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李成是咱村骄傲!

A+A-

    李成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您可是咱们村第一个进学校教书的艺人!”



    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排着队走进教室。



    “哇!”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指着桌上的彩泥喊道,“这是糖果吗?”



    旁边一个男孩撇撇嘴,“瞎啥呢!这明明是泥巴,就是颜色怪怪的。”



    “老师,这个能吃吗?看着好像果冻哦!”



    “这是捏人用的吧?我奶奶会捏面人,可漂亮了!”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叽叽喳喳的。



    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脸,老王头原本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他拿起一块红色的彩泥,轻轻揉捏着。



    “娃们,今儿个咱学泥塑,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比你们爷爷奶奶年纪还大”



    老王头上布满了老茧,捏起泥团来却格外灵巧。



    他一边揉搓,一边用浓重的乡音讲解着。



    “都瞅好了啊!先把泥团搓圆,要轻,劲儿要用匀。”



    用指尖轻轻点着泥团,“这儿是眼睛,点两下,再划几道胡须,就成兔子啦!”



    前排一个胖墩惊叹道,“哇塞!王爷爷,您这艺也太厉害了吧!”



    “嘿嘿,爷爷我啊,练了大半辈子了!来,你也试试!”



    老王头笑着摸了摸胖墩的头。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们争先恐后地捏着彩泥。



    李箐走到一个扎羊角辫女孩身边,看她苦着脸,泥团怎么也捏不圆。



    “翠别急,你看,掌这样托着,指这样转动”



    “老师!”后排突然骚动,“明的兔子耳朵掉啦!”



    老王头忙走过去,“莫慌莫慌,咱们重新粘上,这回多揉揉,让泥软和些。”



    “王爷爷,瞧瞧我的!”



    红举着作品,一只圆滚滚的猪,虽然歪歪扭扭,五官倒挺齐全。



    “不错不错,就是猪鼻子得再扁些,来,爷爷教你”



    潇潇坐在角落,专注地捏着花猫。



    她想起家里那只爱眯眼晒太阳的花猫,便用木棍细细刻画着慵懒的神态。



    “潇潇,”李箐走来,“你这猫做得真棒,连胡须都这么细致。”



    “嘿嘿,”潇潇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照着家里花猫捏的,它天天在院子里晒太阳,我老看见它眯着眼睛的样子。”



    窗外阳光正好,李成和校长倚着走廊栏杆,望着教室里热闹的景象。



    “瞧瞧这帮家伙,玩得多欢实啊!”李成指着窗内,笑着压低嗓门。



    刘校长摸着下巴胡茬,眯眼打量着教室:“嘿,比上语文课都来劲儿,你瞅那胖墩,平时上课打瞌睡,这会儿倒精神了。”



    “就该这样!”李成掏出烟,递了一支过去,“咱农村娃子,光读书写字咋够?得学点艺傍身。”



    校长摆摆示意不急着点:“我寻思着,咱村里能工巧匠不少”



    “对对对!”李成一拍大腿,“这主意好,让这些艺人都来教教娃们,既传承艺,孩子们也爱学。”



    校长挠挠头,“就怕这些老师傅们不好意思来啊,他们总觉得自己没文化”



    “这事儿包我身上,我去做工作,您瞧老王头,教得多好!”



    “诶,你得在理。”刘校长点点头,摸出火柴,“那就这么定了?”



    “定了定了!咱得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好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成啊,你当初要改善学校,我还真有点担心,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校长拍拍李成的肩膀。



    “校长,您这话的,我为家乡做点事,应该的!”



    “好,好!走,去我办公室喝茶去!



    "



    李成摆摆:“不了不了,一会儿下课回家了,媳妇和闺女还等着我呢!”



    “也是,也是,那改天再聊。”



    叮铃铃——下课铃一响。



    孩子们就跟那鸟似的,呼啦啦全跑教室外头去了。



    李成牵着潇潇,慢悠悠往家走。



    阳光暖暖的,照在父女俩身上。



    潇潇把一个泥人举到李成眼前,“爸爸快看!我捏哒!”



    “哎哟喂,这不是咱潇潇吗?真俊啊!”



    丫头骄傲地扬起脸,“嘿嘿,王爷爷我天赋好呢!”



    “那是!咱潇潇以后肯定能成为艺人!”



    李成宠溺的摸了摸女儿脑袋。



    于此同时,刘大柱的儿子冲进院子,便一头扎进灶房,差点摔个狗啃泥。



    “爸!奶!大新闻!”



    张桂芳正在灶台忙活,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慌啥慌?瞅把你急哒!啥事儿啊?”



    “李成叔给学校送了好多好多东西!红红黄黄的彩泥,五颜六色的毛线,要教我们做工呢!”



    砰!



    刘大柱里的斧子狠狠砸在木墩上。



    他抹把汗,黑着脸进屋:“呸!他李成算老几?整天在学校晃悠,显摆有钱呢吧?”



    “可不咋地!”张桂芳往灶里添柴,火苗蹿得老高。



    “前两天他家潇潇穿新棉袄,这会儿又给学校捐东西,八成想让全村人都瞧瞧他发财了!”



    刘大柱啐了一口,抓起墙上破棉袄就往外冲,



    “哼!我倒要问问村长,这学校啥时候成他李成家开哒?想捐啥就捐啥?”



    他一路跑到村委会,推门就见村长正喝茶。



    “村长啊,听李成又给学校送东西了?”



    村长瞥他一眼:“咋啦?李成这娃儿有心,晓得学校条件差,想帮衬点。”



    “帮衬?哼!他不就想出风头嘛!一个泥腿子出身,也敢在咱村里指画脚?”



    “刘大柱!你话注意点!李成是咱村致富带头人,他为村里做多少事,你眼瞎啊?”



    刘大柱撇嘴,“切,他那点事儿?养几条蛇,赚几个臭钱,有啥了不起?”



    “你!”村长指着他鼻子。



    “李成是咱村骄傲!不光自己富,还带着大伙儿一起富!现在村里谁家不是托他福?”



    “他这不就是存心让我们这些穷人难堪嘛!”



    村长冷笑,“大柱啊,你要真想为村里出力,我这正缺人修水渠呢。”



    刘大柱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