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百官威逼

A+A-

    “皇叔,这”



    永和帝面上略显迟疑,转而又看了定国公一眼,想到心中沈清颜,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皇叔所言确实有理,但今日是庆功宴,若是此时就着调查,怕是不太合适。”



    到此处,永和帝语气不禁强硬了几分,“这样吧,待庆功宴结束,朕与诸位大臣商议后再下决断,如何?”



    诚亲王见他明显想维护定国公,神色骤然变得难看,堂堂大安朝的皇帝竟然如此不顾大义,真是枉费先皇一片苦心。



    “臣认为不妥。”



    这时,狄若境上前抱拳行礼:“皇上,与定国公所犯之事相比,庆功宴并不重要。”



    “铁器一事关大安朝,甚至关乎整个大安朝百姓的安危,臣认为诚亲王方才所言之有理,理应立即对此事彻查清楚。”



    狄若境是此次庆功宴的功臣,再加上铁器私卖一事已有人证,永和帝心知若是他再推托,定会惹得其他大臣不满。



    可定国公府是太后母族,倘若定国公真的买卖铁器,他又该如何处置?



    “皇上,此事关乎整个大安朝,望皇上三思。”



    诚亲王再次出声劝,今日是个好时,就算不能借这个会铲除定国公府,也定然要将定国公府的实力削弱一半。



    见这么多人坚持彻查,永和帝感觉自己的威严收到了藐视,但碍于诚亲王的实力,他又不得不从。



    “刘公公,马上去寿康宫请太后前来。”



    “是,皇上。”



    待刘公公离开后,永和帝看向众人解释:“定国公府是太后的母家,如今发生这么大的事,太后理当知情。”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脸色各异,诚亲王则是眉头紧锁的盯着永和帝。



    永和帝此举分明是想把事情甩给太后,想让太后替他出面解决,身为大安朝的皇帝却如此没有担当,实在令人失望。



    “皇上。”



    洛洄笙不再掩饰存在感,上前安抚道:“此事也不知何时才能解决,不如先回宴席上等着,待太后到了再议?”



    闻言,永和帝扭头看了她一眼,随即便带着高公公头也不回的走了。



    众人见状有些不知所措的跟上去,洛洄笙心知永和帝明显是对自己不满,但想到他方才百般维护定国公时,反而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你这是为何?”



    待其他人都离开后,诚亲王立马问出心里的疑惑,“以你的聪明,不可能看不出来皇上的心思,为何不据理力争?”



    洛洄笙闻言露出一丝苦笑,“就算我据理力争又能如何?皇叔方才不是也看见了,皇上分明就是想保住定国公府。”



    尽管洛洄笙的有理有据,但诚亲王还是对她的举动感到不解,“可若是你我坚持,不准皇上扛不住就会答应立即彻查定国公府了。”



    “凤梧,我们与定国公府本就如同水火,今日这么一闹,更是把纷争摆到了台面上,若是错过这次会,要想再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洛洄笙静静地听着,直到诚亲王教结束,她这才缓缓开口:“皇叔,定国公府的背后是太后。”



    听到这句话,诚亲王明显有些怔住,下一刻便猜到了洛洄笙话里的意思。



    他没有再继续追问,只因以他对太后的了解,想来太后定是又对洛洄笙做了什么。



    诚亲王想到这一点,不由得在心里暗骂:真是疯了!竟然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堪比蛇蝎!



    “凤梧别怕,皇叔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被诚亲王轻拍着头安抚的洛洄笙怔愣了一下,望着眼前满脸慈爱的皇叔,心里无比感动。



    她点了点头,什么都没有,对于他们而言,有时无声胜有声。



    “公主。”



    待诚亲王离开后,季姒这才抓住会凑到洛洄笙面前:“公主,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话间,季姒不顾周围还有宫人,抓着洛洄笙就查看起来,“公主身子还未痊愈,哪怕一点磕碰都有可能变成大问题。”



    “早知道方才奴婢就陪着公主了,如此公主也不会被那些人诬陷,都是季姒的错”



