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126章 很吃味

A+A-

    荀黄山水库,昨夜刮了一宿的北风,导致方圆百里,皆成了冰天雪地。



    树上的冰溜子,有些滴成了半米长,寒风吹过,叮叮咚咚,被冻瓷实的竹子缓缓摇晃,时不时便传出被压断的劈里叭啦声。



    兰大爷披着军大衣,沿着山边的路,一步一嘎蹦脆的来到水库边。



    他里提着一个竹编的三层食盒,用大漆上的色,看起来又沧桑又古朴。



    直至行到水库弯,他才跺了跺脚上的碎冰渣。



    将食盒放在结满冰霜的柴禾堆上,转身回了村。



    没一会,有人从柴禾堆后面绕了出来,提上食盒进了藏在水弯



    谢刚好在,他问:“是兰大爷?”



    马仔点头,恭敬的把食盒送上。



    谢什么也不再,回头就把食盒提进了洞穴深处。



    这洞穴蜿蜒狭窄,只有一条路通往山腹中央,据几百前,有人在这练硝,现如今铺往洞穴深处的木头,还是几百前古人干的。



    走了几十米,洞穴扩大,谢迎头又碰上一马仔,马仔身上穿着防护服,邋里邋遢,连颜色都快分不清了。



    他看到谢,做了个要出去抽烟的动作。



    谢点了点头,很快就在石屋的旁边,看到了沈爷。



    



    沈爷身上的防护服是新的,没戴头罩,表情有些醉生梦死,谢心脏扑通扑通跳,三步化成两步,走到沈爷面前。



    “沈爷。”



    “你来了。”沈怀微微睁了睁眼,随后长吁了口气,笑得十分开心道:“这个味很纯,你要不要来点?”



    谢连忙摇头,把兰大爷送来的食盒捧过头顶。



    “大爷又给送吃的来了。”



    沈爷皱眉:“不是让他别来,他怎么还来。”



    谢不敢话,直到沈爷拿走食盒,他才轻声汇报:“燕京的事已经查了一半了,沈姐确实进了大院,但我们的人并没有看到周吾。”



    沈怀掀开食盒,顿了顿。



    “没看到周吾是什么意思,他们到底是处上了,还是没处上?”



    “应该是处上了,大院里的人,沈姐就在周家住,并且前段时间,周夫人还斥巨资,买了不少当下最流行的衣服和首饰,据还给一间屋子换了装修,全粉色系的。”



    能查的如此详细,足矣明,沈秋确实是登堂入室了,并深得周夫人喜欢。



    沈怀发出两声怪笑。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香气扑鼻的大片牛肉,扔进嘴里反复咀嚼。



    “有意思,谁牵的线呢?”



    “查不到,这事对我们来很突然,对大院里的人,也很突然,周家的嘴闭得十分紧。”



    “好好好,这个沈秋,总是能时不时的,给我点惊喜,那医院的事呢?”



    就在这时,光线明亮的石屋里,一个从头到脚全是防护服的男人,忽然转了转身。



    



    “医院的事查不到,那对母子忽然消失,连住院记录都被人删除,目前能查到的,只知道有这样一对母子在医院闹过。”



    沈爷呵呵:“动作还挺快,很符合那些人遮掩丑事的作风,但不管怎么,这些事查得不清不楚,你的那些人也全是饭桶,继续给我查,从现在开始,我要知道沈秋的所有动向。”



    谢咽了咽唾沫,连忙出了洞穴。



    而石屋里人,在停了四、五秒后,又拿起了烧杯。



    在他旁边不远的托盘上,堆了不少白色的结晶体,在白织灯的折射下,散发出诡异又浅蓝的透亮。



    



    与此同时,沈秋在副驾昏昏欲睡,但习惯每天自审的思维,却忽然又跳跃了起来。



    一时间睡意全无,她爬了起来便问周吾车上有没有纸和笔。



    周吾一看便知道她有灵感了,让她自己去后排座找。



    公文包里就有。



    沈秋目不斜视,将包里的一些密文件通通拿衣服盖上,撕了一张空白的记事本,回到副驾刷刷地写了起来。



    她曾记得,若干年后有一首改编过的走四方,特别应景,又符合她昨晚的心情。



    但写着写着,她有些麻了。



    “隰县的隰怎么写?”



