书法都是正正规规唐楷书,要写行草,先从唐楷入,后学魏碑,难度极大。



    市长祁连雪也禁不住叫好,这个“牛”字写得好,一竖,不轻滑,不飘弱,有沉着、凝重、苍劲的效果。



    最大的事实,民间有高,面对市长祁连雪的点评,俨然是内行。



    一幅好的书法看的是整片,再是局部,要有行云流水的感觉,欣赏书法就是看整片的气势。



    写得好,点评的也好。



    县长何惠民带头鼓起了掌。



    现场一片掌声。



    市长祁连雪也是兴趣所至,又多讲了两句,这几个字寓意也深刻,“村民如耕牛”。一步一回首。



    我们都是犁地的牛,工作不同,性质相同,都是为村民工作。



    这样的文化要推广出去,这位老者的书法书体纵横而不意乱,洒脱而不放纵,气势流畅,遒劲有力。



    就是放在金城市也是一幅难得之作。



    市长祁连雪又点评了一番。



    时间不多了,你们继续比赛。



    何县长,我们到喇嘛村看看胡麻种植情况。



    市长祁连雪恍悟,他还有职责。



    祁市长也给我们写几个字,村民欢呼鼓掌,祁市长你就泼墨挥毫。



    我们听你的字,在金城市文化馆也有留存。



    县长何惠民谄媚的讨好。



    这种时候市长祁连雪春风得意,写什么呢?



    你就写“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



    山湾乡党委书记铺开了宣纸,乡长高胜天抱着,呈绿色,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的砚台放在桌子上。



    县长何惠民亲自将墨汁倾倒在绿色的砚台里。



    “你们这是难为我,让我出丑。”



    市长祁连雪着走到桌子上,用墨条抹了几下砚台的墨汁。



    他拿起了毛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在砚台边润润毛笔,毛笔一横,倾泻在纸上“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



    跃然在宣纸上整幅作品显得雅洁、舒展、清峻、秀逸、雄浑。



    显示出汉字的方正美、韵律美。



    好,祁市长写得好,一片啧啧声。



    祁市长的字师法传承古人,又不失传统,好字。



    王老汉这样评价祁连雪。



    祁连雪知道他的字写的很一般,就是模仿古人,没有创新,能在这种场合,写出这几个字也是很有气势,也给市长祁连雪增加一层神秘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艺无止境,西河县山湾乡村民是我的老师。



    “献丑了,大家不要见外。”



    市长祁连雪谦逊着,但他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他内心里窃窃自喜,在官场上能写出一幅妙笔生花的字恐怕没有几个人。



    我是一个西河人,土生土长在农村,我愿为西河文化的发扬光大,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次调研,让金城市长祁连雪赚足不少人气,得到了村民的好口碑。



    市长祁连雪是一个平易近人,博学多才的好市长。



    村民并不知情,市长祁连雪来西河县调研什么?



    喇嘛村胡麻种植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悬着的一颗心安然的躺在心脏里。



    县长何惠民也是捏了一把汗,幸亏有惊无险。



    以后山湾乡书记杨林,找了一块巨石“喇嘛村胡麻经济种植区”,竖在在最显眼的位置。



    金城市长祁连雪内心有个忌讳,就是不愿去贫困的人家,不是歧视,而是镶刻在童年记忆中那种痛苦不出来。



    贫穷如麻绳束缚着他全身,童年没有在贫穷生活下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市长祁连雪虽然书法比赛,耽搁了调研的时间,他还是要到喇嘛村周边看看。



    喇嘛村蓝盈盈的胡麻花已经落败,胡麻原茎叶从翠绿变成微黄色,丰收已成定局,他看到这种场景,欣喜于色。



    他叮嘱县长何惠民:“农业有它的特殊性,必须适合地域特色,不要强迫村民种植,要引导,有效益村民才会种植,不要搞一刀切。”



    是,我们正采用引导的方式,首先面积推广。



    我们引导喇嘛村与戈壁公司,签订了五千吨胡麻茎的收购合同,亚麻布是一种高级服装原料,种子公司提供了优质的胡麻新品种,产销不存在问题,效益可观。



    我们估计喇嘛村胡麻茎亩产量400公斤,收购价是一公斤一元,胡麻籽亩产量90公斤,收购价是每公斤元,两项合计,亩均收入200元。



    比种植麦增收400元以上,种胡麻投入于种植其他作物,增收效益十分突出。



    在县长何惠明的谎言中,充分感受到人性中的扭曲变态恶毒。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人在做,天在看。



    喇嘛村不是贫苦村,而是代替高城村,是一个背锅侠。



    在生活中每当遇到不幸和灾难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为遇难者遭遇不幸者伤感难过落泪。



    可作为旁观者,我们不知道这谎言伤害或毁灭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