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靠嘴炮挡住刘备?萧和: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周瑜是找死啊!

A+A-

    第45章靠嘴炮挡住刘备萧和: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周瑜是找死啊!



    周瑜忍了张昭很久了。



    当初曹操南征荆州时,张昭就力主降曹,想劝孙权放弃江东,带着孙氏一族去许都养老。



    幸亏孙权还有点骨气野心,拒绝了张昭的劝。



    谁想当此柴桑失陷,江东危急存亡之秋,张昭又旧事重提,又想劝孙权降曹。



    周瑜是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撕破了脸庞拔剑相向。



    “公瑾,万不可鲁莽啊!”



    鲁肃吓了一跳,慌忙上前将周瑜长剑按住。



    张昭却面无愧色,直面周瑜剑锋,厉声质问道:



    “老夫正是受伯符托孤,凡事才要以主公和孙氏一族存亡为念。”



    “若非是我江东将士,被你们这帮武夫败了个干净,老夫又焉会出此下策”



    “老夫倒要问问你周郎,你不让主公降曹,你拿什么来挡住刘备大军,你拿什么来保住江东,又拿什么来保住主公和孙氏一族的性命”



    周瑜竟被怼问到语塞。



    没办法,谁让他一次次惨败,败光了孙权的家底呢。



    现有的兵力东拼西凑,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七千余人,即使加上剩余的曹军,最多两万多人。



    刘备拿下柴桑兵,势必实力再上一层楼,东进江东的兵力,保底也得有六到七万。



    三倍的兵力差距啊。



    更要命的是,柴桑一役水军折损殆尽,这长江之上刘备的水军已占据绝对优势。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哪怕是他周瑜也没有绝对的信心,能挡得住刘备。



    一旁不作声的孙权,眼中透出一丝心虚。



    显然,眼前这残酷的事实,令他不由也萌生了一丝降曹之心。



    降曹还能保住性命,保住荣富华贵,若被刘备攻下了江东,那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两度背盟的黑历史在身,刘备能饶他一命



    “敢言降曹者,皆当杀!”



    一个暴怒的声音,打破了帐中的死寂。



    紧接着,一员须发半白的老将,便是满面怒色闯入。



    “公公覆老将军”



    孙权忙是起身相迎,脸上换上几分尊敬意味。



    入帐者正是孙氏三老将之中,硕果仅存的黄盖。



    原本是往吴郡募兵的他,在得知韩当也战死柴桑的消息后,便急匆匆赶了回来。



    适才在帐外停留之时,帐中张昭与周瑜的争执,他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主公,你乃文台公之子,身上流的是英雄血脉!”



    “哪怕敌强我弱,也当轰轰烈烈与那大耳贼死战一场,岂能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令文台公在天英灵蒙羞,令天下人耻笑于你!”



    黄盖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教,尔后愤然一拱:



    “我黄盖和江东众将,皆愿赌上性命,为主公死战拒敌!”



    “盖请主公打消降曹之念,拿出孙氏子弟该有的血性,抱定与江东共存亡的决心,率我等与大耳贼死战到底!”



    张昭彻底哑火。



    黄盖什么身份,那可是孙氏三代老臣!



    程普和韩当陨命之后,黄盖事实上就成了江东资历最老的那一位。



    哪怕他这个文官之首,敢顶撞孙权,敢跟周瑜硬刚,却也没有底气跟黄盖针锋相对。



    “公覆老将军的不错,吾父乃当世英雄,我孙权岂能向那曹操卑躬屈膝,仰其鼻息苟活于世”



    “吾宁可与江东共存亡,与大耳贼决一死战,也绝不去许都苟且偷生!”



    孙权如被黄盖激起了血性,拍着案几,慷慨激昂的大表了一番决心。



    张昭叹了口气,苦着脸道:



    “主公既是决心与刘备死战到底,昭自然无法可,自当与主公共进退。”



    “只是这决心表起来容易,可以我们现下孱弱的实力,又当如何抵挡刘备”



    一瓢冷水泼下来,孙权的慷慨激昂立时又凉了半截。



    “咳咳,公瑾,公覆老将军,子布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孙权立时又怂了下来,巴巴望向那主战二人:



    “以我军现下的困境,你们可有御敌良策”



    黄盖哑火。



    喊打喊杀他行,叫他一介武夫,拿出个扭转乾坤之策,却是难为了他。



    周瑜眉头深锁,一时也沉默不答。



    兵力太过悬殊,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主公,我军现下最大的软肋,便是兵力不足,只要能补得两三万悍卒,就算破不了刘备,我们守住江东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一直旁观的陆逊,忍不住进言道:



    “前来逊曾向主公进言,对山越人以怀柔招抚为主,如今已颇有成效,不少山越头目皆已表示有意率部出山归顺。”



    “主公何不对山越人许以田地,对各部渠帅头目许以官爵重金赏赐,以加快他们出山归附。”



    “只要能降伏山越人,我们至少可得两三万精兵,加上我现有兵马以及一万余曹军,应该便有了拒挡刘备于国门之外的底气。”



    陆逊献上了一计。



    身为江东豪姓代表,他陆氏其他三姓,皆也不愿看到孙氏败亡。



    毕竟孙权已妥协分权,江东各大族的权力正飞速膨胀,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江东变成江东人的江东。



    



    此时刘备若打下江东,定然是要将孙权放出去的权力收回,太守这类的要职必也会优先给荆州人。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故此时陆逊等江东大族,与孙氏已是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自然要竭尽全力避免孙氏这辆战车倾覆。



    孙权听得陆逊计策,精神为之一振,不假思索道:



    “伯言提醒的是,吾险些忘了,吾还有山越人这支精兵可用。”



    “好好好,就依伯言所,只要山越人肯出山归降,为吾所用,田地金帛什么的,都好!”