    洛洄笙见她如此紧张,笑着拉过她的安抚:“别担心,我没事的。”



    这时,张清雅也上前关心她,并解释自己方才被人引走的事。



    刑荆山被她们挤到一旁,见她们一直围着洛洄笙,忍不住有些吃醋。



    “明明是我媳妇,怎么我反倒成旁观者了?等日后成了婚,看你们还怎么跟我抢媳妇”



    声吐槽了一句后,刑荆山这才感觉心里舒畅了不少,就在这时,他忽然注意到一旁狄若境有些不对劲。



    他为何直勾勾盯着长公主?想到之前长公主对狄若境的欣赏,刑荆山的心立刻提了起来。



    “狄将军。”



    狄若境正一心观望洛洄笙三人呢,见刑荆山忽然凑了过来,立马笑着回应:“邢将军有何指教啊?”



    刑荆山先是向他抱拳行了一礼,随即才开口道谢:“今日之事多谢狄将军。”



    闻言,狄若境不免有些诧异,“邢将军全都知晓了?”



    刑荆山笑着摇了摇头,“我只知狄将军帮了长公主,至于先前究竟发生了何事,我并不知晓。”



    狄若境没想到他这么相信自己,不,应该他相信洛洄笙才对。



    “邢将军言重了,其实我也只是恰好救了长公主而已。”



    闻言,刑荆山没再继续下去,转而关心道:“狄将军一表人才,又能文能武,听闻京中爱慕狄将军的姑娘多不胜数。”



    “容刑某多问一句,不知狄将军可有心仪的女子?”



    狄若境脸上笑意瞬间僵住,似是怎么也没想到一向粗俗的刑荆山会问他这个问题,而且还是在眼下这种场合上。



    狄若境有些尴尬不知如何作答,可就在这时,她忽然看见刑荆山正满脸深情的注视着前方。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狄若境发现他看的人正是洛洄笙,也正是如此,她顿时就明白了。



    想不到刑荆山竟然也会吃醋,还真是罕见啊。



    “既然邢将军这么好奇,不妨猜猜狄某心仪的人是谁?”



    刑荆山望着她一脸打趣的表情,心里莫名的有些紧张起来,“你该不会”



    “什么心仪的人?”



    洛洄笙走过来碰巧听到二人的对话,不免感到有些好奇,“你们在聊什么呢?”



    



    看着被吓到的刑荆山,狄若境忍着笑意道:“禀长公主,方才邢将军问臣”



    “没什么!”



    刑荆山语气激动的打断,并对洛洄笙解释:“我就是跟狄将军随便聊了几句,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



    看见他脸上的不自在,洛洄笙猜测他并没有实话,但也没有继续追问。



    随后,几人便一同回宴席,接下来还有需要洛洄笙面对的事。



    寿康宫——



    “你什么?!”



    太后震惊得从椅子上起身,望着跪在地上的刘公公道:“你再给哀家一遍!清楚了!”



    此时的刘公公俨然也被吓到了,身体颤抖着匍匐在地,重复起方才的话。



    “长公主不知从何处得知定国公与李大人私下来往,逼迫李大人当众指控定国公买卖铁器。”



    “虽然皇上有意阻拦,但奈何诚亲王与长公主坚持要即刻彻查此事,皇上这才命奴才前来请太后出面主持大局。”



    听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太后的脸色比先前更加难看了,没想到洛洄笙才刚回来就抓住了定国公府这么大的把柄。



    让她更为惊讶的是洛洄笙之前竟然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如此想来,只怕洛洄笙还掩藏着更多的秘密。



    一个刚从蛮族回来的公主,究竟是从何处得知这么多事?



    背后究竟是何人在帮她?



    诚亲王?



    不,若是诚亲王知晓这么多事,定然不会隐忍到如今。



    太后忽然又想起了那个预言,难不成先帝暗地里还给她留了一吗?



