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楚王与士族水火不容!才下许昌便谋陈留?深谋远虑到过份了吧!

A+A-

    这一刻,陈群羞愧到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遥想当年下邳之时,他可是当着萧和的面对刘备放出威胁,还劝刘备好自珍重。



    谁想时隔不到一年,自己竟以阶下囚的身份,站在了萧和面前。



    萧和那一句“我们又见面了”,在他听来,伤害不大,侮辱性却极强。



    陈群是面红耳赤,拳头暗握,额头冷汗是刷刷直滚。



    只是明知萧和在有意羞辱他,到了这般地步,除了硬着头皮面对外,还能如何?



    “咳咳”



    陈群只能干咳几声掩饰尴尬,抬头讪讪堆笑:



    “萧萧太尉,久违了”



    萧和冷笑收起,神情变的和颜悦色起来,轻轻一拍陈群:



    “长文啊,你也别太有心理负担,下邳之事已经翻篇,你不必太过在意。”



    “大王始终是念旧之人,他跟我过,你陈长文有经天纬地之才,效力于曹贼只是误入歧途而已。”



    “若有朝一日,你陈长文幡然省悟,愿弃暗投明的话,大王身边依旧有你一席之地。”



    此言一出。



    陈群心头一震,满腹的紧张羞愧,霎时间化为前所未有的狂喜。



    萧和的态度,还有这番话,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刘备恨他当初威胁,恨他向曹操进献九品中正制,必会对他秋后算账。



    却不料,听萧和口气,刘备竟是无比大度!



    非但没打算对他秋后算账,还依旧念着旧交,打算重用于他。



    这可是天降横福,意外之喜啊。



    “怎么,长文,莫非到了这个时候,你还看不清楚王才是天命之主,还想为曹贼死节不成?”



    萧和见他恍惚失神,便是笑着又一拍他肩膀。



    陈群蓦然清醒,忙不迭一拱:



    “群今日方幡然省悟,楚王方为真正的明主,方能平定天下,再造一个大汉盛世!”



    “承蒙楚王宽宏大度,不计前嫌,群自当弃暗投明,为楚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以赎群之前罪!”



    着,陈群是一副感激涕零之状,向着萧和纳头便拜。



    萧和忙将陈群扶起,笑着又是一番宽慰。



    一旁荀彧,见得萧和如此对待陈群,眼中却闪过几分不易觉察的疑色。



    在场的那些士族文官武将们,却是暗暗窃喜,从陈群所受礼遇中,似乎看到了曙光。



    萧和则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走上了高阶。



    环扫一眼众人,萧和笑呵呵道:



    “诸位皆乃当世英杰,我家楚王素来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诸位若能顺应天命,归附楚王,为我们楚王再造汉室尽一份力,楚王必宽宏大度,往事不计,给诸位一个将功折罪,一展抱负的会。”



    “和今日代楚王问一句,诸位可愿与楚王同行,讨灭曹魏,共扶汉室?”



    此言一出,众人霎时间心下狂喜。



    原本他们以为,刘备要掘士族的根儿,对他们这些倾尽家财,全力支持曹操的士族豪姓,必会以雷霆段,肉体消灭。



    却不成想,刘备非但不杀他们,还要重用礼待他们。



    这可不是意外之喜吗?



    “我等愿归附楚王,为楚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众人生怕萧和收回承诺,哗啦啦拜倒了一大片,纷纷慷慨激昂,大表感恩。



    萧和对众人的表态,显然甚是满意,还举杯与他们共饮一番。



    这帮士族降臣们,皆是如释重负,皆以为逃过一劫。



    又一番安抚后,萧和方才起身离去,邀荀彧共往王宫去见关羽。



    “萧太尉,楚王当真要重用陈群,重用这些降将吗?”



    一出府门,荀彧便忍不住问道。



    “那是自然,我们不光要重用他们,还要令他们继续统帅他们的私兵。”



    萧和回答的干脆利落,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荀彧话中的隐忧。



    荀彧吃了一惊,忙道:



    “萧太尉,恕彧直言,除非楚王放弃均田制,或是给这些颍川士人特权,否则他们就与楚王水火不容。”



    “今日就算他们为保性命,勉强降了楚王,定然也是心怀鬼胎,早晚必会生乱。”



    “何况萧太尉你还要令他们继续统领其部曲,这不就更给了他们作乱的底气?”



    “这些人彧太了解他们了,不得不提醒萧太尉你一句,千万要劝楚王慎用他们呀。”



    萧和笑看向荀彧,眼神中掠过几分满意。



    光凭荀彧这番提醒,就足以佐证,他是真心归降老刘,并非是迫不得已。



    “多谢荀公提醒,不过荀公你的顾虑,和又岂会不知?”



