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沈家芝兰玉树,翰林瑚琏之器

A+A-

    第0章沈家芝兰玉树,翰林瑚琏之器



    午后,乾清宫前。



    内阁次辅吕调阳跪在殿门口,请求觐见。



    冯保担心万历因独居之事,对自己已有怨怼,当即派一名万历用着顺且还会话的太监前去汇禀。



    不多时。



    吕调阳被宣,进入了皇帝寝宫。



    在文华殿静坐等信儿的张居正等人和慈宁宫内的李太后都长呼一口气。



    能进门,已算成了大半。



    一向勤勉乖巧的万历闹出这么一出,让他们措不及,生怕再出现意外。



    李太后虽然经常用“换潞王为皇帝”的法吓唬万历。



    但万历乃是先帝亲选的继承人,因一次偷上房顶睡觉,李太后是没有资格将其废黜的。



    



    寝殿外,冯保一脸紧张地站着。



    他生怕吕调阳哪句话的不对,惹得当下情绪不稳定的万历,又做出其它吓人的事情。



    就在这时,冯保听到里面传来哭泣声。



    吕调阳抽泣着。



    开始向万历讲述发生在先帝时期的一些往事。



    冯保不由得微微撇嘴。



    别人总骂他们这些宦官趋炎附势、奴颜婢膝,但论哭,论表演,这些文官才是集大成者。



    就连看上去一脸正气的张居正,那也是瞬间就能眼眶泛红,让人觉得他将“鞠躬尽碎,死而后已”八个字写在了脸上。



    突然,冯保想起了跳金水河的户部尚书殷正茂。



    他不由得攥起拳头,将牙咬得咯咯响。



    掌管内廷数年,能让他吃这种金钱之亏的,只有殷正茂。



    



    大约半个时辰后。



    老泪、官袖上都是泪水鼻涕的吕调阳走了出来。



    他将眼角的泪水一抹,看向冯保,露出一抹笑意。



    “冯公公放心,陛下已无碍,明日常朝可正常进行,老夫与张阁老上几句,先让张阁老见一见陛下,然后陛下自会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



    随即,吕调阳朝着冯保耳语了几句。



    冯保不由得大喜,拱道:“辛苦吕阁老了!”



    罢,冯保便命人速速去向李太后汇禀。



    一刻钟后。



    张居正面带微笑地走进了乾清宫。



    半个时辰后。



    万历面带笑容,亲自目送张居正出门,然后朝着冯保道:“大伴,准备龙辇,朕要去慈宁宫向母后道歉。”



    万历从早上到下午,有如此巨大的改变,显然是双方达成了一定和解。



    吕调阳在中间,功不可没。



    至于这些人在乾清宫到底了什么,便只有他们知晓了。



    



    当日黄昏,沈念得到消息。



    李太后将从乾清宫搬离,张居正命令众日讲官们暂时舍去政务课业的讲义,为万历减负。



    这场斗争,显然还是万历占了上风。



    官员们都默契地视作没有发生过此事。



    没有劝谏奏疏。



    也没有内廷太监、宫女、锦衣卫受到严重责罚,只是换了一批人。



    当然,万历大婚的预算还是被砍掉了一半,没有因这场意外,增多一文钱。



    



    



    五月二十三日,常朝如旧,万历对张居正的尊崇如旧。



    宛若昨日的意外从未发生过。



    近午时。



    沈念出承天门,沿着金水河畔朝着翰林院走去。



    大老远。



    他就听到一名锦衣卫首领朝着步站一人,全选擅水之人。”



    “厂公了,以后金水河畔若有一名官员跳水,必须立即将他拉出来,若有官员靠着跳水博得清名,首先要了你们的命!”



    “尤其要防户部殷尚书!”锦衣卫首领压低了声音道。



    声音虽,还是被沈念听到了。



    沈念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喃喃道:举荐殷正茂担任户部尚书,真是一个睿智的决定。



    贪名远扬的殷正茂,当下已变成户部的守财奴。



    谁要敢乱户部的钱,他敢寻对方拼命。



    他怒跳金水河的事情已经被一些写书人写成话本,甚至在一些瓦舍上演了。



    这让殷正茂甚是开心,觉得自己的仕途已经开启了第二春。



    



    入夜,乾清宫,寝卧内。



    万历洗漱后,望着居于中间的一张床,心情大好,然后摆道:“都退下吧,朕要休息了!”



    当即,两名太监和两名三十多岁的宫女退了出去。



    寝卧内就剩下万历一人。



    万历将被角一拉,然后脚张开呈大字,趴在床上。



    此刻的他,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气息。



    夜半时分。



    他终于不怕有双眼睛盯着他,终于可以不用心翼翼地出恭,不怕身体动一动就能听到一道严厉的训斥声:几时了,还不睡



    今夜的万历,感觉自己:自由且幸福。



    



    五月二十五日,午后。



    沈念被传唤来到内阁。



    令他意外的是,此次要见他的乃是内阁次辅吕调阳。



    沈念有些意外,此乃吕调阳第一次单独唤他,不知是公事还是私事。



    “下官翰林编修沈念,参见吕阁老!”沈念走入吕调阳的值房,躬身拱。



    吕调阳站起身,笑着道:“子珩,你也算是老夫的学生,若无外人在,叫老师即可。”



    沈念入馆任庶吉士时,吕调阳乃是当时的总教习。



    沈念叫一声老师,也是理所应当。



    “老师!”沈念尊敬地喊道。



    吕调阳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道:“子珩啊,在你任庶吉士之时,老夫对你的评价有误,让你得了一个‘沈半士’的恶名,是老夫之过,老夫看走眼了!”



    沈念入仕时,确实被吕调阳那句“沈念入翰林,其父之功,半也”伤了自尊,被很多人暗中称呼为沈半士。



    但当时的他,也就是半士的能耐。



    “老师,一句笑称而已,无碍!无碍!”沈念笑着道。



    吕调阳从桌上拿出一个装裱好的卷轴,递给沈念,道:“打开看看。”



    沈念双接过卷轴,打开一看,卷轴之中,写着一行字:沈家芝兰玉树,翰林瑚琏之器。



    “老师,这这学生担不起!”沈念嘴上拒着,但心里很美。



    这两句话,能让他爹欢喜一整年。



    “你担得起,日后若有事情,寻张阁老不方便,可来找我!”吕调阳面容和煦地道。



    “学生遵命!”沈念将卷轴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