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战争一触即发!

A+A-

    他们一共击毙了962名毛熊士兵,俘虏32人,缴获长短枪万支,子弹0万发。



    除此之外,他们还缴获了马匹600余匹,这些战马全部都是完好无损的好马。



    那些身上带伤的、养不活的,都被他们处理掉了。



    处理掉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跟之前在战斗中被打死的战马一样,全部当做军粮用来给军队加餐了。



    因为被打死打伤的战马数量太多,汉军甚至吃到了战争结束,军中还剩下了不少被熏干的马肉干。



    这些马肉干后来随着出征归来的将士们一起回到了国内,一部分被当成是军供品卖掉了,一部分则被送进了博物馆,当做这段历史的见证被收藏了起来。



    巴尔喀什战役是汉军的卡车兵出征以来的首战,此战的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力却极大。



    后世不少人都认为,这场战役是装甲部队闪电战的首战,尽管此次汉军装备的并不是装甲车和坦克。



    但是他们使用的战术明显带有装甲战的特点!



    以往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大占便宜的骑兵,在面对卡车部队的时候,就已经显得十分吃力了。



    等到未来战斗力更加强大的装甲车和坦克出现之后,它们就会显得更加没有用武之地了。



    如果枪的诞生对骑兵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削弱了他们的威力的话。



    那么装甲部队的出现,则彻底的宣判了骑兵的死刑。



    这个纵横世界数千年的古老兵种,从这一刻起,就要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就在汉军在中亚地区攻城掠地的时候,欧洲这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高卢人跟毛熊签订盟约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争动员,随时准备对普鲁士宣战!



    而感受到了高卢人的意图之后,普鲁士方面也立刻进行了战争总动员,一边迅速的扩充着自己的部队规模。



    一边向军工厂下达了大量的订单,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



    两国之间的关系骤然恶化,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6年月3日,高卢南边的板鸭国因为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放荡的私生活引起了国内民众的不满。



    板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女王被推翻只能流亡国外。



    原本板鸭跟高卢的关系并不好,双方因为60年前的那场板鸭独立战争有过很深的仇恨。



    所以伊莎贝拉女王曾经还尝试过跟天朝联合,一起围堵高卢。



    但是,此刻被推翻之后,她无处可去,只能跑到高卢来避难。



    高卢皇帝拿破仑三世看到了会,在大臣的劝之下,对伊莎贝拉女王发出邀请,将伊莎贝拉接回国内,并且准备帮助其复国,让板鸭重新变成高卢的跟班弟。



    结果普鲁士方面不甘示弱,他们表态支持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登基称王,成为板鸭的新任国王。



    这一举动引起了高卢的强烈不满,以利奥波德亲王跟普鲁士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普鲁士在他登基的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一旦此人登基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板鸭一定会加入到普鲁士的阵营,跟着对方一起敌视高卢。



    所以,高卢人于6年月2日正式对普鲁士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对方不得支持利奥波德亲王,并且规定必须要在4时之内给出回应,否则将对普鲁士宣战!



    普鲁士自然不可能接受高卢的最后通牒,所以他们毫不客气的拒绝了高卢人的要求!



    于是,在6年月5日凌晨,4时的最后通牒时间刚过,高卢就迫不及待的对普鲁士宣战了!



    普法战争爆发了!



    普法战争爆发的当天,刚好就是天朝对毛熊开战的那天。



    这当然不能是巧合,事实上,在高卢对普鲁士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林千羽就知道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所以便提前定好了在月5日出兵进攻的行动。



    高卢跟毛熊是盟国,而天朝国内普鲁士是盟国。



    按照盟约,天朝是有义务出兵参加这场战争的。



    不过,因为欧洲距离远东太远,所以直接派兵去欧洲本土帮助普鲁士显然对天朝十分不利。



    所以从远东这边进攻毛熊,对于天朝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给普鲁士发电报,告诉他们我们会在东边发起强大的进攻,尽可能的牵制住毛熊人的兵力,让他们不要顾虑后方的安全,集中兵力对付高卢人!”