    



    周吾怔愣:“???”她在什么?



    “哎呀,就是山西临市的一个县名,隰县的隰。”



    周吾嘴角轻抽,赶紧报了偏旁和上下结构。



    但写好了这个,又忘了歙县的歙字,沈秋再问,周吾就淡定了。



    “哪儿的?”



    “安徽的。”



    好,他知道了。



    郫县崇左扶绥县,兖州邳州涿州嵊州全是地名,快到大院时,她才抹了把汗,将写好的词给周吾看。



    “蒋姨呢,还在后面吗?”



    周吾一目十行,嘴角扬了起来,不答反问:“改编还是窜窜烧?”



    “改编,等蒋姨来了,我唱给你们听。”



    曹操,曹操就到。



    



    同样是熬了一宿,但蒋芬从车上下来时,仍然是仪态万千,不见疲惫。



    但沈秋头发凌乱还裹着被子,不羁的模样,立马把蒋芬给逗笑了。



    “你在车上没迷瞪会啊?”



    问完她又拿眼瞪周吾,直差没在脸上写着,你是这么疼媳妇的?



    沈秋傻笑,将周吾里纸夺了过来,连忙递给她。



    “没有没有,我是突然想起一首歌,特别像昨晚,快快,进到屋里我唱给你听。”



    跟阵风似的,她拉着蒋芬进了门。



    回头见周吾跟上,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唱走四方。



    声音清脆,吐词清晰,又边唱边摇头晃脑,蒋芬没办法不喜欢的睁大双眼,直到前奏唱完,她又不疾不徐的唱地名,那rpper感,连没怎么接触这一类的周吾,都迷糊了。



    连忙把头凑到蒋芬身后,眯起眼看词。



    沈秋唱到:“在四通八达的路口,遇见志在四方的人。”



    蒋芬便捂住了嘴,难以置信又不敢惊扰沈秋的,捶了周吾一拳,暗指这是她呢,她呢。



    沈秋台风很稳,笑在心间,直至首尾相呼应,唱完之后她。



    “蒋姨,这是送给您的,喜不喜欢?”



    蒋芬这才毫无形象,尖叫的跳起来,一把抱住沈秋。



    “喜欢!太喜欢了,你是怎么想到的?那么多地名,还有好多生僻字,你竟然一个字都没念错,我的天呐,你是我的宝。”



    就在她俩又蹦又跳又转圈时,刚刚睡醒的老周同志,懵逼了。



    这歌好啊,他记得沈秋今年会上春晚,何不就用这首?



    五湖四海,三山五岳,她唱的就是山河锦绣,万里画廊,盛世腾飞啊。



    



    一大一,终于回房睡觉去了。



    老周拎上公文包,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周吾。



    “这么好的歌,只送给你妈可不太合适,你拿上歌词,去给陈导看看吧,要是还没定下来,就定这首,很喜庆。”



    周吾啧啧,有些味味的道:“三十几年前,我是您和妈心里的宝,这才几个时,你们的心就长偏了?”



    老周鄙夷:“咋滴,你是还没断奶吗。”



    周吾比他更鄙夷:“我是要喝奶吗?”



    “滚犊子,你们走的时候,我可能没时间来送,但陈导如果要彩排,就让她回家住,任何地方都没有家里舒适,也没家里安全。”



    住别的地方,他和蒋芬不放心,多好的姑娘,注定了是要进周家门的。



    让她早些适应适应也挺好。



    更何况像他们这种的人,勤勤恳恳半生,不就是为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让家人们想高调就高调么。



    潜台词周吾听懂了,他掀眉,很认同。



    但是,他的姑娘,他想自己宠。



    以后想干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