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把生意再做大些

A+A-

    00李成目光还是打量着柜台后老薛的面色,含笑问道:“老薛,这阵子生意不错吧?”



    老薛立马拎起茶壶倒茶,递到李成面前,感慨道:“托你的福啊李兄,上次古董交流会上,多亏你,不然我这铺子怕真得被砸了招牌!”



    李成摆:“那是些事,只要你的聚宝斋货真价实,我自然会常来光顾。”



    两人寒暄间,老薛忽然问起:“李兄,咱们早些时候谈的农村古董挖掘合作,你打算启程了么?”



    李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微皱,坦白道:“老薛,不瞒你,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蛇舍那边我打算往产业化搞,跟省城几个商家搭上线,弄个固定的供货路子。”



    老薛一时皱眉,又稍露思索,旋即开口道:“要是靠谱的入口资源,我倒能牵线搭桥,推荐几个信誉很好的省城商家,或许对你的产业扩展大有帮助。”



    李成沉吟片刻,点头致谢:“那便有劳老薛兄费心了。”



    闲谈间,却忽见潇潇在古董区转悠着,像是发现了些趣事。



    兴冲冲地喊了好几声:“爹爹,你看这个!”



    李成和老薛一齐抬眼,望向摆满古物的那处案几。



    只见潇潇正蹲在地上,指着其中一枚不起眼的泥胎摆件,稚声稚气地道:“这个好像弯弯的,不对称诶,它是不是做坏了呀?”



    李成蹲下身子端详,那件摆件确实显得粗糙古朴,不符合正常工艺标准。



    而且泥胎表面的纹理,一瞬间竟让他联想到某种山民传言。



    老薛见李成表情有异,也凑了过来低声问:“怎么?李兄,这东西有问题?”



    李成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摸索着摆件的底部,细细观察着,神色渐渐凝重。



    他忽然抬起头盯着老薛,压低声线道:“这东西怕不是普通货色”



    然后压住后续话语,目光再度落回到那件泥胎摆件上。



    潇潇却挠了挠头,不明就里地问:“爹爹,它长得奇怪,是宝贝吗?”



    李成嘴角轻微勾起,“潇潇,你真有眼力。”



    李成眯起眼,指尖轻轻摩挲着泥胎摆件底部那几道不规则的刻痕。



    “这可不是什么坏了的玩意儿,老薛,你这铺子里藏了真货啊。”



    他顿了顿,站起身,拍了拍上的灰尘。



    “这东西,”李成慢悠悠地开了口。



    “是个清代民间祭祀用的香炉底座。别看它模样粗糙,这不规则的纹路和烧制工艺,正是它的独到之处。你瞧这泥胎质地,粗中带细,烧得半生不熟,偏偏底下的刻痕带着股子野劲儿——这是乡下匠人艺,没经过官窑那种规整约束,反倒多了几分收藏价值。”



    他一边,一边拿起摆件在里掂了掂,“年代嘛,我估摸着得有两百来年,妥妥的清中期物件。”



    老薛眼睛一亮,忙不迭凑近了些,搓着道:“哎哟,李兄,你这一,我还真觉得这玩意儿不简单!当初收来的时候,只当是个不起眼的物件,差点就扔后院堆灰去了。”



    



    他咧嘴笑着,语气里满是庆幸,“还是你眼力毒啊!”



    李成哼笑一声,斜了老薛一眼,“你这老狐狸,别跟我装糊涂。这东西搁你铺子里多久了?怕是早就看出点门道了吧。”



    他把摆件递给李箐,转头冲她低声道:“箐儿,记下来,这泥胎的质地和刻痕是关键,烧制法半生不熟是清代乡野匠人的习惯,以后碰上类似的,别轻易放过。”



    李箐点点头,掏出随身的本子,认真地拿铅笔刷刷记着。



    时不时抬头瞄一眼那泥胎摆件,眼里透着股子专注劲儿。



    齐兰抱着潇潇站在一旁,瞧着李成那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成子,你这架势,倒像个教书先生了。”



    “教书先生可没我这眼力。”



    李成回头冲齐兰挤挤眼,随即又转向老薛,“老薛,这香炉底座要是单卖,值不了几个钱,可要是凑齐了全套祭祀物件,那价钱可就翻着跟头往上窜了。你这铺子要是还有类似的货,不妨拿出来让我瞅瞅?”



    老薛一听这话,立马拍了拍大腿,乐呵呵道:“成!李兄既然开了口,我哪能藏私?回头我让伙计翻翻库房,要真有配得上这底座的好东西,咱俩可得好好合计合计。”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脸上露出几分狡黠,“起来,李兄,上次你提的那合作,我可是当真了。你这眼力和路子,我老薛服气得很,要不咱把这古董生意再做大些?”



    李成眯着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急着应声。



    他心里清楚,老薛这人精明得很,这番话虽是试探,可也透着真心合作的苗头。



    他放下杯子,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行,这事儿咱慢慢聊。不过今儿个我得先歇口气,带一家子去国营饭店填填肚子。”



    老薛哈哈一笑,连声道:“那可不能耽误!快去快去,回头我备好货,等你再来!”



    他挥着,亲自把李成一家送到了门口,眼里满是期待。



    出了聚宝斋,天色已近黄昏,街上的喧闹声渐渐淡了下去。



    李成牵着潇潇的,齐兰跟在旁边,李箐则抱着那块碎布头还在哼哼唧唧地琢磨着什么。



    一家四口进了国营饭店,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



    点了几个硬菜——红烧肉、炖鸡汤,外加一盘炒青菜。



    饭菜上来后,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鼻。



    潇潇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夹了块肉塞进嘴里,烫得直吐舌头:“爹爹,这肉好香!”



    李成哈哈一笑,伸揉了揉她的脑袋:“慢点吃,馋猫。”



    他夹了块鸡肉放到齐兰碗里,语气软了些,“兰子,今天跑了一天,辛苦你了。”



    齐兰抬头看了他一眼,眼角弯了弯,低声道:“有你在,我辛苦啥。”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里多了点不清道不明的温热。



    饭桌上,李箐放下筷子,兴冲冲地:“哥,今儿在老薛那儿学了不少,我觉着这古董行当真有意思。以后我也能帮你盯着点货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