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48章 硬骨轲比能
A+A-
故土难离,粟磾却吉等人,并不愿意轻易舍弃,水土丰茂的东部草原。
更不想,像扶余高丽等族群一样,逃到极北蛮荒之地,啃冰渣子。
数来数去,那就只能,趁着中还有些实力,和筹码,向夏军乞降了。
“议和之事,确实可行!”头人赫连嵩沉默半晌,亦开口道:“李屠夫虽然残暴,但多少带着一个信字”
“比之出尔反尔的,伪汉朝廷,强了何止百倍”
这话不假,李信虽然凶残,但信誉一向良好,至少不会吧誓言当放屁
此前阴山会盟,慕容虎步度根等人,如约而至
李信便如约接纳了草原各部,甚至还给四方首领升王,并给予高度自治的权利
这一切的一切,都明了,李信是及其注重自身信誉的,夏军自然也不能例外
赫连嵩顿了顿道:“前期可先行派人,出使夏军营地,探探太史屠的口风”
“若此事能成,付出些许代价,也是值得的”
如今形势不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怕是让他们举族内迁,也不会犹豫
只要能留得有用之身,保留部族火种,他们便还有再起之
却吉闻言点了点头道:“派人出使夏军营地可行,但我等也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太史屠一方身上”
“同时也要派人渡河,向北方拓跋部的阖闾等人,出使游”
“倘若太史屠非要赶尽杀绝,我等亦可向北岸的拓跋氏投诚”
“同为草原同胞,长生天子民,想来阖闾等人,不会见死不救”
却吉未雨绸缪,若夏军当真要,将他们东部族人全部屠戮殆尽
到时北部的拓跋氏,必然不会袖旁观,却吉有六成的把握,服阖闾赫连通等人,接纳东部的投诚
因为李夏并非铁板一块,夏军与草原各部,也不是一路人,甚至太史屠与西北草原各部,还有着血海深仇
而且草原诸部,并不归东王太史屠统属,而是受柱石大将军魏延节制
是以,哪怕太史屠不纳降,他们东部鲜卑,还是有着那么一线生的
“大王此策可行!”塞蹇心中权衡一番,感觉现阶段,和谈确实是最佳选择。
因为相比于单方面的突围,出使和谈,他们至少有两个方向的选择
“和谈啊!”魁头闻言,面色有些沉重道:“吾亦知,和谈乃是部族,最后的会”
“只是如此一来,南线的轲比能,恐怕不会同意”
“轲比能”索荣等人闻言,神色一怔,旋即沉默下来。
若此前,草原各部谁的实力最强,那东部魁头是当之无愧的
但要,谁的骨头最硬,那就只能是,中部的轲比能了
河套一战,中西南北,草原四部,族中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和连浦头慕容威等,各部首领的头骨,更是被李屠夫珍藏
然就是在如此惨烈的败亡之下,轲比能却凭借自身出色的军事应变能力,突破夏军重重堵截,返回中部草原
哪怕后来阴山会盟,李信统合漠南、漠西、漠北、王庭四部,被推举为,长生天子,草原天可汗
并派遣慕容度、步度根、拓跋荣、赫连通等四部鲜卑,围剿中部草原
哪怕慕容氏南北分裂,但轲比能却统合了,慕容威在中部,留下的部族底蕴,并以超乎顽强的韧性,抗住了四面八方的压力
成为了,草原反抗李夏暴政的一面旗帜,吸引了大批心有不甘的草原豪杰投效,实力不降反增
成为了魁头第二,甚至单纯的论在草原上的威望,轲比能还要更胜一筹
因为当初魁头虽然并未前往阴山会盟,但却派遣了粟栗为代表,并接受了李信都册封。
表面上称臣纳贡,并配合李信的战略规划,出兵参与向北方开拓探索,伸张大夏威严
与之相比,轲比能却是从始至终,不愿屈服,反抗意志,更加坚定的那一个,也是最棘的那一个
魁头等人想要越过轲比能,与夏军议和,恐怕行之不通
赫连嵩见众人沉闷,不由低声道:“大王,与夏军议和,关乎族人生死,势在必行”
“既然轲比能挡了我等生路,不若一不做二不休”
着,赫连嵩比了个势,意思不言而喻
“不妥不妥!”魁头闻言,连连摆道:“若非轲比能,不顾危险,千里驰援,吾早已成冢中枯骨矣”
“如今大敌当前,本王岂能做出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内讧之举”
“且中部兵力虽少但皆是精锐冒起冲突吾等恐不是对”
南线战场上,轲比能所部虽然只剩十二万骑,但多是经过,反围剿磨练出来的精锐之师
以东部鲜卑,现在所剩的实力,正面冲突下,恐怕不是轲比能的对
赫连嵩见状,再次劝道:“大王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早做决断”
“轲比能此人乃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想要其同意和谈,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有轲比能负隅顽抗在前想要和谈都是奢望到时我等恐怕都要为之陪葬”
如今形势危,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如果突围,只能抛弃部族主力,率领少量亲卫,走安东山脉
但如果选择议和,他们还是有着不不少选择的,至少能保住部族最后的火种,是以轲比能必须死
却吉亦起身劝道:“大王我等想要和谈亦需要拿出诚意”
“轲比能这块硬骨头便是一块很好的踏板足以引起太史屠的重视”
“没错中原地区尚且有投名状之事物我等亦不能免俗”
如今他们被夏军重重围剿,处于覆灭的边缘,本就劣势
想要空口白牙的,与夏军和谈,恐怕会被人家当成笑话一般轻视
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一些足够分量的信物
而若能拿下轲比能这个,中部鲜卑的头领,便足以换来,与夏军谈判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