    



    萧和嘴角扬起些许诡色,冷笑道:



    “我这般安排,只不过是想为大王趁势拿下陈留,先预埋一步暗棋罢了。”



    趁势拿下陈留?



    荀彧神色一震,思绪飞转如梭,一时间却未能领悟萧和话中玄。



    “荀公莫急,咱们先去见大将军,稍后我再详。”



    萧和翻身上马。



    荀彧是满腹狐疑,却也只得强行压下,跟着萧和一路前往伪王宫。



    王宫某偏殿内。



    关羽已经着安抚人心,整编降卒,以及向刘备拟定捷报。



    荀彧有功,又名满天下,怀有扶汉之心,关羽自然对其给予了足够的礼敬。



    “什么?”



    “伯温你要纳陈群那一众士族宵归降,还令他们继续统帅部曲?”



    听得此事后,关羽却是吃了一惊,眉头顿时一皱:



    “大王是礼贤下士,是胸襟宽广不错,那也得分是对谁。”



    “除非大王废除均田制科举制,改用九品中正制,否则与陈群这班士族便是水火不容!”



    “这班人怎么可能真心归降大王?”



    “伯温你还承诺,令他们继续统其部曲,这不是给了他们作乱的会,为自己徒留隐患吗?”



    老丈人虽乃武将,却到底是楚国大将军,对这政治之事又岂会不懂。



    与荀彧一样,关羽亦是担心陈群等人会为隐患。



    “大将军,若不留着陈群这班隐患,我们又怎么诱曹操南下,大王又如何趁势将陈留这座重镇一并拿下呢?”



    萧和的回答同样依旧。



    关羽的反应与荀彧一样,也是神色一愣,未能听明白萧和言外弦。



    萧和便叫邓艾拿来地图,铺陈在了案几上。



    “我们虽收复许都乃至豫州,然陈留这座重镇,却依旧在曹贼中。”



    “陈留在,曹魏铁骑不出两日,就能直抵许都城下。”



    “如此,则许都将时刻处于曹魏兵锋威胁之下。”



    “唯有拿下陈留,将魏军逐往济水以北,则许昌方能解除北面威胁,大王才能将王都迁至许昌,就近统帅各军继续北伐,收复兖州司州,将曹贼彻底逐出黄河以南。”



    萧和指着地图,不紧不慢的分析着。



    荀彧眼神微微变化,隐隐似已猜到了几分。



    “而现下曹贼屯兵十万于陈留,若其一味固守,就算大将军率荆州军团北上,与大王主力会师,想要攻破陈留也绝非易事。”



    “若想速破陈留,最明智的段,便是重创曹操主力,令其无力再坚守陈留,只能不战而弃。”



    “所以,和想故伎重施,以许昌为饵,再给曹贼来一出引蛇出洞!”



    萧和指,从陈留移到了许昌,轻轻一点:



    “和的意思是,大将军向大王报捷时,可请大王放弃对陈留强攻,南退回睢阳休整,佯作转攻定陶。”



    “大将军则率我荆州军团,自洧水北上进逼新郑,佯作要趁势攻取洛阳。”



    “如此,则会造成许昌城中空虚的假象,给了陈群等士族趁作乱的会。”



    “和料曹操必会抓住此空隙,率主力星夜兼程奔袭南下,配合陈群等里应外合,一举收复许昌。”



    “曹操欲袭许昌,只能由下游的鄢陵先渡洧水,大将军则可虚张声势佯攻新郑,大军却走水路沿洧水顺流南下,于鄢陵杀击曹贼,杀他一个措不及。”



    “如此曹贼主力遭受重创,大将军与大王两路兵马再趁胜会攻陈留,曹贼焉敢再守?”



    “陈留可定也!”



    终于,萧和将全盘布局道出。



    荀彧恍然大悟,心中猜测得到了佐证,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这萧伯温之智,当真是到了匪夷所思的非人地步,楚王有如此神人辅佐,曹操焉能不败?”



    “此真天佑我大汉,天佑我大汉也”



    荀彧心中是翻江倒海一般,再看萧和的眼神,已皆为敬佩惊叹所填满。



    好一会,荀彧方才缓过神来,忙向萧和深深一揖:



    “原来萧太尉留用陈群等人,竟是为夺取陈留布局。”



    “这等深谋远虑,当真是古今无双,彧望尘莫及也。”



    “萧太尉之神妙算,彧今日方始心服口服也!”



    此时。



    关羽亦是明悟,不禁面露喜色,拍案大赞道:



    “好好好,好一个故伎重施,好一招引蛇出洞!”



    “伯温啊伯温,吾当真没想到,咱们刚刚才攻下许都,你就已经不动声色,为攻下陈留做此布局。”



    “这份深谋远虑,如文若所,当真是古今无双,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也!”



    “好,甚好,吾这就修书一封,即刻向大王禀明你这一道奇谋妙计!”