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42章 河中归属
A+A-
现阶段,李信只是封赏了,石王石勒、西王步度根、北王拓跋荣三位胡人军团统帅。
至于像罗睺、日律、柯最、扶罗翰、慕容虎等,各部随行西征的鲜卑大人。
李信则是打算,待慕容度拓跋珪等被征首领归来后,让他们内部自行商议出五名督王候选人,然后再行任命。
至于像匈奴多隆、刘雄、张敖、吴保、赵鹿等匈奴旗将,其中功赏,则暂且不表。
因为,夏军各大西征军团统帅,目前并未汇聚在康居王城。
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西线征战,或在中亚各战略城池镇守。
李信虽然早有战略,和分封规划,但并未全表。
特别是臧霸王雄等汉人将领,还在西线剿逆,战事未结,功赏之事,并不急于一时。
不过臧霸等人暂且耽搁,但河中之地的规划,却必须提上日程。
因为此地,是大夏在中亚的统治核心,亦维系着诸夏未来的,百年安稳
李信目光微转,看向左侧殿柱下方,沉声道:“文长,汝且上前,为吾参谋这河中之地的战略规划”
“国主”一名身高九尺,全身黑甲的武士,缓缓从阴影处走了出来,拱见礼。
见到来人面孔,在场众人目光一凝,旋即心下巨震。
此人赫然是,李信心腹兄弟,早期的四大金刚之一,夏军元老级别的将领。
其从颖川时,便跟随李信左右,担任军中的斥候队长兼情报头子,是李信向外延伸的耳目。
特别是,当李信入主晋阳之后,这家伙便开始变得,神出鬼没,深居简出,轻易找不到身影。
与其是将领,还不如是李信中的屠刀,因为魏延这厮虽是猛将出身,但却很少出现在战场上。
多是在后方,领军坐镇,处理一些阴沟里的老鼠,和见不得光的勾当。
此次西征,更是被李信带在左右,负责西线各方情报的收集。
只是这厮,是何时悄无声息,来到王庭大殿的?
还是,这魏延一直就在他们中间,却无人留意?
李信摆了摆道:“你我兄弟,不必客气,且看这中亚地区,与锦衣卫最新标绘,有何区别?”
“此中亚疆域,山川地理,平原城池,已是完备,除却尺寸有所差异外,并无多大区别”
魏延麾下有三大情报组织,其一是由原夏军斥候队,改编的黑衣卫,主要负责对敌对国度势力,城池地理,及军事情报上的刺探
二是由原洛阳地区,招募的地痞流氓等不良人,组成的不良卫,主要负责监视收集,地方城池,和民间舆情的异常情况
三则是去年,大夏立国时新成立的锦衣卫,这是专门针对,诸夏内部成立的部门
负责监察审视各行政构,地方官僚,以及收集各大将军府的,日常情报信息
此三大情报组织,从大夏外部的敌人,到内部的官僚,以及民间的舆情,基本上做到了全面覆盖,极大的稳固了李信的统治基础
而魏延作为三大情报最高统领,平日里负责的就是中亚各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城池道路,及诸国势力的情报收集和分析
是以对中亚的地理信息,和城池国度,魏延这名强人,基本上做到了如指掌
“是吗!”李信微微颔首,对于魏延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他旋即指了指脚下道:“汝看这河中平原,地域如何?”
“此地优越,满朝文武,早已分析透彻,无需臣再多言”
魏延神色恭谨,语气却异常平静,仿佛没有情绪波动的铁石。
做为李信的伸向外界的耳目,他接触的事情多了,见过的也太多了,早已做到胸有积累,面如平湖的境界。
因为李信在决定西征之前,政务院和巡务各高层文武,便已对河中地区的情报,做了提前分析了解
大殿中的在座文武,就没有几个,不知道河中的重要性的。
李信摆,看向魏延道:“中亚地区疆域信息,由你负责收集,其中情况,你比在座文武,都要了解”
“是以,大哥想想听听,你心中的见解”
魏延见大哥坚持,心中无奈,只得拱道:“河中地区,山清水秀,平原沃野,水草丰茂,宜耕宜牧”
“此当为,钟灵毓秀之地,物华天宝之乡,天赐祥瑞之邦”
河中地处亚欧非三大文明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交汇枢纽之地。
是中亚地区,出了名的富庶繁华之地,境内有咸海、大赫里洋、伊伦湖、巴尔克等四大内陆湖海
流淌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泽拉夫等四大大主要内陆河流,水量丰富
还有费尔干盆地、里海沿岸大平原,咸海东部的的图兰平原,以及伊犁河谷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可耕可牧的高质量产马地
其中面积,比之关中平原,还要来的广沃,妥妥的农耕与游牧结合的,帝国霸业基地,
李信微微点头,再问道:“如此物华天宝之地,吾欲择一上将,镇守此处,稳固疆土,经营河中”
“同时维护,诸夏在中亚地区的秩序,为各方诸侯国,提供庇护,和开拓保障”
“文长以为,西征各部,何人可当此重任”
“这!”魏延闻言,抬首环顾一圈,目光在左右胡汉将领身上一一掠过。
此时整个大殿内,汇聚了夏军大半西征军团统帅,但想要找到一个,足够分量足够资历镇守河中的,还真不好
首先石勒步度根等,匈奴和鲜卑族群出身的将领,被他天然的排斥在外
首先这是,这些派系的统帅,已经有了封国和领地,若在让他们领镇河中,得此宝地,
到时恐怕会造就一个比西方大秦,还要庞大的帝国,有尾大不掉之险
再一个,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魏延对于这群胡人首领,感官并不大好
而左侧的典韦、昌豨、孙观、孙康、陈东、高顺、严纲、韩遂、宋建、马超等人则亦显得有些不大合适。
作为夏军的黑衣卫大统领,内务院锦衣卫大总管,魏延对于大夏内部,各大派系将领的情报,几乎了如指掌。
典韦虽然武力了得,当个保镖还行,却不适合坐镇一方,
昌豨虽然资历足够,但能力大够,至于孙康孙观陈东等人亦是同理
高顺能力倒是足够,但资历不够,阳刚韩遂等后来投诚的,则更被排除在外
数来数去,此次随军西征的将领,也就臧霸那名,夏军早期元老级别的统帅,有足够的分量
但对方现在安息南部,波斯湾地区,剿灭地区叛乱,一时半会恐怕难以抽身
魏延心中思量着,又见左右文武,皆目光灼灼望向自己
他踌躇片刻,最终还是拱道:“河中乃中亚重地,维系诸夏秩序的中心,此干系重大,非臣下所能置喙”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河中乃是真正的王霸之基,亦是诸夏制衡中西南北,各分封诸侯国的,核心地区
能镇守此地的,只能是大夏元老国主心腹,也只能由李信这名国主亲自指定
而魏延做为三大情报部门的大统领,纵使心中已有合适人选,却并未当众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