    欧洲的大战打起来了,这对天朝而言是个会。



    虽然他们也派兵参战了,但是因为他们是主动进攻,战火不会燃烧进自己的家门。



    



    所以对于天朝而言,他们受到战争的影响会非常,本土正好可以趁着这个会抓紧时间发展工业,抢占欧洲市场。



    当然了,此时被卷入战争的只有普鲁士高卢和毛熊这三个欧洲国家,日不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板鸭等国家还没被卷入进来。



    这样的话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就太多了,天朝能分到的利益就不多了。



    所以,林千羽想要尽可能的扩大这场战争的规模。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普鲁士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实力,让日不落人产生忌惮。



    或者是让普鲁士吃到一场惨败,让日不落对高卢的实力产生忌惮!



    总而言之,他们必须要把日不落拉下水,不能让日不落继续这样高高在上的隔岸观火了!



    不过以林千羽对普鲁士的军事实力的了解,他觉得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和他的法军根本不可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普鲁士军队的对。



    所以真的打起来的话,普鲁士人肯定会获胜。



    因此,日不落人大概率会加入到高卢这边。



    考虑到天朝跟普鲁士是盟友,所以一旦日不落加入高卢那边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天朝的敌人了。



    所以汉军就有借口对日不落在南亚的殖民地出了,到时候马六甲海峡,星加坡等地都会受到汉军的攻击。



    这些地区驻扎的英军兵力并不是很多,汉军有信心将这里拿下。



    至于南亚这块被日不落视作为掌上明珠的殖民地,汉军目前并没有将其全部拿下的意图。



    南亚的人口太多,而且这里本来就是个粪坑,天朝跟日不落不同。



    天朝不缺少人口,只缺少土地,所以将这里打下来对于天朝而言意义不大,反而多出来了2亿多人的包袱。



    而对于日不落人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殖民地内,人口最多的,市场最大的地方就在南亚。



    南亚既是他们最大的商品倾销地,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初级原材料,包括茶叶,生丝之类的东西。



    要是没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消化他们的产品,帮助他们提供初级原材料的话,日不落的工业只怕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工厂会面临倒闭,大批工人会失去工作,继而引发整个日不落的动荡。



    因此,在做好了准备之前,失去这里对于日不落而言几乎不亚于直接攻击他们的本土。



    所以一旦汉军表现出了这个意图的话,日不落一定会对天朝展开疯狂的报复。



    凭借着他们的强大海军和遍布全世界的海上殖民地和军事基地,天朝的商船很难通过天竺海进入大西洋,



    一旦过了好望角或者是苏伊士运河的话,就有可能被对方击沉。



    在天朝的海军拥有足以匹敌日不落的海外军事基地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在全世界各地跟日不落的海军角逐的。



    所以,直接攻击南亚,对天朝而言弊大于利,这里没什么收益,反而还会惹上一身骚。



    相较于南亚,人口很少的澳洲,反而更让林千羽感兴趣。



    此时的澳洲对于日不落而言只不过是个鸡肋,这里面积虽然很大,资源贫乏,人口很少,既没有资源,又没有市场。



    加上适合居住的地方比较少,中央地区全部都是沙漠和戈壁,气候炎热,降雨量很,不适合居住也不适合耕种。



    所以,在日不落人看来这里的发展潜力有限,因此他们一直都没有怎么重视和开发过这里。



    澳洲此时的人口很少,6年的时候澳洲的人口只有4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南部地区发现了金矿,受到淘金热的影响跑过来的。



    居住在澳洲本土的人口大约只有55万左右,相较于人口超过2亿的天竺而言,要攻占澳洲难度更低,要消化吸收这里也更容易,因为这里的人口更少。



    此时的澳洲对于日不落的作用很,除了南部地区发现了一些金矿之外,其他地区的价值几乎没有。



    所以日不落人对这里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在意,在40年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作为日不落流放囚犯的监狱在使用的。



    因此,汉军出兵攻占这里不会损害到日不落人的核心利益,导致对方狗急跳墙!



    日不落人不把澳洲当回事,是因为他们不缺粮食,不缺耕地,也不缺土地。



    但是对于人口超过四亿的天朝而言,澳洲还是一块很不错的宝地的。



    拿下这里将彻底巩固天朝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防御体系,让天朝的本土变得固若金汤。



    再者,这里拥有世界储量第一的铁矿,而且是含铁量极高的优质铁矿。



    占领这里,天朝日后的工业就不担心没有铁用了!



    所以,在林千羽的计划中,一旦日不落参战,汉军将马上出兵南下,占领星加坡和澳洲这两个战略重镇!



    彻底将日不落的势力赶出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