    众人如同看到了曙光,萎靡不振的气氛,立时为之提振。



    “不过就算山越人出山归降,编练成军开赴前线,尚需要一些时日,逊就怕刘备大军兵临江东在即,留给我们招抚山越人的时间不够了。”



    陆逊却并未乐观,又道出了顾虑所在。



    孙权脸上刚刚绽放的喜色,立时又蔫了下去,脸色重新为忧虑取代。



    一直沉默的周瑜,忽然深吸一口气,拱道:



    “主公,瑜倒是想到一计,若天不亡孙氏,瑜或可利用此计,拖住大耳贼十天半月,为主公招降山越人争取到足够时间。”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



    孙权大喜,忙问周瑜有何良策。



    “当初那大耳贼,曾用此计来阻挡过我们,我们就给他来个以牙还牙,用同样的计策来阻挡他顺江东下!”



    周瑜的目光射向柴桑方向,嘴角钩起一抹玩味的讽刺意味。



    



    柴桑,郡府正堂。



    “孔明军师此番整编的新军,总计约有一万八千余,其中水卒约有四千,新修复建造战船一百三十艘”



    自襄阳而来的书佐蒋琬,正向刘备从容不迫的禀奏着。



    樊城之役,巴丘之役,江陵之役,夏口之役



    一场场胜仗下来,所俘获的曹军,荆州军和江东军无计其数。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降卒,刘备择其中精壮者,全部送去襄阳由诸葛亮整编。



    此番东征之前,诸葛亮已编练了一批,现下蒋琬送来的这一万八千人,则是第二批。



    “嗯,不得不,孔明军师这练兵之能,当真是冠绝天下也。”



    “有了这一万八千新军,我柴桑之兵合计便能有近七万,收取江东再添一分胜算也。”



    刘备啧啧赞叹,对诸葛亮的练兵成果显然大为满意。



    众将亦是信心大增。



    “卧龙的练兵天赋,莫当今天下,纵然是放眼古今也称得上是一绝。”



    萧和也是点头赞赏,尔后笑着向东一指:



    “将士们休整已毕,柴桑士民也安抚的差不多了,如今又添一支生力军,可是万事皆备。”



    “主公,事不宜迟,我们即刻挥师东进,直取秣陵吧。”



    刘备豪意狂燃,当即便要下令,水陆各军即开拔东进。



    号令正要传下时,却有一道来自下游的细作最新情报送到:



    孙权已重新启用周瑜为都督,拼凑起了七千兵马,于南陵塞与东退的联军残部会合。



    周瑜动用上千铁匠,打造了两道铁索,横亘南北两岸,将长江截断。



    江东老将黄盖,率五千余精兵驻守南岸索基所在的南陵城。



    曹将徐晃李典,则率一万曹军于北岸立营,守卫北岸索锁。



    周瑜亲统一万水军,巡游于江面之上。



    江东军就此在南陵一线,构建起了一道铁索拦江之阵。



    听得这道情报,帐中立时一片惊奇。



    萧和也不由得笑了。



    “这这不就是伯温军师的铁索截江之策么”



    刘备一语道破,目光转向了萧和。



    当初为防孙权背盟,以水军过夏口奔袭巴丘,萧和便设下此计,在夏口秘密打造了一条拦江铁索。



    怎么这铁索,竟平移了数百里,出现在了下游的南陵



    “主公,这周瑜是东施效颦,想学伯温军师那铁索拦江之计,意图凭借两道铁索阻挡我水军东进,以弥补其兵力不足,水军不敌的软肋呀。”



    回过神来的法正,戳破了周瑜此举用意所在。



    刘备恍然明悟,眉头不由皱起。



    周瑜这是来了一招以牙还牙!



    萧和这铁索拦江阵可是非同可,区区一条不起眼的铁索,周瑜当初以三万水军猛攻一月之久都无法突破。



    何况这一次周瑜还打造了两条!



    “欲破这铁索阵,只能破其两岸索基。”



    “南岸这南陵城虽不及柴桑城墙高厚,亦是一座坚城要塞,那黄盖则是经久战阵的一员老将,其兵马虽只有五千,我军只怕破之不易。”



    “至于北岸索基所在的曹营,据宁所知北岸多山,曹营必是阻山而建,占据了险要,同样易守难攻。”



    “主公,周瑜这条铁索拦江阵,不好破呀。”



    甘宁将南陵两岸地形详情道了出来。



    帐中议论纷起,众将原本高昂的斗志,此刻也稍稍冷却了三分。



    “伯温,没想到那周瑜竟会以你之计,反过来对付我们。”



    “如兴霸所,你这一道铁索阵,着实是不好破之呀。”



    刘备捋着细髯感慨起来,眉宇间添了几分忌惮。



    萧和却一脸不以为然,冷笑道:



    “主公多虑了,和这道铁索阵,当初周瑜难破,如今主公若想破之,却是易如反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