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么个小角色,萧伯温如何知晓?

A+A-

    第0章这么个角色,萧伯温如何知晓



    “不知萧先生所指,乃是何人“



    赵云满腹好奇,迫不及待问道。



    萧和呷着汤茶,不紧不慢的给出了一个名字:



    “魏延。”



    赵云眼中好奇变成了茫然,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字。



    于是回头看向关银屏。



    关银屏摇了摇头,亦是狐疑的望向萧和:



    “我从未听父亲他们提起过,襄阳城中还有魏延这么一号人物,萧先生,你不会记错了吧”



    萧和嘴角微扬。



    开玩笑呢,你关银屏的名字我记错,都不可能记错魏延。



    这位可是号称“关羽”,性傲的脾气和用兵的本事,都跟你父关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季汉后期,蜀中将才凋零,可就靠人家魏延撑门面。



    不过此时的魏延,应该还只是襄阳城中,一名不起眼的角色,不为人知也不足为奇。



    “关姐放心,我记性很好,不会记错。”



    萧和一笑,接着道:



    “就我所知,此人乃名将之才,可惜不得重用,现下在襄阳军中,应该只是个人物。”



    “不过此人对刘豫州应该敬仰已久,若刘豫州愿招揽此人,他应该会欣然受命,为刘豫州充当奇袭襄阳的内应。”



    萧和也不好透露太多,只能将魏延生平简要言之。



    赵云和关银屏对视一眼,眼神半信半疑。



    “我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而已,毕竟我随师父隐居山中修行,对襄阳人物不太熟悉。”



    萧和自嘲般笑了一笑,尔后打了个哈欠,便借口补个回笼觉,起身入了内室。



    “主公客居荆州八年,诸葛军师何等人脉,都不曾知有魏延此人!”



    “这萧先生既是隐居山中,对襄阳人物不熟,为何竟知魏延这么个寂寂无名之士”



    “还知此人心向主公,可担当奇袭襄阳内应的重任”



    萧和前脚一走,赵云便道出了心中疑惑。



    “我曾问他恩师是否世外仙人,他学了一身能神妙算的神仙本事,可他却自己只是一凡夫俗子。”



    “以那孔明军师的见识,也看不穿这萧伯温身份,只鬼神之不敢妄加定论,还他乃世之奇才,谋深不可测。”



    “况且先前他的推算,皆是被他言中,无一例外,至于他这个魏延”



    关银屏没有再下去,言下之意却似乎倾向相信萧和所。



    赵云若有所思片刻,腾的站了起来。



    “既是如此,那我即刻去向主公禀明,至于那魏延可不可信,还当由主公决断。”



    赵云大步流星,直奔府堂而去。



    正堂内。



    刘备还在与诸葛亮,孙乾等几位谋士,商讨着做内应的合适人选。



    商量来商量去,却总没有一个定论。



    “宋忠已经回襄阳,刘琮主臣必已知晓主公知其降曹之举,多半会有所防备。”



    “主公,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只怕夜长梦多呀。”



    孙乾出言提醒,语气皆是焦虑。



    刘备深以为然,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一声轻叹,道:



    “亮当然知道夜长梦多,只是这内应人选”



    “魏延可为内应!”



    一道清厉声音先行而入,打断了诸葛亮,赵云紧接而入。



    刘备及众人皆是面露疑惑。



    不是安排你子龙去保护萧和了吗



    这才刚走片刻,怎么就回来了,还什么“魏延可为内应”。



    “子龙,你”



    “主公!”



    赵云一步上前,拱道:



    



    “适才云与那萧先生提及奇袭襄阳之事,萧先生提到一个叫魏延的人,此人有大将之才,还对主公万分敬仰,乃是充当我们内应的最佳人选!”



    刘备神色一震,腾的一下站起来,几步来到赵云跟前。



    “子龙,你那伯温先生举荐了谁为内应”刘备对魏延这个名字,显然相当陌生,第一遍竟是没记住。



    “此人名叫魏延!”



    赵云便将在内院中,与萧和的对话,一字不差的复述了出来。



    刘备眼神既是惊喜又是茫然。



    喜的是萧和雪中送炭,帮他解决了奇袭襄阳最关键一步。



    茫然的则是,这个魏延又是何方神圣



    “孔明军师,你可知这魏延是何人”



    刘备只得目光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思索片刻,却道:



    “魏延这个名字,亮仅限于偶然间听过此名,其生平官职等细节,亮并不熟知。”



    刘备眼眸中浮现奇色。



    连人脉极广的卧龙,都不熟悉底细之人,一个久居山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断定其值得信任,可为内应



    继预言刘表之死,刘琮降曹之后,萧和再次给了刘备一个惊奇。



    “不管如何,既是萧伯温提及之人,定然不能视。”



    “主公当即刻派人过江联络伊伯,动用我们所有的关系,连夜搜集关于这魏延的生平。”



    “此人可不可信,待明日再做定论。”



    诸葛亮亦有相同的疑惑,决定立刻求证。



    刘备重重点头,当即令孙乾过江,去密见伊籍。



    这一夜,他与诸葛亮是彻夜未眠。



    二人等了整整一夜,次日近午时分,孙乾终于是风尘仆仆的归来。



    来不及喝一口茶,孙乾便将伊籍调查的结果,摆在了刘备的案几上。



    “经过一夜详查我们得知,这魏延乃义阳人氏,年龄二十有五,武艺不凡,颇有几分将才。”



    “只因此人出身寒门,又有些心高气傲,曾经顶撞过蔡和,所以一直不得提拔,至今不过是个军候,部曲仅五百人而已。”



    简雍将调查中的核心结果,简明道了出来。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眸中皆是掠起一抹惊喜。



    颇有将才,这一点与萧和所言一致。



    出身寒门,顶撞过蔡和,不得提拔,又心高气傲



    这么多人设叠加,能不对蔡氏心怀怨言么。



    内应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这个魏延量身打造的啊。



    “就是这个魏文长了!”



    “主公,此人就是充当内应的最佳人选!”



    诸葛亮羽扇一摆,斩钉截铁。



    刘备如释重负,欣然大笑道:



    “不想襄阳城中,还有这样的猛士,当真是天助我也!”



    一旁赵云也松了一口气,却又啧啧慨叹道:



    “这萧伯温先生举荐之人,不想真的可为主公所用。”



    “这萧先生隐居山野之中,竟能对襄阳军中一军候了如指掌,当真是不可思议。”



    这一席慨叹,不禁提醒了刘备。



    “孔明军师,你这伯温先生,到底是如何能推算出这魏文长可堪大任”



    “难不成,他真如翼德猜想,师承于世外仙人,学了一身未卜先知,能掐会算的段”



    诸葛亮轻摇羽扇,若有所思。



    思索良久后,方道:



    “或许这萧伯温真乃仙家子弟,学了一身神妙算的神仙段。”



    “又或许他虽隐居山中,却并非不问世事,其实暗中对荆州人与事都洞若观火。”



    “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必深究,亮可以断定的是,这萧伯温确有相助主公之心,这就足够了。”



    刘备恍然省悟,眼中疑惑转为了某种坚定。



    “孔明军师所言极是,那备就修书一封,令公祐即刻前去招揽这魏文长,里应外合,助我们袭破襄阳!”



    “待此战结束后,备便以大礼,正式拜请这萧伯温出仕于备,助备成就匡扶汉室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