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包竹林卖竹笋卖竹艺品?(1040)

A+A-

    第99章包竹林卖竹笋卖竹艺品(040)



    张若汐显然是想岔了。



    至于许岳三叔为何会判防卫过当,估计跟死了好几个人不无关系。



    不过,却也明他三叔很厉害。



    张若汐善解人意,显然看出许岳不想多提及这事儿。毕竟最好的年华却因为救人而在监狱之中度过,这对于许岳三叔而言是很残酷的。



    “许岳,若是包下那竹山,布置阵法,那竹笋会不会更多更好吃”



    张若汐转移了话题。



    他之所以想到这点,完全是因为后山竹林竟然引来了三头大熊猫。



    以前不知道缘由,如今许岳跟他提及阵法,那自然也就明白了。



    “你喜欢吃竹笋”许岳笑着看向张若汐道,“咦,要不咱们明日去竹林转转,看看有没有竹荪捡。”



    “有竹荪”张若汐惊讶的问道。



    竹荪还是很好吃的。



    张若汐吃过,但那都是人工培育的。



    何况,即便是野生的,自己捡的,那才是最美味的。



    “看看呗。”许岳道,“竹荪采摘一般都集中在六月份左右,这不正好么”



    “行!”张若汐道,“对了,包竹山的事儿呢”



    “那竹山可不,布阵难度极大。”许岳道,“而且租金肯定也不便宜,有些划不来啊。”



    “竹子也能卖钱啊!”张若汐道。



    “那竹子能值几个钱”许岳道,“而且还得修条路进去,不然搬出来太麻烦了。而那路可不好修。”



    “为什么不卖竹艺品”张若汐道,“垂钓中心修建好,可以在那边摆个摊,卖给游客。你也可以挂你那短视频号上卖啊!”



    许岳皱着眉头却是在思索。



    那似乎挣不了几个钱啊。



    “村里有懂竹艺的么”张若汐接着问道。



    “背篓、筲箕什么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许岳道,“可若达到‘艺’的,那就不好了。”



    “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张若汐道,“现在篾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你若真在上打开了销路,或许挣不了几个钱,可却能增加村里人的收入啊!”



    张若汐无疑是懂许岳的。



    而她后面那句话,显然也直击要点。



    “咱们下一些竹艺图片,明儿去三幺公家问问,他是村里有名的篾匠。”许岳道,“若是可行,那咱们就包下一片竹山。”



    所有都包下



    没那必要。



    许岳家附近那竹山起码上千亩,连绵好多山头呢!



    最近的那山头应该都有两三百亩。



    那山头比后山大。



    “明儿先去竹山转转,看看能不能捡到竹笋。”张若汐道,“我只吃过人工培育的,还没吃过野生的呢。”



    “行!”



    许岳点了点头。



    一夜无话。



    第二天摘完菜,许岳就和张若汐背着竹篓,拿着柴刀镰刀去竹山。



    “咦,开门红啊!”



    刚进竹山,许岳见就张若汐有了收获。



    不过,不是竹荪,而是鸡枞菌。



    只有一朵,但挺新鲜也挺大。



    “你的运气真是没谁了。”许岳笑着道,“咱们这次又要满载而归了。”



    “运气么”张若汐道,“我若运气不好,也遇不到你啊!”



    “那我运气岂不是比你更好”许岳一笑,道。



    



    张若汐也笑了。



    遇到彼此,那都是两人一生的幸运。



    竹林其实也有些难走的。不过,张若汐如今身体素质提高,又进了好几次山,行走起来也没那么困难。



    至于许岳那就更没问题了。



    这竹山,时候可没少来。



    许岳和张若汐似乎都是幸运之人。



    不仅捡了不少鸡枞菌,竹荪也捡了不少。



    至少能一饱口福。



    “竹荪你们去竹山了”李秀蓉见两人背篓的竹笋,道,“运气不错。”



    “那是,你们也不看我们是谁”许岳笑着道。



    “还是晚上吃”李秀蓉看向张若汐。



    张若汐笑着点了点头。



    许江铭中午是不回来吃饭的。



    现在估计在路考那段路练车呢。



    饭后,许岳带着一点东西去了三幺公家。



    三幺公许诚海此时正在院子里面编背篓。



    他平时闲暇就会编一些背篓、筲箕去镇上或者市里卖。



    运气好呢,收入不错。



    运气不好,那估计还得搭上路费。



    至于环保意识增强,篾制工艺品大受欢迎,估计与贡安市这座城没多大关系,更别兴东镇这个镇子了。



    这也是村里篾匠很多,还在坚持的已经没几个了。



    而拿去卖的,许岳知晓的也就许诚海了。



    “三幺公!”许岳喊了一声。



    “岳!”



    许诚海看向许岳和张若汐,连忙笑着起身招呼道。



    他如今六十多,比许诚民大。



    不过,许诚海与许岳爷爷许城阳是一脉,而许诚民又是另一脉。



    所以许诚海与爷爷是堂兄弟,也是他们那一脉最的。



    而他在家排行老三,故而许岳喊他三幺公。



    幺公,在某些少数民族文化中,可能是文化、文字的传播者,也是祭祀活动的主持人。而在蜀州这边指的是对爷爷的兄弟中排行最的那个的称呼。



    “三幺公,编背篓呢”



    许岳将东西放下,随口问道。



    “来都来,拿什么东西。”许诚海见了,客气的道,“闲着也闲着,能卖几个钱也好。”



    “那这些你能编么”



    许岳随即拿出翻看给许诚海看。



    “大部分还是没问题的,只是有些的可能时间长一些。”许诚海道,“不过,那刻字刻画什么的,我可不行。你们要”



    “要!三幺公有多少,我要多少!回头给你们弄个价格表!”许岳道,“另外,我准备包一片竹林,到时候三幺公可以去那儿砍竹子。”



    “包竹林干嘛,竹山那么多”许诚海疑惑的问道。



    “那竹山毕竟是公家的东西。”许岳道,“没挣钱,谁也不会什么,可若是挣钱了,那估计话就多了。”



    许诚海沉默了。



    他以前去竹山砍竹子编背篓筲箕卖,没人什么。



    因为卖不了几个钱,也不会有人眼红。



    可若是真挣钱了,那估计就如许岳的那样了。



    “这些真能挣钱”许诚海问道。



    “三幺公你们编出来,我就买!”许岳道,“如何卖出去,那就是我的事儿了。放心,亏钱的事儿,我可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