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宏图大业

A+A-

    是一代赢政,还是已经登基的秦二世嬴子云?



    李斯的忧虑,很快便引起了朝中文武百官的共鸣。毕竟一个国家有两个皇帝的事情前所未闻,简直不可思议。



    到了夜晚朝议之时,嬴政端坐于阔别已久的御座上俯视着群臣,心中百感交集。



    “陛下行若再生,那这天下大位”李斯出列询问,众大臣屏息静听,事关国体之大者,绝非等闲事。



    对于当前的文武大臣来,所谓的塞外蛮族和反叛诸侯早已无关紧要。如今皇帝已重生,还有什么波澜可起?



    这不是在开玩笑么?一群孩玩土过日子罢了。



    嬴政自然明白臣子们的心思,无非是担心他会和自己的儿子为了权力产生矛盾。



    “各位不必多虑,当今



    不仅要对阵匈奴,可下的士兵都是步兵,这样的部队要如何应对骑兵为主的匈奴呢?更别提与秦联合这个提议听起来有多么不合实际。



    我的目标是**,结果还需要与官府联对抗外敌。这情节是否太过匪夷所思?



    即使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刘邦,听完韩信这套计划后,心中也觉得韩信似乎有点过于轻率了。



    然而此时,萧何却突然插嘴道:“韩信所言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听这句话,刘邦顿时好奇心大增。



    他对韩信可能保持怀疑,但对于萧何,他却完全信任,于是追问:“这又是为何?”



    萧何耐心解:“的确我们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但如果考虑到目前匈奴三路大军正忙于对付秦军,后方定然防守薄弱。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绕后策略,奇袭他们的后勤基地,既能获取必要的补给物资,也可以夺取一部分战马。”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自己的骑兵力量,能够从匈奴的背后发动攻击。”



    “逐步学习他们擅长的作战方法,在战场上积累优势。待到秦、匈两军皆已疲惫之际,我们必能出其不意地给予致命一击!”



    萧何的这一番话恰好击中了刘邦的考量点。



    然而,想到自己中仅仅三万人,要北上作战几乎等于放弃这里的大业。



    显然,萧何也注意到了刘邦脸上的顾虑。



    紧接着提议道:“并不需要全员奔赴草原战场,可以派遣一位得力将军前去草原探查并形成配合。”



    完后,所有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韩信身上。



    韩信是第一个提出这项主张的人。



    这个想法也源自于韩信,因此此刻众人的目光皆投向了他。



    “韩信,你是否愿意率领一千士兵远征草原?”



    刘邦忽然发问。



    此话一出,韩信没有丝毫犹豫,因为他已经等待这一刻许久了。



    在为刘邦效力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他备感煎熬,那就是刘邦对任何人都抱有不信任之心。



    这种不信任涵盖了每一个人,即便像萧何这般得力之人也不完全例外。



    至于韩信自己呢?就更不在其信任之列。



    所以韩信早有远离刘邦的心思,但那并不代表他想要背叛刘邦。



    他只是希望能够逃离这受限的生活。



    如今有一个前往边塞、暂离刘邦身边的会摆在他面前,他当然不会拒绝。



    即使日后还需要回到刘邦的麾下,这一段离开的时间足以让他壮大自身,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就自己的宏图大业。



    这正是他所渴求的。



    



    韩信心潮澎湃地回应:“我愿接受派遣,并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统帅这支部队对他来是一次绝佳遇,如果率部进入草原,将吸引更多豪杰归附。



    给他一万人马,他相信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扩张至数万之众。



    他对招募士兵从来不挑剔数量,唯恐兵力不足罢了。



    当韩信表达完决心时,在场将领无不感到释怀,曹操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萧何,随即又迅速移开视线低下头看着地面,而萧何则似乎沉浸在某种思考中难以自拔。



    刘邦此时显得格外欣喜,“很好!那么韩信你即刻启程,与内部应和共击秦!”



    语气坚定充满斗志。



    其实所有人都没看透的是,刘邦内心深处怀揣着更为远大的愿景。



    他希望取代始皇之位;按现代话来,就是代替那个嬴家天子,姓刘者为何不可坐拥天下?



    天命之事在他眼中从未成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早已深深植根在他心中成为信条。



    他对此句话产生了某种崇敬感。



    至于项羽,燕赵旧国之徒,在刘邦看来无足轻重,不过是微如蝼蚁的存在。



    若是项羽真乃万夫不敌之猛将,在泰山之时为何不歼灭秦师?显然不过偶尔有所建树。



    而谈及那些所谓的赵人更是不堪重任。



    昔**们无力守护本国基业,今又谈何复国?



    至于燕国,在秦国大军来袭之际连太子都被送做人质以求自保;现在他们又能怎样?即便燕国确有一个李左车这样实力强大的人物存在,在战事不利时谁敢他是否会为了存活而投降,割李左车主帅的头颅来进献给秦方,这也是难以预测之事啊。



    从整体形势来看,唯有刘邦才是当今真正能够对抗强权之人。



    其他人都为了一己私利,唯有刘邦心怀与秦始皇相同的大志。



    “我才是你的真正继承者啊!”



    刘邦暗自忖道,仿佛在向已经故去的秦始皇表白心迹。



    韩信并不在意谁是真正的继业者,他只关注自己目前所掌握的人马。



    拥有这样的力量后,天下哪里是他去不了的地方?四海之内,谁还能束缚他的脚步?



    现在的韩信心情畅快自由得像一匹无缰野马,没有人能羁绊得住他。



    天空辽阔让飞鸟尽情翱翔,大海宽广使游鱼任意跳跃。



    此刻的他终于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



    正当韩信踌躇满志之际,一位不速之客出现在他的营帐外——“零三七”



    营。



    “萧大人?”



    看到来者,韩信微微蹙眉,并恭敬地打招呼。



    进来后的萧何并未坐定,而是直勾勾地盯着韩信的眼睛,“韩信,老实告诉我你想吗?”



    他的表情严肃且认真地听着韩信的回答。



    然而韩信似乎没有领会其真意,“那当然想了呀!天底之下我还有哪儿去不成呢?何况如今沛公授予了我一万名士兵,给了我行动的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