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从一枚小小的梭子开始

A+A-

    改变总是困难的,对于个人而言都已经是这样,更何况是对于国家这么大一个构而言?



    国家的改变又称之为改革,改革从来都是需要壮士断腕般的大勇气。



    朱元璋能够从草根走到帝王,自然是非常之人。



    但是对于改革大明,他也一直举棋不定,而且他更偏向于守旧。



    直到听到朱辰的反问,他才猛地一惊。



    不去改变,或者去抑制生产力,减缓这种改变,真的好吗?



    或许,这样能够求得一时的平稳,就像现在这样。



    但是,大明的未来不会改变,而且在更远的未来,华夏的子民更是一度沦为他们曾经轻视的蛮夷的口中肉,腹中食。



    改变!



    可是改变了呢?大明又会走向何方?



    朱元璋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朱先生,如果大明在洪武皇帝的时候有会去做出改变,那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吗?”朱辰反问。



    朱元璋点头:“对,如果。”



    朱辰回道:“既然是如果,那么我们就大胆点,假设你就是朱元璋,你能够从根本上去改变大明,放开儒家思想的禁锢,放开重农抑商的抑制商业的政策,那么将会攻守之势异也。”



    “大明本来就比四海的国家要更加强大,如果能够更早的走上发展改革的道路,那么毫无疑问,大明的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领先整个世界一大截。”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累积到一定量之后,工业革命萌芽,资本将不会仅仅满足于大明国内的市场。”



    “那么在资本逐利的强大动力驱使下,大明将会走上殖民的道路,从周边的落后国开始,逐渐的越走越远,直至殖民全世界的,到时候,只有有人的地方,就有大明的旗帜。”



    “与此同时,因为大量的资本被累积到大明,大明将会爆发工业革命,进而创造更为恐怖的生产力,完成整个社会的变革。”



    其实这段话,朱辰之前就已经跟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过,只不过当时的他们并没有听得太懂。



    但是现在,他们基本上能听懂了一个大概。



    殖民全世界?



    用全世界的资源来不断推高大明的生产力,而大明生产力的提升也会促使大明不断的去掠夺全世界的资源。



    想想都觉得有些心惊胆跳。



    太大胆了。



    这个想法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过冷静下来的朱元璋还是有疑问。



    “可是四海那些蛮夷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又有何东西是值得咱大明去掠夺的呢?”



    “这你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朱辰没有想到老黄的思想这么狭隘,似乎还停留在古代一样。



    



    他搞不明白是为什么?



    但是他也有一种教育他人的愉悦感,毕竟人都是好为人师的。



    “华夏虽然地大物博,但每一个地区同样都有每一个地区的资源,别的不,光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就已经足够大明去压榨利益的了,更不用,各地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各类农林矿产资源。”



    “就拿倭国来,别看倭寇的地方,但在他们的国土上就有一处巨大的银矿,如果大明能殖民倭国,通过培植傀儡政府控制整个倭国,然后用他们的廉价劳动力来开采这处银矿,再用银矿的一部分来供养这些廉价劳动力以及控制倭国的政府,而大明则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便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银矿。”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大明殖民倭国,然后派出一支队伍前去倭国主持开采银矿,不久之后,大明的一个港口前,将是一艘艘高大的商船来回穿梭,络绎不绝,而每一艘高大的商船里,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一船接着一船,源源不断,那将是何等盛况?”



    “到那个时候,大明如何不富有?”



    “这还仅仅是倭国这样的国,更不要像印度那样的大国了。”



    “如果大明真的能够做到殖民全世界,那个时候的盛况简直是无法想象。”



    话音落下,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已然目瞪口呆。



    三个人的脑海中更是不自觉的浮现出朱辰刚刚描绘的那一个画面。



    大明立国三年,看似欣欣向荣,实则百废待兴。



    前不久,徐达等出征北伐,预算压了又压,但还是让户部叫苦不迭,因为大明国库的银子已经连续三年入不敷出了。



    大明现在究竟有多穷?



    作为当家的大家长朱元璋自然最清楚。



    大明现在穷到连铸造铜钱的铜都不够,为了凑够铸钱的铜,只能挨家挨户的去收旧铜和前朝的废钱,所以更不要白银了。



    甚至为了应付钱不够用的难题,朱元璋现在已经开始在谋划发行在前朝已经被证明很失败的纸币了。



    现在听朱辰这么一,朱元璋的眼中都忍不住往外冒出精光。



    朱辰看着愣住的三人,反问道:“难道,这些还不是值得大明去掠夺的资源吗?”



    三人再次无言以对。



    却听朱辰轻叹一声道:“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只可惜没有如果。”



    咕噜。



    朱元璋咽了口口水滋润一下干燥的嗓子,道:“那如果咱如果可以改变,那咱大明具体又该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改变呢?”



    改变思想,改变政策,这些都是大方向。



    而大方向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定然是要从的地方开始,一点一点累积,最终量变引发质变。



    朱辰当然明白老黄这个问题的意思。



    想了想,朱辰回道:“其实世界的改变,是从一枚的梭子开始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