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采集植物

A+A-

    阿姨,现在怎么办?刘叔叔不在这里,我们还能去山里吗?”



    一晨沉吟了半秒,“去,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过去。”



    完,她给服务部电话留言道,“刘管家,我是一晨,如果你听到这通留言,请你去上一次我和深一群遇到野猪的地方来找我——”



    完,她打算挂断电话,却在挂断电话的前一秒,看了女孩一眼后又谨慎地补充道,“我去山里采集植物了,和村里的——”



    她将移开,问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言,刘言。”



    “——我和村里的刘言一块儿去的。”



    完,她迅速挂断电话,回到客厅里翻找工具。临行前,她将一切能用得上的工具都放进了双肩包里,匕首、电筒、甚至还塞了几块巧克力。



    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这一次进山,一晨慎重了许多。



    刘言看着一晨的举动,声怯懦懦道,“阿姨,咱们采东西很快的,用不着带这么多东西,有铲子就够了。”



    着,刘言将随身带着的斜跨竹篓举起来,展示给陈一晨看,“你瞧,我带了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她一边细数自己的工具,一边解释道,“比如,这个是用来挖植物的,这个是用来扫除植物根部灰尘的,这个则是”



    跟一晨相比,刘言的装备要简单许多,一个斜跨的竹篓,竹篓里放着塑料袋和几把型铲子,就算全部家当了。



    “阿姨我这是未雨绸缪,知道吗?”



    一晨揉了揉刘言的头发,“山里危险多,带着总比不带好。”



    完,她拉着女孩坐上了山庄门口停着的摇摆车。



    自上次被野猪袭击后,凌语广发英雄帖,招到不少团队和爱好者上山狩猎,为方便那些狩猎者,和未来住进山庄的客人,凌语在上订购了好几台型摇摆车。



    没想到旁人没用上,一晨倒是先用上了。



    两人携风相伴,一路摇摇晃晃,很快就到了女孩来时,指给一晨看的位置。



    一晨跟在她身后下了车,缓缓下坡,缓缓朝里走着。



    两边野草丛深,半人高的蒿草随着两人的步子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里,一晨来过,和深一群一起。



    上一次误打误撞进来的时候,还是在深夜。



    两人背着老张路过这里,被野猪群拦了道。这一次再来,一晨感触良多。



    没了野猪的叨扰,丛林里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



    茂密、幽深、宁静。



    



    闭上眼,好像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清新的,不被打扰的世界。



    她情不自禁张开双臂,仰头呼吸。



    忽然,刘言高兴的大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个,蓼蓝。”



    一晨好奇的探头望去,就瞧见刘言蹲在一片植株跟前,那片植株看上去并不起眼,绿的叶,红的花,一串一串的,有点像一晨时候见过的串红串紫,但又比串红串紫的花苞了许多。



    “明明开着红色的花,连根茎都是红色的,为什么却叫做蓼蓝?”



    一晨有些不解,她低下头用碰了碰花苞,花瓣随而落,看上去脆弱极了。



    “因为叶子是蓝色的呀。”刘言边摘边解释。



    “叶子是蓝色的?”



    一晨听后更不解了,“不对呀,这叶子的颜色明明就是绿的,你确定,你没有找错?”



    “没有找错,我来过很多次了。”



    刘言也不恼,她耐心的递给一晨一片的叶子,自己又从蓼蓝根茎上取下另一片,她一边对着一晨示范地揉搓着,一边奶声奶气的讲解道,“阿姨你看,放在浅色衣服上揉搓一会儿,颜色不就出来了吗?是蓝色的喔!”



    一晨也地尝试了一把,果然是蓝色的。但又比蓝更青一些。



    “我外婆了,除了蓼蓝以外,木蓝、马兰、苋蓝也可以做出相同的颜色,只是相较于其他的来,我更喜欢用蓼蓝一些,煮沸了再取汁,留下的颜色好看极了,像夏天的傍晚要黑不黑的天空。”



    一晨没想到刘言年纪,却懂得这么多,忍不住夸赞道,“你真厉害,连这些都懂。这些植物染的技巧,是你外婆教你的吗?”



    “是呀,除了植物染,外婆还教了我许多许多,比如锤草印花,将植物放在织布上,轻轻地敲打,就能染出特别好看的印花,连植物的根茎都印得丝丝分明,她还教我用过蜡染,传闻是从苗族那边传过来,用蜡液绘制图案,等到图案凝固以后,再放到染液中侵染上色,煮沸后去蜡,就会出现漂亮的图腾花样,还有扎染和套染,这些我都会。”



    “厉害了。”



    一晨忍不住感叹,“那,你跟我的,你们家传承了6代的古法工艺也是染布咯?



    “是,也不是。”刘言答。



    一晨有些迷惑,怎么这孩子年纪,话这么高深莫测。



    正当她打算问个清楚,刘言又道,“我们家是以植物染为基础的,传承下来的也是植物染的技法,通过草本植物的提炼混合,可以还原各式各样的颜色进行下一步的浸染,外婆教给我的,就是植物取色、混色,等做好这一切后没再进行糊染、蜡染、夹染之类的,我最喜欢的就是糊染,用白面糊糊画图,晾干了在染色,可好玩了。“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们家传承下来的技法是利用草本植物取色?”



    刘言点头,“是呀,取色、混色、调色、最后再染色,但染色不算我们的绝招,我们的绝招在于取色和混色。”



    一晨有些明白了,就类似于之前逛过的民宿博物馆里,展出的各色植染面料,刘言他们家做的就是取这植物之色,做最基础的调色和混色。在古代,这一技法被称呼为草木染,和矿物染一样都是中国古代非常了不起的染色技艺。



    “我外婆还了,我的曾曾曾曾曾祖父以前就是给朝廷做官的,替朝廷取色染色,可厉害了!那个地方叫什么来着,好像是蓝靛署,还是蓝靛所,我记不清了。”



    一晨点了点头,没再话。



    但看向刘言的眼神,忽然就多了一丝敬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