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抄家吧

A+A-

    太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辰时,太子拔腿就跑,帝随后而追,他追他逃,他插翅难逃。



    张舍人狠狠的掐住了自己的人中。



    神他爹的插翅难逃,那追的差点喘不过来气的不是圣上,难道是鬼啊。



    太子果然还是年轻啊,一双腿跑的飞快,老皇帝跟在后面完全跟不上啊。



    但老皇帝有外挂,龙鳞卫的人三两下就把太子给抓住了。



    张舍人:还真是插翅难逃啊。



    “爹,父皇,父亲大人,您不能这样子,啊!”



    “你啊什么啊。”



    老子还没打呢。



    老皇帝气得吹着胡子,一挥将太子拉到了自己的紫宸殿去。



    他虽然气,但还是知道分寸。



    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虽然他自己不要,但他这个当爹的,得注意。



    所以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打太子的屁股不好,但在自己的紫宸殿里,没什么不好打的。



    于是下朝后,还有很多人没有走。



    废话,皇家的乐子才是最好看的。



    沈知意踌躇的站在紫宸殿店外,听着里面哇乱哇乱的惨叫声。



    高兴的拿起笔。



    嘿嘿,太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辰时,帝不知缘由,暴揍太子,彰显父子亲情深厚。



    太子哭唧唧的咬着绢声道:“哪里来的半点儿亲情。”



    老皇帝听着听着不对劲儿:怎么感觉像是朕喜怒无常似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臭子。



    “你,你给朕好好道道,这些信都是你写的?”



    太子讪笑道:“儿子也没想到是写给老爹你的啊,如果儿子知道,定不会下这个笔。”



    “呵,你女人都当着你的面给别的男人书信往来,你还帮着写!”



    太子真是好文采啊,有一美男兮,甚念甚念甚念甚是想念。



    沈知意的心声振聋发聩。



    一想到这些还让那些京官听见,老皇帝扯着里的几张纸。



    “字如狗爬,文如你那一口的缺牙,从江南赈灾回来后,字没练工整,文笔没练好,不准从东宫出来。”



    太子不服气:“爹,怎么是儿子良娣写的,你就觉得写得好,怎么到我这儿就不行了,爹,您得一视同仁啊。”



    “你是太子。”



    “那儿子不要了。”



    “你是太子。”



    “儿子不要了。”



    “你是太子。”



    



    “儿子要了。”



    最后太子咬牙切齿的离开,领了圣旨准备去江南赈灾,随后尴尬的就来了。



    太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未时,帝召诸位大臣商议江南旱灾一事,因为要钱没有,要命有无数条。



    好实诚的一番话,但是就这么写进起居注真的可以嘛!



    户部尚书擦擦眼泪,语气沉重:“圣上,国库空虚。”



    “你管着钱,你想法子啊。”



    户部尚书:



    好惨的户部尚书,好无良的上司。



    这些无良的上司什么时候能懂的,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你一句话就能直接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当自己是孙悟空啊。



    虽然不知道孙悟空是谁,但户部尚书也懂得沈知意这是在替他话啊。



    “圣上,前朝骄纵奢侈,苛捐杂税繁多,大邺自建立以来,免除百姓大部分的税收,国内又百废待兴,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入不敷出,国库空虚。”



    



    老皇帝不解道:“不是都节省了二十多年了嘛,怎么还缺钱。”



    哪朝的皇帝当的有他憋屈,住着前朝留下的宫殿,用着前朝留下的马车,吃着,呃,这倒是自己的。



    反正大邺穷,他就以身作则,鼓舞全国上下节俭。



    这一节俭,就是整整二十多年过去。



    啧,钱哪里是省出来的,没听过谁靠省钱能发大财的。



    老皇帝:“”



    “所以你们认为怎么办?灾区的灾民不可能不管。”



    老皇帝头疼啊,又得赈灾,又得打贪官。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圣上,要不那大运河暂时算了?”



    “放你的屁!”



    工部尚书跟踩中了尾巴似的。



    “圣上,您可别听他的,从长远角度考虑,这大运河一旦开通,连接南北的经济区,大邺未来的发展只会更加繁荣。”



    “只是暂时。”



    “暂时也不行,耽误的一个时辰,未来得损失多少的银子。”



    户部尚书生气了:“那王尚书的意思是,不顾灾区灾民的死活了?”



    “当然不是。”



    “那你钱咋办!”



    “不知道!”



    老皇帝:“”



    太子乐呵的嗑着瓜子,差点笑出声。



    被自己老子怒瞪一眼,老实了。



    太子拍拍,问道:“国库大概还能拿出多少银子?”



    “多方面减少开销的话,满打满算能凑出三万两白银。”



    我嘞个豆,一个偌大的国家去赈灾居然只能拿出三万两的白银,出去都挺让人招笑的。



    众人:有时候做人其实可以委婉一点,倒也不必这么直接,他们不要面子的嘛!



    这能拿出三万两的白银我都怀疑还是抄了吏部尚书家才有这么多的。



    真相了啊大祙子。



    不对啊,吏部尚书家底不是挺厚实嘛。



    户部尚书:再厚实也到不了能养这么大国家的地步,那些银子还有别的地方需要开支,除去其他花钱的地方,剩下的他已经全拿来赈灾了。



    要不继续干脆抄家算了。



    沈知意这想法刚冒出来,在场的大臣全都战战兢兢的跪了下去。



    不管什么朝代,这完全不贪的清官可能几十年才会有这么几个。



    总之,就没有不贪的。



    就是贪多贪少的区别。



    老皇帝看着全跪下来的大臣,气得摔碎桌案上的茶杯。



    太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未时,帝大怒摔杯,心系江南灾民,群臣无用,乃无能之辈。



    诸位大臣:谁教你这么写起居注的!



    户部尚书冷哼一声,势必要找回场子。



    “圣上,可呼吁全国上下捐款,上下一心,定能助灾区的百姓渡过难关。”



    真是太妙了,底下的百姓都要去啃树皮了,有钱的事儿不来找他们,要钱的事你们就来了,谁会来捐啊。



    有钱的商人就更不用了,不趁乱当奸商就不错了,大邺继续沿袭重农抑商政策,那些商人可不少都气着呢。



    众人沉默。



    要我,还是抄家比较快。



    哇靠,户部尚书你!



    户部尚书额头一重,直接狠狠的砸在地面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