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是时候振作了

A+A-

    第220章是时候振作了



    永安二年夏,李爽回到了他最为忠诚的长安城。



    位于龙首原之南的一座崭新的城池!



    这座城池周长二十四里,方方正正的,外城郭开四门。



    外城的城墙用土夯制而成,唐国公府和大行台府外围的城墙则是石砖堆砌。



    唐国公府与大行台府分置城中北南,周围修建了十二座大型的里坊,用以安置李爽的部曲。



    随着洛阳地区的人才陆续输入,长安市坊周围陆续建造了许多型的里坊,用以居住各类的匠人。



    此外,又在城南修建了劝学坊丶观星台等建筑。



    此时关中的经济中心还在长安北邑,长安城更像是一座为军事服务的城池,城墙上建立了吊桥丶闸楼丶箭楼丶城楼丶角楼丶敌楼等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四门之外,各建瓮城。



    李爽命人将从洛阳带来的树苗丶种子,分置于长安禁苑,建立了各种果园丶苗圃,用以满足长安城的供给。同时又鼓励养蚕种桑,用以丝织。



    独孤如带着一众女眷早一步搬进了长安城的唐国公府中。



    这国公府虽名为府,其实便是一座城中的城,各类设施齐全。里面的府库中装的物资,便是外城陷入,也足以让一万大军坚守一年以上。



    李爽回到长安之后,却没有第一时间见独孤如等女眷。



    将兵马安置完后,李爽来到了城南观星台。



    此刻,郦道元看着那台熟悉的刚刚安置好的浑天仪,正在沉思着。



    李爽曾经徵召郦氏一族前来长安,郦道元一开始是拒绝的。直到河阴之变,公卿受戮,郦道元才来了。



    “如何?”



    郦道元近六十了,可因为常年观察各地山川风物,长途跋涉,不辞劳苦,养成了一副好体魄。



    听到了那声熟悉的声音,郦道元转身看向了李爽。



    这位让他观感十分复杂的唐国公!



    “洛阳的浑天仪都被你搬来了,还有什麽你没搬回来?”



    郦道元本是想要讥讽几句,可是话出嘴边,带着几分苍凉,更像是在叹息。



    “还有大量的典籍,我正准备放在藏书楼中。善长,你可去看看,为我查漏补缺。”



    郦道元的面色终于还是变了。



    有些东西,郦道元不在意。可有些东西,郦道元相当的在意。



    洛阳城中的那些典籍便是!



    这是代表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东西。



    当初五胡乱华,北朝之地,尽为废土。



    大量的世家带着典籍南渡,南朝虽弱,偏安一隅,却也保存着大量的典籍。这是一众只知道打仗夺城夺粮夺女人的胡人政权所不能比得上的。



    南朝之人北朝之人都是蛮夷,并不是随口的。



    陇西李氏为何受人尊崇?



    西凉太祖李暠在五胡乱华时那一片惨澹的乱世之中,广纳人才,建立州学丶县学,收拢典籍,安定千里之地,让凉州成为了一片文化繁荣的净土。



    后来又将保留的典籍输送到了文化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的北魏,为北魏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郦道元笑了,有些不可置信。



    “你还真的将洛阳搬了过来?”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洛阳。



    在尔朱荣的眼中,一座能够控制北朝的经济枢纽便是洛阳。



    在一众北人武勋眼中,有钱有粮有漂亮女人的地方便是洛阳。



    在一众天龙人眼中,位于整个北朝秩序最顶点的地方便是洛阳。



    可在郦道元心中,这些典籍才代表着洛阳!



    “善长不妨自己去看看!”



    李爽一笑,郦道元终究还是有些怀疑。他快步走着,也没骑马,几乎是跑着到了建在摘星台隔壁的藏书楼。



    



    此时,大量的典籍正在被搬运进藏书楼。



    郦道元若痴若狂,在别人怪异的目光之中,翻阅着这些典籍,最后,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仰天长笑着。



    “洛阳还在,洛阳还在啊!”



    礼仪丶典章制度丶历史丶农医星卜丶地理水文丶工艺技巧这些典籍之中记载的东西,才是郦道元真正在意的。



    郦道元见李爽过来,站起了身,拱一礼。



    “在下替天下之人谢过唐国公!”



    ——



    河南。



    元颢败了之后,失了邺城,前来投奔自己妹夫李神轨。



    胡后死了,胡玄辉出家了,李神轨消沉了好一阵子,身躯都瘦了几分。



    元颢见到李神轨的时候,正巧处于李神轨快要走出消沉期的阶段。



    “陈留郡公,你要振作啊!”



    本来元颢是没有野心的,他最大的理想也不过是给自己在南朝留一条后路。若是他在北朝混不开了,就跑到南面去。



    事实上,北魏与南梁虽然打生打死,但两国高层之间的往来很频繁。



    北朝的元姓宗室时常因为政变失败跑到南面,南朝的前皇室成员也时常逃亡北朝。



    别的不,萧赞投奔北魏,在金陵馆中为齐帝萧宝卷举丧,胡后都亲临吊唁过。



    究其原因,无论南北,都在争夺正统之位。还有什麽比对方的高层跑过来投奔自己更能明对方是个西贝货呢?



    元子攸登上皇位这事,点燃了元颢的野心。



    元诩死了之后,北魏的嫡脉算是断绝了。



    如此一来,在外面的元氏王爷,谁没有这个资格登上皇位?



    “对,我要振作!”



    元颢看着李神轨这幅模样,很是欣慰,握住了他肩膀。



    “陈留郡公聚集河南之兵,我再前往梁国借兵,到时北上洛阳,除去元子攸这伪帝,我与陈留郡公共享江山!”



    元颢的兴高采烈,李神轨却是兴致缺缺。



    “你傻麽!”



    元颢一愣,却听李神轨道:



    “你打得过尔朱荣,还是我打得过尔朱荣?我们带兵去洛阳,不是以卵击石麽!”



    “”



    元颢听了,一口气差点没有捣上来。



    “此时乃是良啊,你若是不动,等到尔朱荣摆平了河北的六镇军,他一样不会放过你的!”



    李神轨很是不屑,挥了挥。



    “我怕他一个杂胡,来就来!”



    就当元颢一脸期望的时候,李神轨道:



    “大不了去梁国!”



    “”



    “我还不信了,他尔朱荣的骑兵再厉害,还能打过梁国的水军。”



    元颢一脸无语。



    “那你刚才要振作什麽?”



    “斯人已去,我再心痛也无法挽回了,是时候去歌舞坊听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