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物价好低

A+A-

    阴晋邑(今华阴),至——



    “尼玛,终于上岸了!”宋坤忍不住大吼。



    蒙武经过他身边,疑惑的望了眼。



    不是哥们,坐船不比走路轻松吗?



    上岸之后转陆路,有时候需要穿过山脉,就不能坐马车。



    先前护送的五万大军,早在上船的时候就返回长平,到了阴晋,重新安排一队军士护送。



    没有太多人,也就一万大军,毕竟已经到了秦国主镇,临近咸阳,你在害怕什么?



    走在路上,宋坤越能体会到秦国的强盛。



    阴晋邑相当于秦国的二线城市,其人口总数已经超过赵都邯郸。



    林林总总的人走在街道上,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忙碌,一片和谐。



    在秦国大街上,你不可能见到任何暴力冲突,是的,没错!



    因为秦律规定:“公战可以,严禁私斗!”犯者,不管对错,皆处以“耐刑”,即剃光胡须和眉毛,且要进社区搬砖六年。



    也许有彦祖会,哎不就是剃掉毛发吗?这算什么惩罚嘛?



    古代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弃也”,也许现代人不能理解。



    可想而知,清朝入关,削发汉人,这是多大的耻辱?



    至于沦为刑徒,被安排去当筑城工,其艰辛难以想象,绝大多数人根本坚持不了六年就累死了。



    为何商鞅会出台如此法律呢?估计与秦人睚眦必报的性格有关。



    有事他是真敢上,有架他是真敢打,有刀他是真敢砍!



    斗殴多为男子,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是宝贵的生产力以及战斗力,如果因为内斗而消耗,岂不是浪费了?



    反观邯郸,宋坤都救下超过三十名幼童了,嬴政是最后一个。



    



    “政哥儿,秦国有什么好吃的?”



    “呃,我也不知道。”



    “那你带我去!”



    “我得先问问阿翁的意见。”



    嬴子楚从两人身后走来,他蹲下身子,双搭在两个屁孩的肩上。



    “政儿,你就带离姒去吧,顺便,你也好好欣赏一下我们大秦的风采。”



    “安婪何在?”



    “臣在。”



    “你带足半两钱,跟在后面。”



    交代结束后,嬴子楚朝儿子认真道:“政儿,想要买什么,尽管开口!”



    作为父亲,他很心疼儿子,只能以财富去尽力弥补。



    看着两个屁孩拉跑出院子,他情不自禁的欣慰一笑。



    “挺好的。真希望他们两个人,能永远快乐下去。”



    在船上漂流多日,嬴子楚让众人在阴晋好好的休整三天再出发。



    宋坤闲得无聊,他就将宅男弟弟拖出去,让对方陪他逛街。



    两兄弟走在大街上,发现每个摊位都摆着一块牌子,明码标价,同时也拒绝讨价还价。



    如果现代喜欢讲价的同志穿越回秦朝,怕是会大失所望,因为市场中的一切买卖,都受到严格管制。



    秦律规定:“(系)城旦舂,公食当责者,石卅钱。”



    凡是拿到城中市集售卖的粮食,只能卖每石三十钱,不能多,也不能少。



    反观宋坤在邯郸,每石五刀,简直是奸商一个!



    这样规定有利弊,因为粮食的每年收成看天命,如果丰收的话,卖三十钱当然没问题,可是如果遇到大旱呢?



    家中无粮,市中又没得买,真是难为人了。



    不过,秦国设有中央粮仓、邑(县)仓和乡仓,倒是能缓解一些压力。



    宋坤出门前,安婪给了一大袋半两钱,足够他们挥霍了。



    



    秦币分为黄金、布和半两钱三等。



    秦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



    后半句很有意思,估计以布兑换金的份额,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变动,由官府操控。



    宋坤一个土生土长的赵国人,当他第一次来到秦国,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尼玛,也太便宜了吧?”



    两兄弟在路边摊,美滋滋的吃了一碗臊子,没有面,单纯的肉汤,份量超级满足,仅售十钱。



    这道菜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流传,相传是渭河有恶龙作怪,人们合力将其斩杀,用龙肉和面炖煮食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陕西名菜臊子面。



    宋坤和宋震两兄弟吃得饱饱的回去,顺便买了三匹布,侄子渐渐长大了,要换新衣。



    家中做衣服的就是姒离和芈彧两个女人。



    宋坤是真的佩服他嫂子,堂堂楚国公主居然这么能吃苦,你敢信?



    或许芈彧嫁的时候,她也没想到未来夫家会沦落吧?



    当年,她与宋乾算得上门当户对,姒姓在楚国的势力很大。



    既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芈彧也没办法,毕竟嫁出去的女儿,千里迢迢的想要依靠娘家救助,有点不太现实。



    更何况,当时她与王父闹得挺僵的,也没有脸皮再回去乞讨。



    



    三日后,队伍出发,前往咸阳。



    经过半月路程,终于抵达。



    吕不韦带人在城门外隆重迎接,车马至,他一脸惶恐的行礼。



    “臣,拜见太子,拜见王孙,拜见太子妃。”



    “起身吧。”



    宋坤观察着嬴子楚对吕不韦的态度,他眯起眼睛。



    怎么呢?吕不韦虽然跟他一样,同是从龙之臣,但两人在各自主子的心里地位,却截然不同。



    吕不韦向嬴异人伸出援的时候,对方已然成年许久。



    成年人眼中,没有感情,只有利益。



    换言之,吕不韦在嬴子楚的心里,更多的只是一个利用对象,谈不上多重要。



    嬴子楚欣赏吕不韦的能力,觉得此人可用且忠诚。



    但凡对方有一点点做事让他不满意,嬴子楚会立即踢开。



    吕不韦也知道,所以他努力的保持着边界感,言行中并无逾越,每一步都走得很心。



    这也是为什么,吕不韦直到嬴子楚驾崩后才开始掌控朝政的根本原因。



    无非就是欺负嬴政年纪嘛。



    但是宋坤就不同了,他在嬴政的心里地位无人可替代。



    他可以跟嬴政表现得很亲密,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亦兄。



    即便是嬴子楚见到后,也没有多什么。



    最关键的是,宋坤身世清白,出自大姓,再经过一路的观察,发现他人品不错,性格挺好,能力也出众。



    让他留在自己儿子身边,不是坏事。



    嬴子楚扪心自问,他这个爹在儿子心里,恐怕地位都不及宋坤。



    不过这种事情急不来,慢慢培养嘛。



    “阿翁,你终于回来了,呜呜呜。”



    就在这时,一个七岁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跑过来,直接抱住嬴子楚。



    “成蟜,你怎么出宫了?”



    “人家想阿翁了嘛。”



    “调皮。”



    嬴子楚松开牵住嬴政的,将儿子抱在怀里。



    目睹这一幕,嬴政和赵姬几乎同时,脸上露出惊愕失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