    这个可能一出太后神色阴沉的可怕,结合如今所发生的事,心里更加憎恨洛洄笙。



    “怎么会这样?不该这样的”



    此时的沈清颜早已震惊得不出话来,她原本是想设计洛洄笙的,为何事情却变成了这样?



    “姑母”



    沈清颜着急忙慌的跑到太后面前,“我们该怎么办?父亲不能有事的,姑母,您快想想法子”



    太后瞧着她这副慌乱的样子,不禁有些嫌弃,但还是安抚道:“放心,有哀家在,他们动不了定国公府。”



    买卖铁器是大事,恐怕诚亲王不会轻易放过此次会,若是他们当众威逼皇上,只怕



    “刘公公,你上前来。”



    此事关乎大安朝,太后心知即便是自己出马,十有八九也难以在所有朝中大臣面前救下定国公。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法子。



    此时庆功宴上——



    原本欢悦的气氛此刻紧张沉闷,大臣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屏息等待,其家眷们早已被遣送出宫。



    永和帝脸色阴鸷的坐在龙椅上,偶尔会看一眼洛洄笙与诚亲王,似是在想什么。



    “噔噔噔”



    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所有人不约而同看向了殿门,下一刻只见刘公公快步走了进来。



    “禀皇上,奴才到康寿宫刚传完话,贵妃娘娘便不受刺激晕倒了!”



    闻言,永和帝惊喊出声:“什么?!贵妃晕倒了!”



    刘公公无视他人的眼神,依旧匍身道:“太后命奴才传话,请皇上速去康寿宫!”



    洛洄笙听到刘公公的话,立马就猜到了太后为何这么做,她无非是想拖延时间,给定国公争取翻盘的会。



    看着一脸着急要离开的永和帝,洛洄笙的心更冷了,她不信永和帝会猜不到太后的目的,可他即便知道却还是要离开,摆明了是要护着定国公府。



    “皇上!”



    大殿上响起太师的声音,正欲离开的永和帝脚步一滞,转头看向他:“太师还有何事?”



    太师上前面不改色的躬身行礼,随即又毫不畏惧的永和帝对视,“皇上,请恕臣直言,后宫之事远没有朝中之事重要,皇上应当以朝政大事为重。”



    “眼下定国公买卖铁器一事尚未有法,皇上应尽快做出决断,如此也能及时避免对我大安朝不利之事。”



    永和帝此时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没想到太师会公然阻拦自己,但对方所言又无半点过错,他没有理由拒绝。



    思及此处,永和帝只得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认为呢?”



    朝中大臣本就各有私心,再加上此事涉及国之根本,自然也不敢随意开口。



    相互观望了片刻后,终于有人上前走到太师身旁,“禀皇上,臣以为太师所言不妥。”



    “定国公买卖铁器一事尚未定性,可稍后再议,但若是后宫不太平,皇上也不能静心处理朝中政务。”



    有人起了头,其他大臣也不再缩着,纷纷俯身行礼。



    “臣附议!”



    响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永和帝见自己的臣子们难得同心一次,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



    永和帝转而看向了太师,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如此,太师还有何可?”



    面对天子的质问,太师神色却丝毫未变,他依旧挺直了腰杆注视着永和帝。



    “臣恳请皇上彻查定国公买卖铁器一事!”



    此话一出,众人脸上神色各异,洛洄笙也没想到太师竟这般执着,对他的印象不由得发生了转变。



    永和帝目光沉沉的与之对视,片刻后,冷声下令:“从即刻起,定国公禁足府中不得踏出府门半步,待事情查清再作定夺!”



    “买卖铁器一事,就交由裴爱卿调查,如此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大臣们低头垂眸都不出声,只有太师在听到永和帝的决策后,立即便出声否决:“臣有异议!”



    “皇上,私下买卖铁器乃是重罪,更何况定国公身居高位,即便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皇上也不该如此草率决定。”



    见他三番两次当众顶撞自己,永和帝心底的怒火瞬间烧了起来,也在不自觉间攥紧。



    洛洄笙注意到永和帝的异样,顿时眉眼一跳,心道: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