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怎么不按剧本演?这还是刘备吗?

A+A-

    第2章怎么不按剧本演这还是刘备吗



    “你什么,刘备攻占了襄阳”



    曹操一把夺过斥侯中帛书,迫不及待的抖开细看。



    刘备夜袭樊城水营,夺船渡河突袭襄阳,内应魏延斩蔡和夺门,放刘备大军入城,蒯越蔡瑁挟刘琮弃城南逃



    襄阳剧变经过,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这个刘备,竟然能这么果断,这是孤认识的那个刘备吗”



    曹操咄咄称怪,将帛书展示给了众谋士。



    此时程昱,刘晔等谋士,亦是一片震惊,众人忙接过帛书围看。



    哗议一时骤起。



    “刘备此人虽有枭雄之姿,然太过爱惜羽毛,遇事又迟疑不决。”



    “如今竟能不惧被人议论抢夺侄子基业,如此快刀斩乱麻的奇袭襄阳,确实是出乎意料。”



    “且这里应外合,奇袭襄阳之计也着实高明,必是出自于一位奇谋之士笔”



    程昱是啧啧称奇。



    “奇谋之士”



    曹操瞥了一眼角落那那青衣谋士,嘴角掠过几分不以为然:



    “元直如今已归附于孤,刘备麾下谋士,无非孙乾,简雍,糜竺之流而已。”



    “这几人勉强称得上是贤才,可也配称奇谋之士”



    程昱眼眸转了几转,忽又猜测道:



    “荆州人杰地灵,卧虎藏龙,莫非刘备另得了什么高人辅佐”



    高人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回眸便向徐庶问道:



    “元直,你久居荆州,可知除你之外,还有什么奇谋之士,能令刘备一夜之间袭取襄阳”



    角落之中,那一言不发,不参与议论的谋士,面对曹操的直接询问,只得略显不情愿的走了出来。



    “若庶推测无误,那玄德公必是请了诸葛孔明出山辅佐。”



    “此人号为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其智十倍于庶也。”



    “这奇袭襄阳的笔,必是出自于此人之。”



    徐庶言语间对诸葛亮推荐倍至,眼神中甚至透着几分激动,似乎对刘备拿下襄阳暗自窃喜。



    “诸葛孔明”



    曹操脑海中略有几分印象,回头看向程昱:



    “仲德,这个诸葛孔明,莫非就是你之前向孤提前那人”



    程昱微微点头,道:



    “正是这个诸葛亮,此人原本乃徐州人氏,当年丞相二伐徐州后,此人便随其叔诸葛玄往荆州避居。”



    “诸葛玄死后,此人便于隆中耕读,并拜司马徽为师,得了一个卧龙名号。”



    “如徐元直所,我们亦有细作上报,刘备新拜了一位军师,或许就是这个诸葛亮。”



    程昱将所知为数不多的情报道出。



    “原来是徐州人”



    曹操眉头微锁,眼中掠过一丝厌恶。



    当年自己在徐州干的那些好事,他自然心知肚明。



    诸葛亮多半是因家乡被屠,不得不背井离乡避难荆州。



    这么个人,投靠他的死敌刘备,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一乡野村夫而已。”



    曹操冷哼一声,质疑的目光再看徐庶:



    “元直,这诸葛村夫的智计,当真有你的那般了得么,你该不会是夸大其词吧”



    见曹操瞧诸葛亮,徐庶嘴角掠起些许玩味的笑意。



    笑意一闪而逝,徐庶淡淡道:



    “庶只是一己之见,丞相信则信,不信便罢。”



    “不过”



    徐庶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曹操听出徐庶还有下文。



    徐庶犹豫了一下,还是道:



    “不过就庶所知,里应外合奇袭襄阳的计策,多半是出自于这孔明之。”



    “只是依庶对玄德公的了解,玄德公顾念与刘表同宗之谊,宁可南下去抢夺江陵,或是去江夏会合刘琦,亦不会袭取襄阳。”



    



    “哪怕是孔明,也不见得能服玄德公。”



    “庶奇怪的是,到底是什么人,用了什么词,竟能劝动玄德公一改常理,袭破了襄阳”徐庶不提便罢,这么一提,曹操眼中疑云再起。



    刘备这个老冤家他实在太了解了。



    从徐州收留吕布时起,他就知道这个人虽为英雄,却难成大事。



    心太软,不够狠,为仁义所累。



    太平盛世可为一仁君,可这毕竟是乱世啊。



    故此番南下,他自认已将刘备看透,早就为其提前写好了剧本。



    要么东下江夏,投奔刘琦。



    要么越过襄阳南下,去抢占江陵。



    剧本之中,从未有考虑过,刘备会从刘琮里夺下襄阳。



    可刘备偏偏不按剧本演,还真对侄子动,抢了襄阳。



    “刘备啊刘备,是什么人或是什么事,令你一反常态,竟变的雷厉果决起来了”



    曹操捻着细髯喃喃自语。



    众谋士一时猜测不断。



    “丞相,何必管他是什么诸葛村夫,还是别的什么人为大耳贼出谋划策。”



    “刘备就算窃夺了襄阳,所得兵马不过一两万而已,与我十五万大军相比,依旧是螳臂挡车!”



    “仁以为丞相当继续率军南下,必可以摧枯拉朽之势先破樊城,再取襄阳,将大耳贼歼灭于襄攀!”



    一道霸气自负的声音,打破了众人议论。



    出言者,正是曹家第一大将曹仁。



    曹操眼眸一聚,眼中疑云霎时间化为豪猎杀意。



    “子孝言之有理,孤百万大军,刘备纵得襄阳又如何!”



    曹操霸气狂燃,挥向南一指:



    “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南下,踏平樊城襄阳,生擒刘备!”



    曹营上下,精神重新振奋。



    十五万曹军步骑,浩浩荡荡由新野南下,直扑樊城。



    两日后,曹军主力陆陆续续,进抵樊城城下。



    此时。



    霍峻早已率五千精锐进驻樊城,弓弩齐备,严阵以待。



    汉水之上,关羽统领五千水军,战船百艘巡游于江面。



    刘备亲统一万精兵,坐镇襄阳。



    刘军上下,已然摆好了迎战态势。



    因樊城三面临水,只有北面地形开阔,曹操十五万便于樊城以北逼城下寨。



    曹操在得知守城武将名为霍峻,兵马只有区区五千人之后,顿时心生轻蔑,当即下令攻城。



    十五万曹军,日夜不停,开始轮番对樊城展开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连攻十日,曹军用尽了段,付出了近三千人死伤。



    樊城却依旧如铜墙铁壁,屹立不倒。



    甚至,曹军士卒竟无一人,能登上城墙。



    



    是日黄昏。



    如血残阳映照下,曹军在丢下八百具尸体后,再一次退了下来。



    “区区一个霍峻,仅能以五千兵马,挡住孤十五万大军十日猛攻!”



    “刘备,你究竟是从哪里挖出这么一块守城奇才”



    望着城头“霍”字将旗,曹操暗暗咬牙,愠恼的眼神中,又掺杂着深深困惑。



    身后。



    程昱沉思良久后,拱道:



    “刘备竟得霍峻这么一个善守之将,确实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丞相,我们再这般强攻下去,并非明智之举,必须要另施段了。”



    曹操瞥了程昱一眼,马鞭轻扬示意他下去。



    程昱轻吸一口气,抬向南一指:



    “昱以为,丞相当先派人向刘琮下令,命其率军由江陵北上,从南面配合我军夹击襄樊。”



    “另一方面,丞相还当派使者持节往江东,诏令孙权率江东之兵攻取江夏,斩除刘琦,以断刘备一臂。”



    “如此双管齐下,三面夹击,方能将刘备围歼于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